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47)

1865年1月24日色普诗新带二百名满州八旗兵从巴里坤出发进援古城子,他的部队除这二百正规军以外还带了一大帮老百姓。

这些人都是木垒河一带逃难过来的汉族商民,一听说官军要去古城子收复失地,都想跟随回家,毕竟逃出来的时候家产细软都来不及拿出来,所以这次纷纷表示自备干粮随军出征。

至于巴里坤的日常工作,色普诗新则分别委托给署理总兵的绿营游击何琯和署理领队大臣的满营协领伊勒屯负责。

2月21日色普诗新所带官兵进抵富家塘,也就是今天奇台县碧流河下戈壁一带,在这遇到了马升的打援部队。

马升预留了一千多人在这,本来双方也不算遭遇战,毕竟马升是有准备有针对地打援。

可是色普诗新这边突进得比较快,虽然只有二百人,但这些巴里坤的兵战斗力很强,而且身后跟了那么一大票老百姓连呼带喊搞得回军也闹不明白清军这头到底多少人,很快就被清军冲垮了。

对于一路带兵疾进,色普诗新的官军倒没什么,那些随军的农民受不了了,掉队的非常多。

色普诗新决定就地安营并收拢流散的民勇。

他手下的巴里坤绿营守备高吉官是出身将门,熟知兵法。

高吉官当即反对色普诗新扎营的想法,他预计回军阻击失败必然会卷土重来,而且人还少不了。

原话是这样的:“我兵宜乘胜造城下。贼不测多少,围可解也。否必危”史载高吉官“继以泣谏”。

然而,色普诗新不听,依然决定留在原地休整,待次日天明向古城子进发。于是古城子唯一的一次解围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马升没让色普诗新看到第二天的太阳,接近拂晓时分回军大队人马赶到战场,将巴里坤援军团团围住。

巴里坤的满州八旗和绿营兵应该是这次新疆动乱之中战力最强的力量,无论清军阵容还是回维军序列里包括后来的阿古柏浩罕部队中,没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团队。

这次回军的回马枪马升派过来接近万人,密密匝匝围数重,清军力战五个时辰。枪炮筒都打得滚热发红。

弹药打光之后开始肉搏。这时回民军忽然前队突出排出蛇行阵列,高呼乞降,高吉官看出对方又在耍诈,大声怒骂,招呼手下继续打。

但此时的清军已经疲惫不堪,听说敌人投降,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身体上不由自主松弛下来。趁这么个空,回军整队掩杀进来,领队大臣色普诗新、守备高吉官、佐领惠斌、蒙古协领功讷布全部战死,清军逃生者不到十人,随军民勇尽溃。

非常遗憾的是,他们本来还有一线逃生的希望的—离战场不到二十里的文麟网罗了一千五百民勇,躲在一旁瑟瑟发抖,一直没敢露面。这是文麟抹不掉的污点,关键时刻怂了。

这一仗清军败得虽然很彻底,但一点也不惨。因为回军方面当场阵亡人数过千,此战给妥明的回军打出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书上记载“其畏惮巴里坤兵威,实自此战始。”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48)

色普诗新全军覆没成了压垮惠庆精神的最后一颗稻草。现在古城子的沦陷已进入倒计时。

1865年3月7日上午十点(辰刻),回军在古城子西北角挖地道埋雷爆破成功,将西北城垣轰塌。马升挥大军蜂拥入城,全城官兵、妇女老幼舍死巷战,从辰时打到午时,六个多小时,入城的回军越来越多。

最后领队大臣惠庆阖家在署衙引丨炸丨药自焚,和惠庆一同携全家殉城的还有乌鲁木齐左翼协领保升、甘肃候补通判景秀及八旗满营右翼协领德寿等。

已病死的前领队大臣保恒之子锡纶带兵突围出城,收拢残兵一清点幸免人数只有旗兵七十余人逃到奇台。

古城子全城殉城兵民七千余人,其中旗兵只有千人,余者皆为老百姓,可以说是举城玉碎了。

失去古城,清军的伊犁和塔城彻底与东疆的巴、哈隔绝,妥明的势力可以直接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上阿尔泰,既可西出塔城,也可东进科布多,同时东路的巴里坤和哈密的压力陡增!马升也因攻克这样的重镇直接从翼长升级为元帅,与马仲、马泰等人平起平坐了。

可是奇怪的是,马升的大军只在古城子停留了一天就回师乌鲁木齐了,因为妥明这辈子最大的克星登场了。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49)

马升回师是因为接到了妥明的十二道金牌,乌鲁木齐的老家被抄了!

马升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口外妥爷老人家现在如日中天啊,乌鲁木齐北大梁掌教大阿訇、东道堂掌门,现在又已经正式称哈里发(清真王),清军正规军在妥爷面前都如土鸡瓦狗了,谁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妥明没骗马升,确实有人在太岁头上动土了。而且这个人还带着大军正在围攻乌鲁木齐!

徐学功,字仲敏,汉族。新疆迪化南山庙儿沟(今乌鲁木齐县)人,乌鲁木齐农家子 ,祖籍甘肃武威。(不看新疆史不知道,甘肃一省给新疆输送了多少干才呀!)

说他是农家子弟有点冤,因为人家是如假包换的将门虎子,其曾祖父以制兵换防,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到迪化,后移居昌吉;祖父徐正泰曾任甘肃凉州(今武威)千总;父亲徐登治任达坂城中军把总,管理南山屯田。

徐学功兄弟八人,学功排行第二,兄名学信,弟6人,即学明、学忠、学孝、学第、学策和学义。学功为人刚毅勇敢。12岁拜吕六爷为师学练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据传“力大无穷”,在乡里号称“无敌”。

1864年夏妥明索焕章发动圣战以后,产生大量非穆斯林难民,战乱中幸免于难的各族百姓纷纷自寻生路,其中部分逃往邻近的甘肃及阿勒泰、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地;奇台、木垒一带的居民多随清军退往巴里坤、哈密。阜康以西的难民退路已绝,因为西面的玛纳斯、喀喇乌苏均落入妥明之手,他们不得不向南、北深山戈壁逃亡。武举吕六爷组织乡里青壮年结成团练自保,徐学功兄弟八人都加入到吕六爷的队伍中,他们在南山筑碉堡、结棚寨,练精壮以拒,十里八村的逃难乡民纷纷加入。关于这段,史料记载的原话是:“至二十二岁,乌城陷,逃居乡村,结壮士二十余人,以劫掠回庄财物度日。回追急,则入山避之。由是汉民避乱者踵来附。”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2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2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