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世纪兴灭两和卓(114)

道光六年(1826年)11月26日,杨芳率军进抵和色尔湖。当天叛军就察觉了杨芳的到来,立即派人想打杨芳个措手不及。和色尔湖距离柯尔坪南北两庄六十里,杨芳一到,叛军就摸上来了,杨芳的先锋是镇海协副将胡超。

胡超是四川长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从小父母双亡,沦为乞丐。乾隆六十年没到二十岁就当兵糊口了,当上兵发现这才是应该干的,他简直天生就是这块料。因为这位仁兄太热衷于下场砍人了,别看在武行上干了三十年才混到个镇海协副将,人家一点没泄气。他的特点就是亲自下场,从小兵到千总、守备、游击、都司一级一级往上走,每逢大战必须身先士卒。据说他手使八十斤大刀。差不多每战都带伤,打仗搏击对他来说享受的是过程,天生的猛人。胡超每次从征必须在最前锋,要把他放在后面很容易造成脱岗,因为他一听喊杀声就冲前面去了。

叛军突袭的部队迎面遇上的就是这个做梦都想打仗的主儿。史书上记“超等奋力击走之,斩首三十余级”。

第二天,杨芳正式展开对柯尔坪的攻击。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杨芳把部队分成两路,一路由猛人胡超率领攻北庄,另一路由参领倭灵阿、锡伯总管额尔古伦率领攻南庄,杨芳自领大军两路策应,留都司孙旺驻和色尔湖断后。

北路胡超又是老套路,身先士卒,下马持矛与敌步战,胡超本人连续格杀敌军数人!北路叛军大败,纷纷逃向南庄。

南庄的锡伯营额尔古伦和叛军这是第三次交手了,都快成老油条了,当然知道怎么打,往哪打最好使了。北庄的败兵刚一过来,额尔古伦就知道胡超得手了,趁乱发起猛攻,南北两庄的溃敌蜂拥往南逃,清军一直追出十里地,追到大黑孜尔卡伦以外。这一仗打的,清军方面基本没有损失,叛军方面被生擒七十三人,搜获妇女五十四口,几乎是把叛军连窝端了,家属都没跑了。最让叛军瑟瑟发抖的是,扼守柯尔坪的张格尔亲信伊瞒、上次在浑巴斯逃脱的玉努斯、中箭带伤逃回的伊斯拉木素皮、浩罕军队的统帅约勒达什伯克等五名头领一个不跑掉,全部阵亡!

打完柯尔坪这一仗,清军不但塔里木北沿战线稳定下来,而且南下叶尔羌、和田,西进喀什噶尔的路线全部廓清了。那位酷爱下场的胡超兄弟经这场大胜又提了一格,升为总兵了,他好像就没跳过级。

世纪兴灭两和卓(115)

现在老问题又来了,那就是补给的问题。乾隆年平回的时候把陕甘总督黄廷桂排在紫光阁五十功臣第八位,说明后勤筹备工作的重要性。现在随着前线领导班子的最后一块拼图武隆阿的到来,清军集结到阿克苏已经有三万大军了。每天的粮草那得多少吧,这次旻宁把这摊工作分给三个人来一起扛,甘肃巡抚鄂山驻肃州、陕西巡抚卢坤驻兰州、哈密办事大臣恒敬驻哈密。旻宁给他们下的指标就是,大军集结到阿克苏之前必须把三个月的粮草办好运抵阿克苏、同时在新疆内采办军需要用的六十万两银子也得准备好,如果到了时间节点没完成任务唯鄂山、卢坤是问。结果从9月份各路清军开拔起直到第二年的初春,鄂山等人共向前线解送白银二百三十八万两,有效保障了前线的作战。而军粮的问题从关内向南疆前线运实在太远,根本来不及满足作战,鄂山、卢坤联衔建议由伊犁和乌鲁木齐向南疆转运,因为在伊犁可以大量采买,乌鲁木齐则有许多存粮可供。在整个平叛期间鄂山和卢坤几个人从伊犁和乌鲁木齐调拔光是面粉一项是四百三十万斤,雇用了骆驼两万多匹,动用双套铁脚车九百多辆。虽然疆内调粮近多了,可是从乌鲁木齐运到阿克苏也得走小一个月,从伊犁翻天山的话中间十四个台站,有一百四十多里的冰岭,路非常难走。这时候辫子在南疆的三大支柱之一的鄂对家族再次体现其定海神针的作用,鄂对的孙子伊萨克贝子不光是带了黑山派回兵助战,而且组织了两千多名维吾尔人,每人背粮五十斤,日行五十里,靠人背步行,攀“羊肠”,爬达坂,硬是将伊犁的粮食背到阿克苏。伊萨克本人还主动捐粮万斤,马二十多匹,长矛一百多支。库车方面是鄂对家族的大本营,鄂对家族发动当地维吾尔人一千多人志愿帮助清军转运乌鲁木齐粮台的军粮,同时捐助二百辆车、五百匹马、一千五百头牛、一千头驴。还是那句话,不能光看新疆八爵在满清一朝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也得看人家投了多少资呀。此次伊萨克的表现为鄂对家族很快带来回报,战后伊萨克晋封多罗郡王,鄂对家族越过哈密额贝都拉家族与吐鲁番额敏和卓家族平起平坐。经过幕后这些非战人员的努力,前线的这些主角们吃饭肚子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干活了。

在决定下一步怎么干的时候,前线的老司机长龄和紫禁城的大掌柜旻宁意见又不统一了。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1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1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