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世纪兴灭两和卓66)
大流氓在动手砍人之前会有全方位的考量,比如对手体格、动手的场合是主场还是客场、双方小弟的数量等等类似SWOT优劣分析什么的,既不能让对手得寸进尺,也不能拼上身家为小弟去火中取栗,同时还不能折了面子,否则以后可怎么带小弟呀。
正是因为考虑得多,爱哈迈德沙赫杜兰尼在1862年浩罕侵占布鲁特的鄂什时的表现很吊诡。
布鲁特的头人阿济比不是找了辫子告状吗,当时驻在喀什噶尔的吏部尚书永贵出手让额尔德尼把到嘴的肉吐出来,额尔德尼哪能甘心,你能找后台我也有大哥罩着!他找的帮手就是中亚的伊斯兰国家总盟主杜兰尼,杜兰尼考虑再三决定出兵。
等阿富汗部队牛逼闪闪地开到塔什干,永贵装逼指数爆表的檄文也到了:“夫以强凌弱,乃大皇帝所深恶,万一天威不测,命我等兴师问罪,虽后悔无及矣。”永贵说话比弘历可是露骨得多,他脑袋里考虑的事就是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所以无所顾忌。
1863年春天,永贵派托木齐图前往浩罕进行申饬,这时候刚好是西域各国使臣在北京观摩完八旗阅兵。杜兰尼的军队很快就撤离了塔什干。权衡之后感觉动手的成本有点高,杜兰尼没有跟牌,所以浩罕也就只好认怂,这一回合辫子占了上风。
但是杜兰尼丢掉的面子必须得找回来,要不怎么当带头大哥。
素勒坦沙和昆都士开打,机会来了。
在兴都库什山以北的和各伊斯兰小国中,只有巴达克山的素勒坦沙是双重承认的,就是既承认辫子为大哥也当了阿富汗的小弟,属于一仆二主的情况,其他各国都是唯杜兰尼马首是瞻的。所以昆都士和巴达克山一动手,杜兰尼就派手下大将沙瓦里汗带上大和卓波罗尼敦的儿子萨木萨克出征巴达克山给昆都士站桩。
素勒坦沙一点都没慌,他心里有底呀,在几年前与密尔哈和卓一同站在西厂观摩八旗阅兵,对于乾隆的十全武功他是信心满满的。素勒坦沙派人送信给叶尔羌办事大臣永贵,请求辫子派军一万相助。永贵久居边关,对于阿富汗的情况门儿清,他知道这几年家门口里里外外这些事,什么浩罕攻布鲁特、阿不都拉依木事件的背后都有阿富汗的撑腰。所以永贵觉得应该给阿富汗个教训,永绝西域边患。
正文(世纪兴灭两和卓67)
所以永贵着实帮了素勒坦沙说了不少好话,给弘历上奏:“巴达克山游牧地方系我属地,断不可为他人所得。宜自叶尔羌、喀什噶尔伯克内派一、二人持书前去爱乌罕,陈明利害,说服爱乌罕之爱哈摩特沙,收回巴达克山游牧;爱哈摩特沙如若不从,即进兵平定巴达克山,毋致嚣张。”永贵的思路是完全延用了上次打压浩罕的思路,把这一套给阿富汗用上。因为上次浩罕和布鲁特争夺鄂什的事,本来一开始时弘历还嫌永贵处理时态度不够强硬,特意申饬了他而且派了爱隆阿和伍岱带兵去了乌什,准备一旦额尔德尼不肯就范就动手来硬的了。所以永贵这次的奏折也是顺着老板的思路来的,显得相当鹰派。但是现在的大盘局势和上回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就在阿富汗联手昆都士首次征伐巴达克山这一年,清缅战争开打了。
弘历可以说是幸运的,爷爷和老爹把个蒸蒸日上的国家交到他手里,而困扰满清一百多年的强邻准噶尔又出现内乱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让弘历白捡了个大便宜。但是,等到他的视野再向外扩大时所遇到的对手就麻烦得太多了,这一点上显然比不上他的祖辈们了。
除了前面刚说过的阿富汗杜兰尼这个杀神灭佛的大BOSS之外,在中南半岛也同时在崛起一个地区小霸—缅甸贡榜王朝,缅甸此时正在横扫中南半岛,将世仇暹罗(泰国)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清缅之战前后打了五年多,军机大臣级别的前线将领有傅恒、阿里衮以及皇亲国戚明瑞都死在这场战争中。这场仗弘历没有打胜,但是确实把缅甸这个地区霸权国家迅猛的上升势头给强行打断了。
以满清当时的实力实在无法同时支持两场局部战争,尤其是在后勤都非常困难的边远地区,无论兵力投送还是战争补给都是十分头疼的。
正在这个弘历非常闹心的时候,大小金川又联手反叛。
所以乾隆皇帝对于出关协助素勒坦沙抵抗阿富汗哪有心情呢,因此他下诏给永贵:“不得插手爱乌罕、巴达克山之争端”,至于波罗尼敦之子萨木萨克,“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各城回子荷蒙圣恩已历数载,生活富裕,建立家业,断不会以布拉尼敦之子系伊等旧和卓之子而另生异心,况且,布拉尼敦之子亦不敢前来,即便与爱乌罕兵丁同来,亦精疲力竭,我方没法剿灭可也,有何难处?”
弘历对阿富汗的事掩耳盗铃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毕竟手头资源有限都陷在缅甸。永贵热脸贴上凉屁股,干瞪眼也没辙。
不过素勒坦沙倒也争气,阿富汗和昆都士联军第一次攻打牌租阿巴特的时候锡克人又出来抢戏,在旁遮普又到处袭击阿富汗人。杜兰尼回师印度,于是素勒坦沙打退了昆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