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世纪兴灭两和卓33)
几乎与此同时,在巴里坤的清军大营负责后勤的是刚被弘历革了户部侍郎职务的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阿里衮,阿里衮的出身相当显赫了,他的先祖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而在乾隆朝前期的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讷亲正是他的亲哥哥,而阿里衮和讷亲这哥俩的大哥就是前面出过场的二次平准的总司令—倒霉蛋策楞。
阿里衮这时候刚刚好在巴里坤接到甘肃巡抚吴达善从内地送到前线的军马,他也得到了兆惠的告急文书,所以直接挑选了两千匹马一面给弘历上奏一面亲自押送奔阿克苏前线。
弘历刚下了给永贵的手谕就收到了阿里衮的奏折,心情大为宽慰,这才是干活有主动性、能急领导所急的下属!立马下诏表扬了阿里衮,同时表示阿里衮送马到前方军中如果兆惠还没有搞定叛军,阿里衮就留在军营担任参赞军务大臣,阿里衮在巴里坤的后方工作就暂时由来送马的甘肃巡抚吴达善代理,等阿里衮的事办事回来吴达善才能走。
现在的形势是九月初兆惠和鄂对兵分两路分别奔和田与叶尔羌,十月初兆惠到了叶尔羌发现兵力不足请求支援,弘历这边除了早先调派的纳木扎尔和三泰领健锐营和察哈尔兵在路上外,又调天山北路的富德取道乌鲁木齐南下与兆惠汇合,同时永贵和阿里衮这些后勤物资也从巴里坤和喀喇沙尔等地源源不断地往前方阿克苏开进。
后方的支前行动热火朝天,叶尔羌前线的兆惠也没闲着。大老远气势汹汹地杀到叶尔羌城下了,肯定是要攻一下的。当然人家霍集占那边早就坚壁清野了,兆惠的人数又不够围城的他只能是想办法把对手引诱出来野战。根据库车一战的经验,兆惠觉得以自己手头的四千人在运动战中解决对方八千到一万人问题不大。但他哪知道此时的大和卓波罗尼敦已经偷偷地从喀什噶尔带了五千人马来驰援叶尔羌了。兆惠这四千人即将PK大小和卓一万五千人!
十月六日一早兆惠展开了他的第一波攻击。
兆惠挑选了两千人参与了这次进攻,也就是带去的人还留了一半。他的主要思路还是示敌以弱,吸引对方出来野战。而在野战中能够击溃和卓军,则对方的守城意志就会动摇,这样就可以用手头这些部队彻底解决南疆的战事了。
正文(世纪兴灭两和卓34)
兆惠把进攻队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翼以满州八旗兵和索伦兵为主力,前队由副都统温布、乾清门二等侍卫富绍带领,后队由副都统爱隆阿和策楞的儿子刚从黑龙江征发过来的披甲侍卫特通额带队;右翼以喀尔喀和准噶尔蒙古兵为主,前队由去年力擒准噶尔叛军首领尼玛的副都统由屯率领、侍卫德尔森保辅助,后队由总管端济布统领。兆惠自己坐镇中军,派御前侍卫、户部右侍郎明瑞领二百人为先锋,兆惠本人与护军统领鄂实、侍卫福龄安带大队人马为中军主力,在兆惠的身后做后队的是火器营,一水的新式仿制赞巴拉鸟枪,由总兵高天喜带队。兆惠还特意安排了从伊犁带过来的降兵,既有准噶尔人也有和霍集占一起在伊犁种地的维吾尔人,都是见过并认识霍集占的人。他给明瑞交代得很清楚,只要霍集占一露头,能逮住就逮住,如果逮不住就告诉火器营,鸟枪、箭矢就照这小子身上招呼!总之不能让他活着回去!最后派出巴图鲁侍卫喀喇满绰尔图和准噶尔降将达什策凌率二百准噶尔兵在大部队之前保持一定距离做为诱饵,把对手吸引出来。至于额敏和卓与霍集斯这些维吾尔带路党军队则在左、中、右翼之间游移,正式开战以后兆惠是不指望他们能帮上太大忙的。
清军接近到叶尔羌外围距城东北角五六里地的时候,发现这有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这个土台子上有四五个维吾尔骑兵拿着鸟枪在上面巡逻。霍集斯见到这个台子立即知道是怎么回事,马上告诉兆惠这个是维吾尔人阵地战的典型工事,高台之上的骑兵相当于指挥雷达在上面瞭望敌情,台下面掘有散兵堑壕,步兵埋伏在壕沟内待敌军冲击高台时上面的骑兵发出信号指挥沟里的伏兵突然发动地面攻击,同时台上骑兵再用鸟枪配合射击。而且这个台子周围还有不少废弃的空房子院落什么的,可以隐避伏兵,情况还是满复杂的。
根据霍集斯的建议,兆惠传令诱敌部队喀喇满绰尔图那二百人正面佯攻高台,同时温布的左前军自东向西攻打沟里的维吾尔伏兵、由屯的右前队自西向东攻打沟里的伏兵。爱隆阿和特通额则负责包抄到台子的南面从背后攻击夺取高台。
清军一发动进攻,和卓军队的伏兵一下子就涌出来了,果然附近的空屋院落里都埋伏着人呢。但是这个地方毕竟空间有限,霍集占埋伏的人马有限,被兆惠的清军围住以后阵角大乱,高台很快失守,沟里和院子里、屋子里的伏兵纷纷向叶尔羌城撤退。
兆惠顺势就跟到了叶尔羌城下,叶尔羌城门突然打开,城里冲出上千名骑兵。这个时候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霍集占的出城骑兵和兆惠的清军一打照面就往城里败,而兆惠则传令让诱敌的喀喇满绰尔图和达什策凌尽量把对手粘住然后往城外带,离开城墙二三里地再展开野战。最后双方就形成了奇怪的拉锯,不是互相进攻的拉锯,而是互相往本方带的拉锯,常规的拉锯是双方都在“推”,现在的两边都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