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世纪兴灭两和卓29)
就在即将咬钩的一刹那,霍集占留了个心眼,让霍集斯先进城把人都带出来,饭先不着急吃,搬家的事更大,先办要紧的。
霍集占并不相信霍集斯家族,之所以敢放霍集斯回老巢是因为他手上有霍集斯的侄子阿布萨塔尔,还有霍集斯的哥哥阿不都瓦哈普还在叶尔羌。
显然霍集占的奇葩脑袋再次输给了老狐狸霍集斯,霍集斯哥俩自从投了辫子在给班第上书找人回来收拾南疆的时候就把棋布好了,全部的宝押在了大和卓波罗尼敦身上,从乌什一路南征霍集斯那是从龙入关的元勋,在波罗尼敦身上是下足了工夫,虽然霍集占回来以后架空了波罗尼敦,但波罗尼敦要想保护霍集斯的亲属还不是什么难事。后来的事情发展与霍集斯的判断毫无二致!
老干部霍集斯终于回到了久违的革命根据地,一进城立马把城门紧闭,城上的士兵把鸟枪也都架起来了。
仅仅目送霍集斯策马进城的短短时间内,霍集占从心存期盼到一脸懵逼再到恼羞成怒,这画风变得太快!奶奶的,拿老子当猴耍!
霍集占立即下令把阿布萨塔尔抓起来,然后在乌什城外一通烧,最后带人继续往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奔叶尔羌转移了。
没办法,实力才是硬道理,他的战力打不了阿克苏也拿不下乌什,蝉捕不到,后面辫子那只超级大黄雀跟得还很紧。
霍集占是明白一时糊涂一世,大事糊涂小事精明。他幸亏跑得快,因为后面的黄雀现在已换成兆惠了,兆惠可不是雅尔哈善,兆惠弘历再三再四地鞭打快牛,雅尔哈善殷鉴不远,所以兆惠现在是尥着蹶子撵呀。霍集占刚走了三天,兆惠的大军就到了乌什城下,他在阿克苏整顿连受降带布置新班子再加上处理雅尔哈善整个一套程序只用了三天。
兆惠派去招降霍集斯父子的人刚走,霍集斯的请抚代表看呼岱巴尔氐就到了兆惠的军营。这个呼岱巴尔氐就是当初在库车城头诓骗阿敏道把准噶尔兵支走的那个人,呼岱巴尔氐把流产的鸿门宴全过程向兆惠详细地做了汇报。
第二天兆惠率军入城,霍集斯向兆惠递交降表,再次解释了自己出于无奈屈从霍集占的原因,同时为了打消清廷对自己的怀疑他还介绍了自己的哥哥阿不都瓦哈普以及侄子阿布萨塔尔现在沦于敌手成为人质。
然后霍集斯着重向兆惠分析了霍集占下一步可能的去向:叶尔羌!
因为现在整个塔里木北缘全部重镇均已落入清军之手,大小和卓手里只剩下和田、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三座大城。
正文(世纪兴灭两和卓30)
目前波罗尼敦驻守在喀什噶尔,而如果兆惠从乌什直接进军喀什噶尔,则需要在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里面绕着走,速度提不上来不说,真的到了喀什噶尔就算能克日拿下,对手也完全可以向叶尔羌方向逃窜。
但是一旦和卓们逃到叶尔羌那可就龙游大海了,从叶尔羌向西南可以选择逃往印度、克什米尔、巴达克山。而喀什噶尔近乎是一块死地,因为从那里向正西或西北均需要翻越帕米尔高原,况且西面的布鲁特人在不久前与波罗尼敦连番血战根本没有放行的可能性。
最后关键的因素是叛乱根源是小和卓霍集占,波罗尼敦属于胁从,如果首恶霍集占被解决掉,喀什噶尔的波罗尼敦的抵抗意志就会完全瓦解,到时候政治解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最后霍集斯把大小和卓的家底也亮给了兆惠,波罗尼敦和霍集占各领一万人分别据守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两城。根据当时南疆的总人口也不到五十万人,却要供养一支两万多人的军队,财政根本无法维持下去,所以时间也站在清廷一边的,因为和卓方面消耗不起。
应该说霍集斯这个老江湖目光确实老辣,他的分析不仅令兆惠信服,乾隆皇帝也完全同意。而小和卓霍集占的实际行动也真的没有跳脱霍集斯的算计。
五天以内连下阿克苏和乌什两座重镇,而且对手都是望风而降,弘历备受鼓舞,他对定回前景抱有很乐观的预期,他现在已经在思考战后的管理安排了。
在弘历看来今年结束南疆战事完全没有问题,为了保证任务的按时结束,他把舒赫德调来安排到阿克苏管后勤,就像平准战事后期调他去巴里坤管后勤一样,同时还从关内调拔了两千索伦兵、一千察哈尔兵和一千健锐营赴南疆前线支援兆惠,带队的正是接替雅尔哈善靖逆将军的纳木扎尔和接替哈宁阿参赞大臣的三泰。索伦兵前面已说过了是清朝的战斗民族,健锐营的来头更大,是八旗禁卫军中的特种部队,常驻北京西山故称“香山健锐营”。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小四上位时决定性因素是老十三控制了丰台大营和西山健锐营,这里把成军于乾隆年间的健锐营给穿越回三十多年前去了。
抱持乐观态度的不仅是弘历本人,前方的兆惠、舒赫德、爱隆阿等人都感觉回部经库车一战士气崩溃,后面应该搞不出什么大的幺蛾子了。而且当时清军上下普遍的看法都是叶尔羌将是平回最后一战了,只要拿下叶尔羌则波罗尼敦的喀什噶尔必然望风而降。前方的将士想的根本不是候旨进发,而是一鼓作气,建功立业,赢了会所嫩模的事。最保守的将领都担心走慢了耽误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