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续)
兆惠现在只能找当地的维吾尔人来了解情况。
兆惠是个全面的军事人才,他在信息战、心理战方面都有独具一格的表现,比如之前萨喇尔策反锡克锡尔格时,他们与策楞的暗中联系有许多都是通过兆惠从中牵线的。
现在兆惠的朋友圈同样不缺熟悉南疆的维吾尔人,比如原拜城伯克噶岱默特,这个噶岱默特和小和卓是难友,一起在伊犁当肉票,清军平达瓦奇时随同大小和卓一起投了清军,到后来阿睦尔撒纳挟裹霍集占一起反清的时候噶岱默特认为这是替小阿火中取栗的活不能干,最后人家跑到布鲁特去避难,直到达勒当阿和哈达哈兵进哈萨克他才重新投入清军(真是选股高手)。
做为混迹南疆多年的老司机,而且还主政一方多年,噶岱默特一听兆惠说托伦泰还没动静而且霍集占又跑回了南疆马上就反应过来一定是出事了。
优秀的老中医不仅能确诊患者的病症,重要的是还能对症下药,噶岱默特开出的方子是立即派人南下先把塔里木盆地的北缘控制住。
塔里木这口大锅中间是热得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一点的城市都散布在锅的边缘,北边从东向西排列的是库尔勒、库车、轮台、拜城、阿克苏、乌什这些城市,盆地的西边挤在一起的有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巴尔楚克,盆的南缘自西向东分布着叶尔羌(莎车)、和田、于田、且末。
从地缘上来讲,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几个重镇占据了有利的地位,如果是叶尔羌内部的话由北向南发展可以直插和田然后向西横扫,即使失败了也容易经喀喇沙尔、吐鲁番向北疆跑路或者勾引外援。而盆地的南缘和西端的地缘就不是太好了,甚至可以说太差了。从喀什噶尔到叶尔羌再到和田是一条扁平的战线,一旦出了问题互相策应奥援比较困难,而且进军和补给的路线极其脆弱极易被切断。而南路各城的背后是莽莽昆仑和青藏高原,一旦失败的话无法南逃只能向西,西面则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几大山脉扭结在一起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五千多米。在这样的绝地想干点事必须有十足的把握,因为输了是没有退路的。
前面已经讲过,在叶尔羌汗国自从引入了中亚和卓力量后就被和平演变成政教合一的政权,黑山白山两大教派互相攻讦一百多年逐渐演变出白山派以喀什噶尔为大本营、黑山派以叶尔羌为大本营的政治版图。
而塔里木北边的重镇乌什和阿克苏经霍集斯家族几代的经营已是根深叶茂,而霍集斯在宗教光谱上属于白山派。现在南疆各城里只有库车因为是最早传入的热西丁和卓世系的控制下,所以未受到黑山派和白山派争衡的影响,但是库车世俗界最有势力的伯克鄂对家族却是黑山派。
老中医噶岱默特开的方子相当精准,既有地缘考虑又有人文基础,不愧是个玩政治的老手。
正文(续)
不管大小和卓是否有反叛的动作,先控制住北路库车、拜城、乌什、阿克苏这几个地方就可以进退自如,而且从清军的角度看来说,噶岱默特做过拜城阿奇木伯克、霍集斯和他哥哥阿不都瓦哈甫分别是乌什和阿克苏的阿奇木伯克、库车的阿奇木伯克鄂对也是从波罗尼敦控制下的库车逃出来到伊犁投入清军部队。所以掌控北路几城既是很现实的目标,并且有相当多的优势。
噶岱默特建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应该顺着上年波罗尼敦和托伦泰的足迹去南疆,控制了北路以后如果和卓兄弟就范则将其兄弟送到北京觐见皇帝,如果情况真的有变,立即以北路为跳板进剿。
在人员配备上,兆惠也仔细斟酌了一下,并参考了噶岱默特的意见决定派阿敏道带一百索伦兵、新投降过来的准噶尔宰桑锡克锡尔格带两千准噶尔兵、另外再加上噶岱默特和鄂对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一起南下。阿敏道出身蒙古镶红旗,又是个将门之后,他爹阿吉斯曾参与过六十年前的昭莫多大战,他也是袭了世职的职业军人。锡克锡尔格则是乌鲁特鄂托克的宰桑,他是在萨喇尔的策反下投诚了清军,在阿睦尔撒纳反叛后第一个杀进伊犁想擒拿阿睦尔撒纳交给清军的那个人。
阿敏道的南下队伍出发以后不几天,失踪了半年多的托伦泰突然出现在兆惠面前。
按照托伦泰的说法,大和卓在接到准噶尔人的反叛命令后只是将托伦泰软禁起来并未加害,而小和卓去了以后就将阿睦尔撒纳的使者杀死并释放了托伦泰。从表象上看似乎之前的担心有些多余了。兆惠这时候也进行了换位思考,当初解救两和卓的时候毕竟是阿睦尔撒纳作为先锋在伊犁收降了阿巴噶斯和哈丹,这两人正是看守大小和卓的宰桑,而阿睦尔撒纳一直是挂的他自己的旗号,所以大小和卓是把阿睦尔撒纳和满清朝廷放在一个级别上来衡量的,如今阿睦尔撒纳和清廷翻脸,他们一时无所适从也是正常的。
经托伦泰这么一说兆惠也是长出一口气,南疆不出问题最好。
真的没问题吗,当然不是。
话说被派往天山南路的阿敏道和锡克锡尔格、鄂对等人已经早就到达了库车。库车守城的人是霍集斯的次子呼岱巴尔氐,在阿敏道的部队到了库车城下,呼岱巴尔氐派军队出城迎战,结果被阿敏道的索伦兵和锡克锡尔格的准噶尔军杀得大败,紧闭城门不出战。阿敏道派上喊话,让呼岱巴尔氐回话,为什么不让进城。
史料上记载呼岱巴尔氐“诡称因畏惧清军中的准噶尔兵,不敢归降。”显然此时的霍集斯家族已被大小和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