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续)
要知道此时的伊犁河谷哈丹那帮人都是各自为战的,整个新疆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就在永常手里,他有足足六千人。现在想想弘历的用人安排整个是满拧,如果让永常在尼楚衮则他不会以死殉国,很可能听从萨喇尔的建议逃跑。而如果班第和鄂容安如果在乌鲁木齐则一定会带兵将叛乱消灭在萌牙状态。
自从阿睦尔撒纳反了,弘历挨的第一个耳光起,后面这一系列的耳光打得他老脸火辣辣。
他第一时间通知巴里坤大营想办法无论如何告诉班第不要自杀,此时主帅殉国一是对清军士气打击大,二是对准噶尔的骑墙派起到鼓励作用。三是此时这二位的死既无价值也无必要。班第鄂容安是乾隆皇帝在新疆的代理人,他们的死代表辫子在新疆的全盘失败,只要班第活着出来,清廷就尚存一丝颜面,这与当年傅尔丹突围和通淖尔后雍正宽宥他是一个道理。
弘历发给巴里坤的扎拉丰阿、策楞六百里加急充分体现了弘历的焦虑,在手谕中弘历对班第等人说明“伊等或相机脱出。或忍死以待大兵。方为大臣举止。若谓事势至此。惟以一身殉之,则所见反小矣。鄂容安素称读书人。汉苏武为匈奴拘系十九年。全节而归。阿睦尔撒纳、固不足比匈奴。我大清又岂汉时可及。自当爱惜此身。以图后效。恐伊等以失守罹罪,不识大义,遽尔轻生,夫为人臣子。若君父欲加之罪。亦惟顺受。岂可豫料。而以一死为贤于生。于心安乎。”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他们想办法逃出来或者被抓住也不要硬抗,一定要苟活,等我大军来救你们。你们现在以身殉国反而是不识大体,鄂容安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有学问吗,不知道苏武牧羊十九年保全大节回朝复命的事吗?一定要爱惜自身,忍辱负重!弘历这番话可称得上是苦口婆心了,从这段话倒是可以看出来,弘历对这两个人了解得还真透彻,就知道这哥俩十有八九要图名全节的。然并卵,早知道这样你还这么安排,现在着急劝人家别寻短见了,早干嘛去了。
弘历之所以十万火急地发这道上谕要扎拉丰阿他们想方设法一定要通知给班第他们,甚至难得地做了一回自我批评,后来在检讨自己在用人上的失误弘历给这三位下了评语:“乃班第为人。过于谨慎。气局狭小。好亲细事。鄂容安虽尚知大体。而不能通蒙古语。一应机密筹画。未能洞悉。颇有汉人习气。至萨喇勒之在准噶尔。譬之内地王府长史护卫者流耳。今虽授以显秩。彼众原所不服而伊复粗率自大。三人者。性习各殊。安望其能和衷共济。”弘历这些话当然有些事后诸葛,但总体评价却也大致相当。班第这个人喜欢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反而忘了把握大局,关键时刻容易拉松。鄂容安呢,从他给班第的建议上看确实有些大局观,也不乏果断,但是不懂蒙古语掌握的决策信息有限,最要命的是书呆子习气重对忠义大节的理解有点一根筋,这点是弘历最窝火的地方,也是最感觉可惜的地方,在鄂容安的事上弘历后来说了软话:“用违其才,实予之失”。老司机萨喇尔在准噶尔人望极低,只是达什达瓦部的一个中层干部,因为投清早所以获得满清的政治红利比较优厚,但是准噶尔人完全不买账,而萨喇尔也确实有些自我膨胀。所以这三个人本来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但却被弘历在对的时间安排到了错误的岗位上了。
正文(续)
再说下那个泥鳅般油滑的萨喇尔,被革命警惕性超高的锡克锡尔格扭送伊犁公丨安丨部门,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位同病相怜的老熟人。
阿巴噶斯和哈丹在伊犁抓住了爷爷辈的老革命—玛木特。这位老革命在准噶尔可是和大小策凌同时代的天王级将星!他本来是要去承德觐见乾隆受封的但身体不争气,关键时刻病了,此时正在伊犁养病,因此没有随入关清军去热河。结果被群龙无首的阿巴噶斯和哈丹淘到宝了。
哇塞!老领导原来你在这里,正愁找不到党代表呢,咱们老大阿睦尔撒纳也知道死哪去了,干脆你来带着我们干吧!
玛木特如同两百年后的黎元洪一样,被突然而来的历史风云卷到了潮头。这位年愈古稀的老者如果出面整合准噶尔各部的话,应该是众望所归的,以他的身份如果出山会引发准噶尔各部大面积反水。
然而,这个堪称准噶尔鼎盛时期三杰之一与辫子对抗了三十多年,打得三朝巨擘岳钟琪坚壁清野的宿将库克辛玛木特同志令人意外地拒绝了阿巴噶斯等人。
玛木特的理由是:当初达瓦奇在位时我主动投清就是看出准噶尔大势不可为,达瓦齐不可辅了。今天你们又胡闹,难道你们比巴图尔洪台吉的子孙达瓦齐更有号召力更有能力吗?
这个时候走回头路就是找死,我和满清打了一辈子交道,人家不可能罢手的。读史至此,不得不由衷佩服这位智者。
这些固然是实话,但都是显台词,玛木特没说出来的话是自己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他的所谓长远打算当然不会是考虑自己而是为子孙谋划将来了,如果他被推举成叛乱共主就算一时成功且满清不来报复他能享几天一方霸主的好日子呢,而到了自己的子孙接盘时,不等辫子来抓准噶尔这些造反派哪个是省油的灯?
何况他用脚都能想到弘历吃了这么大的明亏,随之而来的大兵淹没的即视感太强了!到时候他玛木特不被夷三族那可是太看不起弘历了,玛木特是绝对不会放纵自己的侥幸心理的。最后要说的是年届八旬的玛木特此时又是病入膏肓,他要用自己最后的余热为子孙博得个尽量远大的未来!
真是智慧有木有,我们真的应该记住准噶尔蒙古会产生这样不逊于我中土大神吴起这样的牛人呐!
最后事实证明,缢杀玛木特的人全部被乾隆明正典刑,不仅让你们帮我把身后事办好了,还把你们也都带到棺材里了,这不是拖刀计是什么?哪一点比吴起同志弱哟!
后来弘历同志不仅安排玛木特的孙子承袭他的信永公爵位,而且还亲自写诗挽悼玛木特,现摘录几句“烈士何处无?未可分域乡,录实隐括词,千载留声芳”。典型的乾隆顺口溜Style,可惜玛木特烈士挺悲壮的就义让他这几句诗给毁了,捂脸。
一句话,玛木特一生活得明白,死得其所。
正文(续)
玛木特以衰朽之躯略施小计,令阿巴噶斯和哈丹等人成全了自己的身后安排。叛军缢杀了库克辛玛木特,下一个就轮到萨喇尔了。比起玛木特的大局观,萨喇尔是个实用机会主义者,他的原则与信念就是想要实现目标首先得保全自己,人没了,梦想还实现个屁。
萨喇尔同志用行动向我们现身说法,何谓“虚与委蛇”。他几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阿巴噶斯哈丹的入伙邀请。准噶尔的军装人家早换完了,做为见面礼还带来了百来号清军。在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变得比红绿灯都快的时代,准噶尔对内战和外战的政策是一样的,吃弘历的饭和捧阿睦尔撒纳的碗没有本质不同。虽然他们的对手弘历不这么认为。
于是,萨喇尔同志火线入党,和阿巴噶斯等人又成了同志加战友。而且非但没有被监视使用还委以重任,甚至抓获他的锡克锡尔格也成了他的手下。所以说萨喇尔虽说是小聪明之人,但却是经历了准噶尔那两年腥风血雨全过程的清准双方唯一幸存的高阶将领!要知道他在双方的角色定位都不低呀,从敌对双方来考量均可将其列为第一档战犯。
到了九月末,全部的消息反馈到北京,准噶尔的局势初步清晰了,原来讹传班第等人死里逃生的消息是假的,搞得弘历学他爹解下随身荷包想赐给班第终于没送出去。伊犁的清方主要领导班第、鄂容安、库克辛玛木特全部殉国,萨喇尔被俘。定西将军永常临阵张皇失措,一路狂奔回巴里坤,陕甘总督刘统勋甚至建议撤回哈密,整个准噶尔事实上已然死灰复燃了!
弘历此时就好像经历了一场大涨的牛市股票没卖,结果跌回来反而蚀了本钱,这不是一般的上火了。当初自己引以为傲的乾纲独断出兵准噶尔闹出这么大笑话,自己种的苦果含泪也得把它咽下去。
九月末憋了一肚子气的弘历正式出手,首先清算事故责任人,第一倒霉蛋是土谢图部的额琳沁多尔济。这个倒霉的喀尔喀王爷还在辩解:我是亲王,可人家是双亲王,我哪能管得了他小阿呀!弘历气得大骂:都特么把印信扔给你了还双亲王个屁!弘历从内心深处是认为额琳沁多尔济和阿睦尔撒纳有默契,故意纵走了阿睦尔撒纳的,因为最后那顿酒人家刀斧手都齐出了,想要你脑袋真是分分钟的事,你现在还活着本身就是个说不清的事。本打算直接明正典刑的,但考虑到对喀尔喀蒙古的关系改成赐令自尽,留了点面子给喀尔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