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正文(续)

1753年5月初北路清军先锋阿睦尔撒纳抢先进入伊犁河谷,十四日西路萨喇尔也率军进抵博罗塔拉河与北路会师,在这里阿睦尔撒纳收降了一个重要人物—流亡在准噶尔三十余年的青海和硕特台吉、前清和硕多罗亲王罗布藏丹增,这个时候老罗已是年愈古稀,带领自己的两个儿子出降。时间真的可以冲淡很多东西,当年意气风发的一代枭雄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垂垂老矣,只想叶落归根,再无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了。

达瓦齐一如既往的草包,他以汗王名义传檄准噶尔各地要求各部落宰桑前来勤王,结果一如既往地无人响应,最后达瓦齐也只好一如既往地跑路。他带着当年从自己的领地叶立密河出来的本部落最后的人马将近万人出逃,这也是大策凌的最后一点血脉了。他向西南退到昭苏境内的格登山,上山扎营,背后就是悬崖绝壁,前面则了一大片泥淖。这个地形还是很有利的,敌军来袭先是陷入沼泽无法快速展开也形不成冲击波浪,而且越过泥淖还要仰攻,实在是易守难攻。

阿睦尔撒纳和萨喇尔哪个不是从出生到长大一直混在准噶尔的老司机,当然不会傻到在下面硬刚,两位先锋的部队到了以后隔沼泽与达瓦齐军对面结营。

这边营盘才扎下,就收了两名人头党,从达瓦齐逃出来两个人叫做莽汗、门都的,阿睦尔撒纳亲自审问,二人报说是明阿特部落的人奉了达瓦齐的征召令来的,来了一看没几个奉召的不说,现在总共不到一万人还都如一盘散沙,军械不整,人心离散。听这两人的话,阿睦尔撒纳觉得不像是假的,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决定晚上去探下虚实。

晚上阿睦尔撒纳挑选了二十五人组成敢死队摸到达瓦齐的大营去侦察。当然这个特种兵小队也是化妆成达瓦齐部的军士潜进去的,带队的名叫阿玉锡,也是原来从准噶尔犯了事逃进清廷边卡的人,此时身任翼领喀喇巴图鲁、官居四品经验丰富。

阿玉锡这个小小的酱油党这回成功抢戏了,原来他们悄悄地摸进达瓦齐的大营才发现,里面甚至比莽汗他们说的更糟糕,不光军械不整、人马劳乏,而且巡营值日的人都没有,幸福的特种兵们畅通无阻地摸到了达瓦齐的中军帐了。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算天上掉馅饼你也得张嘴接才行啊。阿玉锡见了这个架势,丝毫没犹豫,率这二十多人抄家伙就奔了达瓦齐的大帐,他的胃口真不小,想生擒达瓦齐立下不世之功啊。所以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为了梦想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这在外人看起来近乎疯狂的想法差一点就成功了。

特种兵们采取虚张声势趁火打劫的办法,四处点火呐喊,然后直冲达瓦齐的大帐。这个时候达瓦齐的军队本来就是惊弓之鸟,让他们这通闹腾,整个营盘乱做一团。而阿睦尔撒纳和萨喇尔在下面也没闲着,一看这边火起来了二话不说抄家伙从山下就冲上来了,达瓦齐打仗不行,可是逃跑那可真算一绝了,外科手术般的定点清除愣是没逮住他。趁乱带了两千多残兵再次跑路了。唉,大策凌的棺材板都快摁不住了。

正文(续)

阿玉锡格登山一战成名,简直是投了两元钱打了二十倍中了超级大乐透,带队的三个人一并被封为散秩大臣,加赏男爵准其世袭,同时的赏银三百两简直都没感觉了,跟着干活的那二十二个人均被加封为三等侍卫,这可是正五品的衔啊!连那两个投降过来的战俘莽汗、门都也阿睦尔撒纳酌情给予物质奖励。

达瓦齐虽然跑了,但是格登山大营他的军队还有四千多人没跑的都被阿睦尔撒纳收编了。

六月初前线的捷报连同押送囚犯的快递一同到了北京,在午门乾隆皇帝接受献俘,从雍正初年起清廷一直索要未得的通缉犯罗布藏丹增父子终于落到了弘历的手上。现在弘历面对罗布藏丹增更多的是一种感慨万端的情怀了,曾经强悍狡黠的死对头如今苍老孱弱地匍匐在自己脚下,乾隆皇帝那颗虚荣的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弘历没有难为他们,考虑到罗布藏丹增年事已高且叛逃准噶尔已三十多年这次又率二子主动投降迎接清军,因此赦免其罪,留罗布藏丹增在北京赐房居住,二个儿子编入蒙古正黄旗,授蓝翎侍卫,并另行赏给妻室。擦!投降晚了啊。

因为达瓦齐还没有归案,准噶尔的事就不算完毕。弘历最担心的是达瓦齐西南逃入布鲁特,因此特意嘱咐班第和阿睦尔撒纳:遣人晓谕索取,布鲁特遵谕擒献则已,如不即日擒献,大兵现集伊犁,即着副将军萨喇尔带领精兵数千至布鲁特边界驻扎,以振声威,(布鲁特)如敢稍为观望,即进兵击取,务期擒获达瓦齐。

达瓦齐同志带着两千多人往南跑,穿夏特古道翻越奎鲁克岭逃往天山南麓。他的目标据说是喀什噶尔,而途中经过乌什。

阿睦尔撒纳和萨喇尔的军宣队比他动作更快,因为人家早就判断出他可能的出逃方向,不仅是乌什,连阿克苏都到了,向当地的维吾尔人宣传了政策,要求一旦达瓦奇跑过来一定要拦住送到清军来大大的有赏!

南疆的维吾尔人被准噶尔灭国快百年了,从阿帕克和卓时就是坐的准噶尔的儿皇帝,阿帕克所属的苏菲派的纳合西班迪教团(翻译过来是画家教团,相当小资的名字),这个教团又分化成白山派和黑山派,白山派是教团第五代掌门马赫杜姆的长子伊敏传承是为正朔,而黑山派则是由其小儿子伊斯哈克另立门户拉出一支队伍离开了教团的根据地布哈拉向东在万历年间到了喀什噶尔。很快弟弟在南疆地区打开局面,整个南疆的穆斯林大部分皈依黑山派。眼看着弟弟发展得不错,哥哥也蹑踪而来,但这时弟弟已和当地的叶尔羌汗国打得火热,官方已经给予承认,所以正朔成了旁门,白山派只能再向东去开垦吐鲁番、哈密等未开发的地方,直到阿帕克和卓出道借助达赖五世和老噶尔丹的支持才扳回了局面。但引入准噶尔之后南疆彻底成了准噶尔的殖民地,准部同时对抗中、俄、哈萨克的地缘决定了必须保持相当规模的常备军,因此南疆既要人家的钱粮供应站,还得承担兵源提供。而且从策妄阿拉布坦开始,准噶尔人对黑白两派互斗的特点掌握得烂熟,忽而扶持黑山派、忽而又扶持白山派和卓,两派的和卓都被扣在伊犁的小黑屋里做人质,总之台上台下的人都是战战兢兢,一不小心随时被换掉,反正人家手里有的是人质。

就这样这么多年不管谁上台,南疆各城的黑白两派的头头们对准噶尔人既恨又怕,所以每次准噶尔人来,他们都争相邀宠。当然这都是形势使然,并非发自内心。可是准噶尔人就有被表面现象给忽悠住的,比如达瓦齐。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