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文(续)

发表不同意见的人是刚刚投降过来的人—新晋内大臣准噶尔一代名将库克辛玛木特。

做为浸淫在清准战争三十多年的老司机玛木特同志显然比目前在台面上的双方任何一位前线将领更有发言权。

玛木特认为:塞外秋狝时,我马肥彼亦马肥,不如春月趁其未备,且不能远遁,可一战擒之,无后患。

所以说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现在的准噶尔对于满清来说再无秘密可言了,准噶尔的一整套班子从军事到政治方面的人才具全,都在弘历这边打工了。

听人劝吃饱饭,弘历把原本预定的十月进兵提前到了二月,所有的准备工作马上就开始着手,而且时间相当紧迫。

1755年正月,弘历正式公布了出场阵容,老套路还是兵分两路,北路司令是接替被革职的策楞的定北将军班第、副司令为带路党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北路的参谋团队包括—乾隆的额附(附马)色布腾巴勒珠尔、阿睦尔撒纳的小舅子杜尔伯特郡王纳默库、阿睦尔撒纳的亲哥哥和硕特郡王班珠尔、喀尔喀郡王青衮扎布、内大臣库克辛玛木特、奉天将军阿兰泰等人,这一路部队主要由内外蒙古旗兵及少数京师满八旗旗兵组成,共计两万人;西路司令是定西将军永常、副司令为资深带路党萨喇尔,就是第一个投过来的达什达瓦的手下、西路的参谋班子有杜尔伯特三策凌、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贝勒扎拉丰阿、内大臣鄂容安等,这一路主要是内蒙阿拉善旗兵、京师满八旗和部分绿营兵组成,总共是一万六千多人。说说这个阵容吧,北路总司令就是整个西北军事最高长官,规定得非常明确:两路于博罗塔拉会齐后皆受定北将军节制。这个班第是个资深边务专家,在中央做过兵部尚书、在地方当过湖广总督、两广总督,还曾经在西藏、青海这些新归复的边疆地区做过善后工作,对于治理边疆很有经验。北路的参谋长兼监军色布腾巴勒珠尔是最早内附的漠南蒙古科尔沁部的亲王,娶的弘历最宠的格格也是弘历最爱的孝贤纯皇后的亲生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地位相当尊崇。西路军司令永常出身御前三等侍卫,一路从都统到提督再到总督从基层打拚上来的。这路的领班参赞军务是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这个人出身相当显贵,他爹是康熙的额附敦多布多尔济(和赛音诺颜部的额附策凌是连襟),他妈是康熙的六公主固伦恪靖公主。而他的曾祖父就是当年和老噶尔丹PK的那个准噶尔世仇喀尔喀二代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这两路的监军都是一个特点,出身显赫,皇亲国戚,年少权重。

正文(续)

北路延袭康熙雍正年间的老路,出科布多越阿尔泰山向南席卷而下;西路出巴里坤大营经吐鲁番奔乌鲁木齐一路向西直插伊犁,约定会师地点为博尔塔拉河。两路军的开路先锋都是带路党,北路阿睦尔撒纳、西路萨喇尔。弘历一切都按他老爹的套路来的,仍然是北路主攻、西路助攻。

弘历这次攻准和前两朝不同的地方在于大批量使用降将,当然这一点是他爹他爷爷时代没有的优势,那时候抓个舌头都费劲。而弘历把两路军的先锋官都放给准噶尔带路党,目的就是减少自己的投入,尽量用伪军打头阵,能利用伪军招降最好,如果不能,则伪军正好在一线充当炮灰。也没法怪弘历耍小聪明,在崛起的路上狂奔,哪个大国不沙文呢?

1755年二月,北路阿睦尔撒纳率六千人先发,接着西路的萨喇尔率两千人西进,对准噶尔的钳形攻势终于展开了,两路的清军主力都跟在后面,带路党们颇有狐假虎威的意思。

那么达瓦齐在撵跑了阿睦尔撒纳之后这半年在忙什么呢?现在准噶尔又是什么状态呢?带着这些疑问本人查阅了大量史料,多数都说达瓦齐荒暴淫虐、终日饮酒、不理政事。至于怎么荒暴则是语焉不详,根据之前达瓦齐的所作所为,他对政敌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人和暴虐并不沾边,只不过是比较嗜酒而已。他就是一个准噶尔的富三代公子哥,遇到困难只会哭鼻子的巨婴,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上都一无所长,所以在阿睦尔撒纳叛逃清廷后,达瓦齐既未通过外交手段向清索取,也未在边境做出相应的军事防御准备。

跟着这样的领导人,明白人早就看懂了,赶紧准备后路吧,这才有三朝元老玛木特的投清—“见诸台吉相踵内附,必召大兵,知准噶尔事不可为,达瓦齐不可辅,亦脱身来归”。其他的各部落本来就对非噶尔丹策凌系的达瓦齐并不诚心拥戴,现在彻底转变成了墙头草了。而这半年间虽然满清因为距离的遥远还在准备中,可百年世仇哈萨克汗国的阿布赉却没停下给达瓦齐添乱,从中玉兹反复出动骚扰准噶尔西部,达瓦齐穷于应付,多次以汗王身份征召各部抵御哈萨克,结果各部落均不应召,达瓦齐的政令根本出不了伊犁,阿布赉汗现在一时风头无两,准噶尔西部从斋桑湖到博罗塔拉一带都沦入哈萨克之手。

弘历的运气真是好到家了,挡都挡不住,两路清军发动的时候达瓦齐正在忙活西边的阿布赉汗呢,这样难得的爆菊机会可不是经常出现。三月西路萨喇尔的先头部队一路以破竹之势进至察罕乌苏,这个萨喇尔在小策凌系统是个很有威望的人,他一路上派出很多使者去各个部落宣传政策,现身说法忆苦思甜,过去我们和你们一样穷得饭快吃不上了,现在你看看吃香喝辣正愁怎么减肥呢,来的都有赏啊,说服各地台吉、宰桑来归顺。结果他在这边招降的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罗克伦的噶勒藏多尔济和他侄子扎纳噶尔布,这个宰桑噶勒藏多尔济是当年和讷默库济尔噶尔并肩作战反抗过达瓦齐的人,这些都是实力比较大的宰桑,他们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正文(续)

这时候弘历也接到消息得知阿布赉也在趁火打劫,于是连发上谕催促各路大军加快进军速度。准备这么多年的一把好牌有被截胡的风险了,乖乖!

北路的阿睦尔撒纳根本不用弘历催呀,他在从阿尔泰向额尔齐斯进兵的过程中打出来的还是他自己的托特部大旗,和萨喇尔一样,他也是在进军路上派出大批人员四出,到各个鄂托克去劝降当地部落首领。阿尔泰、乌梁海的鄂托克都投到小阿的旗角下,甚至准噶尔苦心经营多年的包沁部队(炮兵)也整建制地归降了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这时候完全不理会定北将军班第,将所有招降的部队都进行了收编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由于行动之前弘历耍了小聪明,既想灭了准噶尔汗国,又想假这些叛降过来的人之手而自己能省则省坐收渔利,所以他同意了阿睦尔撒纳要求打自己原来的辉特部旗帜。而且弘历对不管是阿睦尔撒纳、萨喇尔、玛木特这些他倚重的降将还是班第、永常这些身处一线的清军负责人都没有交代清楚平准的善后,即战后的准噶尔如何管理的问题。弘历的潜台词是最终的解释权操之在我,同时却留给了各方面的自由理解空间以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于是在情势瞬息万变的前线大家就都各行其是了,这最终导致了后面的大乱。

军事进展出乎预料的神速,善后问题的明确必须尽快做出。关于善后安排,按照乾隆皇帝下的上谕终于说明白了,就是仿喀尔喀和青海例编旗设盟,还是用的他爹当年的既定办法。略有不同的是各旗上面直接面对满清的伊犁办事大臣,而不分左右翼各盟,不设盟长。维持卫拉特原来的四部,分散游牧,只是把辉特部拔高以替代远走伏尔加的土尔扈特部。弘历的想法是把阿睦尔撒纳封为辉特部大汗,使辉特部以一个小部落来总领卫拉特四部,就像喀尔喀的赛音诺颜部额附策凌一样。其他三部则是以噶勒藏多尔济为准噶尔部大汗,只是名称不得再叫准噶尔了要改成绰罗斯部,以班珠尔为和硕特部大汗,以三策凌里的老大策凌为杜尔伯特汗。弘历安排处处体现他喜欢抖些小机灵的本性:人少势单的辉特部凌驾于各部之上,阿睦尔撒纳想反但基本盘单薄,准噶尔虽强但上面又蹲了个阿睦尔撒纳,如果准部有变,他们和阿睦尔撒纳就算沆瀣一气也会在未来合作的路上矛盾丛生,别别扭扭。你还别说,后来的事情发展还真让弘历蒙对了一大半。不过话说回来从对小阿的封赏上看,弘历对阿睦尔撒纳绝对算是够意思。基于此次进军的速度超乎相像的快,使得弘历对阿睦尔撒纳印象进一步提升称赞他:”办事果断毫无犹豫、用心周密动合机宜”。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