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正文(续)

傅恒的情商确实不是一般的高,他在乾隆一朝专宠二十三年不败却从未恃宠而骄,因此从上到下人际关系处得八面玲珑,也是清朝唯一一个没到三十岁就加了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的人。

有的人你让他做具体的事情左支右绌,但是却很会安排专业人员去做事,这样的人现在叫管理型人才,实际上就是格局高。傅恒就属于这类人,同样以一届书生高居阁揆的身份到一线,同样的菜鸟带兵,讷亲一败涂地,而傅恒却能知人善任,激活了岳钟琪。

如今阖朝大臣都反对出兵准噶尔,傅恒做为军机首辅最后一个出来表态了。

傅恒直接向弘历提出愿意挂帅出征准噶尔。

当朝首辅带头表态了,乾隆皇帝一听,我擦、确认过眼神,到底是自己的股肱之臣。当场就和满朝文武说:卿这真是朕的张华、裴度啊。张华是西晋时期力劝司马炎伐吴统一中国的大臣,裴度是唐朝支持宪宗削藩督师平定淮西叛军的宰相。弘历拿这两个人来比喻傅恒,用意不言而喻了。文武大臣多数都是骑墙派,首辅军机都带头并赢得头彩,大家还等什么,争先恐后献计献策自告奋勇呗。

事实上弘历这时候急于办了准噶尔除了好大喜功之外也有难言之隐。自从阿睦尔撒纳投过来,满清这边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了。三策凌带过来人马部众一万多人、阿睦尔撒纳带过来又是两万多,这些人都给就近安置到喀尔喀游牧,这么多人不光要解决吃饭问题,还得准备牛羊牲畜、赏赉银两。而喀尔喀本身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自身日子过得也猫一天狗一天的,一下子冒出好几万准噶尔人拖家带口来蹭饭,喀尔喀蒙古也受不了。而且这时候已经有零星的投过来的人因为安置物资一时没到位又跑回去的,试想一旦过两年达瓦齐缓过来稍微搞点小动作、呼朋引类,准噶尔这些难民难免会有大规模叛逃的情况发生,到时在喀尔喀再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更是够弘历喝一壶的了,和通淖尔大战之后大小策凌就这么干过的,殷鉴不远呐。

弘历的小账算得很精,但是如果天时不配合他,那这块占现代中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还真止不定是谁的。说正经的,满清的十三个皇帝里,乾隆的狗屎运如果说排第二那没人敢称第一了。现在想想看,1755年如果不收了新疆,七年以后毛熊将迎来终极大杀器—拥有普鲁士血统的叶卡捷琳娜大帝,那可是沙俄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呀,老娘们在位期间开疆拓土三次瓜分波兰、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来克里米亚,而且对中亚也开始空前力度的征服,哈萨克阿布赉也是在那个时候认怂两面称臣的(同时对清廷和沙俄)。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到此时真是千钧一发,熟透了的桃子我们不摘自然有人摘。

昨晚看了一遍1948年鲍方和周璇主演的电影《清宫秘史》,里面提到八国联军打来的时候,珍妃劝光绪留下来借洋人势力上台,感觉这个珍妃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当初光绪搞倒了老太太,怕是也得被这个珍主儿给控制了。光绪有限的掌权时间里,他就提拔了两个人,言听计从,一个是自己的师父一个是珍妃的师父。光绪亲政后,珍妃恃宠而骄,也插手很多政务,重点是为了捞钱,这也是婆媳不和的原因之一,想想李鸿章甲午战败后第一个跳出来上折子揭发李的外甥张士珩在天津盗卖军火资敌的正是珍妃之兄志锐,这里面的猫腻一定少不了呀,真实的历史总是冷冰冰。国人总是喜欢同情失败者,至于失败者是否值得同情很少人关心了。

正文(续)

辫子那边磨刀霍霍了,准噶尔这边呢,继续风雨飘摇中。在十一月间准噶尔的三朝勋臣库克辛玛木特和他兄弟通玛木特也拖家带口投入满清。这个玛木特可以说是准噶尔的皇甫嵩式的人物,二十多年前辛亥交兵时独当一面把岳钟琪都搞得没脾气,对于准噶尔来说是有大功于国的人,更传奇的是在历次内乱中他几乎从不参与,只是认庙不认神,谁当了汗王我听谁的。当初奉了喇嘛达尔札的令去抓过达瓦齐,等达瓦齐上台他又奉达瓦齐的令去抓阿睦尔撒纳,这与皇甫嵩何其相似,真正守了军人不参与政治的原则。不过这时候他也看出来达瓦齐肯定不行了,所以紧跟着阿睦尔撒纳投过来了。弘历当然大喜过望,封库克辛玛木特为内大臣、封他兄弟通玛木特为散秩大臣。

即使万事具备,开战也得有理由啊,这个难不倒弘历,乾隆朝的文宣人才比前两朝都多,就别说纪晓岚、袁枚、赵翼这些大家了,连个小太监鄂罗礼都能代起草圣谕,满朝尽是文青。

1754年十一月,弘历正式给准噶尔发了战书—相当于告准噶尔同胞书,列举了出兵的理由:第一、达瓦齐弑君篡逆致噶尔丹策凌绝嗣,噶尔丹策凌事朕有年、恪恭致顺,安忍视其宗灭地亡。(这脸皮够厚的了,啥时候噶尔丹策凌向你弘历称过臣了?)第二、达瓦齐败坏黄教残害同族,朕要代申天讨。(我们是为了解救广大准噶尔人民来的)第三、杜尔伯特三策凌和辉特阿睦尔撒纳率属投诚,朕岂有不收留之理,但是安置到哪也不如让他们回到故乡最妥善,因此还得收复伊犁才行。(地主家余粮也不多了)

这个精心策划的文宣稿,巧妙地封死了达瓦齐的外交谈判空间。从字面理解上还有点支持阿睦尔撒纳复国的意思,总之这个战书的中心思想就是看你怎么理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乾隆皇帝在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回旋余地同时也造成了整个行动的参与各方都都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路了,弘历耍的小聪明实际上也给后面留下了一个大坑,还得自己把它填完。

既然统一思想工作顺利完成,下一步就是制订具体平准工作计划,这时候又出了点分歧。按弘历的意思是准备明年秋天趁驼马膘肥体壮,而且刚刚秋收粮草供应情况也是最佳时进军新疆一鼓而下,这个道理自然是综合了大多数将领的集思广益,也确实无懈可击。但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他的意见还真就让弘历放弃了原定的进军计划!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小说在线阅读_第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逍遥羽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