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连载392】15.28好恶必察

【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思考与随想】

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还有更多的是“伪人”。传统上儒家似乎都是主张“性善”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篇就弄出了“人之初、性本善”来教化幼童。因为只要一提到儒家的,就会想当然的认为那就是孔子的,所以我们通常也都认为孔夫子也是性善论的追随者,但是我们翻遍《论语》只看到孔子说过一句“性相近、习相远”,除此之外孔子对“人性”之说就不发一言了。所以子贡会说“子罕言性”。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绝非一言可以蔽之的,也许最好的方法也就是“不谈”。

夫子是赤诚君子,有着童稚般的赤子之心,但是夫子绝对不是如某些人想的那样天真。天真的只是我们,而不是孔子。那种认为所有人都是天使的一厢情愿,孔子不取也。世界并不是完美的,也正是因为其不完美,才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完美之。人性也不是完美的,所以才更需要教化。

世事繁杂,真假难辨,正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所以孔夫子在此章告诉我们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前文说过“君子重乎名”,也就是说一个人要重视别人的评价,要重视口碑。但是,不论什么样的“名”,实际上却不总是那么可靠的,总有一些“聪明人”会想尽办法忽悠,忽悠名,归根竭底是要忽悠“利”。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除了擦亮自己的眼睛之外,别无他途。

在《子路十三》篇,孔子和子贡的对话说到过这个问题,我们复习一下,那章是这样的“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哪一章孔子说的是“讨所有人喜欢的人,是靠不住的,只有‘ 好人 ’喜欢的,‘坏人’都反对的才可以”。实际上那样也是靠不住的,因为所谓的“好人”也经常会有被蒙蔽的时候,“坏人”反对的也未必都是“好人”。呵呵,不管是别人怎样评价,实际上也都是靠不住的,如果想要正确的评价一个人,唯一靠得住的只是自己的眼睛,甚至有时候眼睛未必就是靠得住的,还要靠心灵。听其言、观其行,不论别人怎么说,最可靠的还是自己去考察。何况哪一章只说了“好”的问题,没有说“恶”的问题,所有人都厌恶的人,一定就没有可取之处吗?其实也是未必。人心险恶,不得不察。

我们现在都已经足够聪明了,向来都不惮以恶意来猜测别人。所以现在我们似乎做到“众好之,必察焉。”好像都不成问题。呵呵,不由得俺们不聪明,生活早就给了我们教育啊,如果仅仅是教育也还好些,常常不是教育,而是教训,咱们就是再不长进,撞得满脑袋是包还不明白吗?没事摸摸自己脑袋上的包,没事舔舔身上的伤口,俺们就都明白了。俺们也就不会再那样轻信于人了,也就不会那样的轻易的不设防了。当然,这样也不好,世界毕竟不都是假的,虽然假的多了些。

“众恶之,必察焉”。这倒是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的,尤其是对某些为上者,更应该想一想。就如同传说中晏婴的故事一样,专心的干活,不徇私情的人,哪里有精力去在“王左右”买好呢?只有啥也不干一心奉迎的东西,才会有闲工夫玩把戏。

人,许多情况下都是自私的,这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人对于别人的评价也都是从私心而发的。不论给谁点东西,谁还会吝惜几句好话呢?

【连载393】15.29人能弘道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夫子的话只有八个字,可是这八个字俺想了许久许久……。虽说有许多老先生的结论可以参考,甚至可以直接抄袭,但是我还是没有多少收获可以说出来给大家听。想来杨伯峻老先生也是如此,在本章只作了直译的译文,而在注释中说“很难体会”。是啊,夫子何意呢?杨老先生治学严谨,从来都是惜墨如金,绝无臆测强解之语也,故而一本《译注》也最耐读。

其他各家莫不各凭心性而悟,但是谁又能说自己所言就是夫子之道呢?众说纷纭,各怀所得,但也不是毫无意义。各说各道的过程,恰恰是在实践夫子所言的“人能弘道”而已。只要其发心不偏,各有所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个人觉得还是钱穆先生说的最合乎情理,钱穆先生说“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自有人类,始则浑浑噩噩,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备,斯即人能弘道。人由始生,渐至长大,学思益积益进,才大则道随而大,才小则道随而小。《中庸》云:「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此言非有大德之人,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学不必讲,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

“道”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实在是太复杂了,复杂到万物皆在其内,又不在其内,最后成就成了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尤以黄老之学对“道”最为执着,不过到最后也只能是“道可道,非常道”而已。原来这个“道”是说不得的,嘿嘿。天上地下,为道最大,道生一,一生二……。这样的一个东西,也真的是“说不得”的。但是如果不作刻意的苛求的话,道家的“道”,也还是可以意会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超乎于人之上的一种存在,一种规律。当道家沦落为道教的时候,“道”也就具象化成了一种天启或者是神旨了,下流末道将之更是进一步的庸俗化,成了不知道什么东西了。道家的“道”的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是“道弘人”而不是“人弘道”。人只能是向“道”接近,而不可能改变“道”。这种对“道”的敬畏和崇拜,在许多时候都被认为是消极的,但是从另一种角度上看,也是对人类虚妄的一种告诫。在许多时候,我们人类都是太自大了,如果有一天人类灭绝了,其缘由也许就在这种自大之中了。

道家的“道”,和孔夫子的“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正如钱穆先生说的那样,夫子之道,乃“人之道”而已。与道家那种具有终极意义的“道”类而不同。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存在“人而弘道”之说。在儒家的体系中,“道”只能是人的“道”,“道”是为人所服务的,“道”就不是终点。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在“道”和“人”之间的重点也就在于“人”,而不是“道”,“道”只是一个附属品。有了人才会有“道”,没有人就啥也没有了。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夫子所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就像在【9.30】那一章说的“可与适道,未可同权”也就是这个道理,“道”是可以“权”(杨译为通权达变)的,也是必须要“权”的。人是动的,“道”也就是必然是会动的,人在改变,世界在改变,如果“道”不变,而只是认准一条道跑到黑,那就离死不远了。就如同哲学意义上说“人是不能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在原来的环境下可以走得通的“道“,换了一个环境就一定也走得通吗?显然那是不行的。如果那样一味的,只认一条道,而往牛角尖里面越钻越深,还可能找到终点吗?憋死也就难免之事了。

执着于“道”,还是执着于终点,执着于目标呢?如果过于看重所谓的“道”,而忘记了还有目标一说的时候,本身也就是对“道”的偏离。就像我们常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但是“忠恕”又是为了什么呢?知和而和,也还是为了让“人”更和谐,然每个人的利益尽可能的最大化而已。

就像我们在《论语》中谈到很多关于“礼”的问题,那又是为了什么呢?在孔子那个时代,“礼”在某种程度上是维护最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下,维护“礼”也就是维护了“夫子之道”。但是在后世的情况下呢?当“礼”已经偏离了“夫子之道”的时候,还要维护某些全无意义的“礼”,同样也是背叛。

“道”是靠人走出来的,当你的眼睛紧盯着目标,最终能够走到终点的那条路也就是“道”,从这个意义上将,就是“人”扩大了“道”。如果紧盯着的就是脚下的“道”,连目标在哪里都忘了,那样“道”也只能是越走越窄。让“道”限制了人,还能走到终点吗?传说中的“黑猫白猫论”,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人弘道”的例子。当然,有时候也只剩下“猫”也说不定。

真理永远都是相对的,只有对真理追求的过程才是永恒的。放开你的脚,路就在脚下。不管走那条路都好,只是别忘了要到那里才是最重要的。

说了不少,或许按照杨伯峻老先生标准,俺所说的也都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臆测”罢了。是不是孔子的原意,吾非鱼而安知哉,算是一点感悟也就是了。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2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2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