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354】14.34称德不称力

【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的寓意应该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就是以马喻人,以骥指代人才。这样的比喻是很常见的,也是古人经常喜欢用的。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马说》,所谓的“伯乐不常有……”那样的话。我们都知道这些话说的根本就不是马的事,而都是人的事儿。发的都是人的牢骚,与马有什么关系呢?

人才难得,可是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类似的话都被说滥了,也是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没有周文王,姜太公或许真的只能在江边钓鱼玩;如果没有秦穆公,百里奚也许只能被买来买去的做个下人;如果没有刘皇叔,孔明先生也许只能在隆中种田做梦。

孔子说这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人才,并不是看他有多大气力,而是看他是不是有德行。无可否认的是在儒家的体系中,“德”是大于“才”的,“德”是大于“力”的。孔子是以救世为念的,提倡“德”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如果不提倡才是有问题的。但是什么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和扩大化。就如同后世儒家那样,将所谓的“德”泛化到一切的领域,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的时候,事情也就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了。尤其是当将这个“德”仅仅指向于私德的时候,也就真的成了一个可怕的东西了。我们看历史,所谓的“君子“误的国,也真的不比所谓的“小人”卖的国少多少,甚至更多些。比如南明史的那些所谓的“复社”的君子们,那些所谓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遗风们,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玩的都是什么游戏呢?最后留起辫子的一点也不比他们嘴里的“阉竖”少。将一切的评判标准都归结于所谓的“德”上面,所谓的“德”也是靠不住的。

没有“德”当然是不行的,仅仅靠“德”更是不行的。如果是将这种对“德”的追求指向自己,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是将这样的标准指向全体,对不起,那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期望所有的人都是“圣人”,除了孕育出虚伪以外,什么也不会有。孔子也不是那样的,在前文看到对管仲的评价的那几章中,我们应该看得出孔子重视的并不是后世那些儒家的正人君子们重视的那个“私德”,孔子看重的“德”是在更大范围内的“德”。将孔子提倡的“德”细节化,本身就是对孔子的背叛。后世所提倡的那些东西,孔子并不是那么看得上眼。细节上的完美,并不代表大义上的无缺。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也许那些“正人君子”们恰恰是最“缺德”的一群。

喻意很好理解,反倒是原文不好说。骥,就是千里马,千里马能够日行千里难道不是因为能力吗?它的“德”有体现在那里呢?的确是很不好说。钱穆先生是如此说的“然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性调良,与人意相和协。……不能行远,终是驽马。性虽调良,不获骥称。”,不过我的脑袋里面却总是闪出荀子的那句“麒骥一跃,不过十步,驽马十驾,……”来,呵呵,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千里马呢?杨伯峻先生干脆就将“德”翻译为“质量”似乎是一个取巧的办法,或许更贴切些。呵呵,又是说不清的事情,有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玩概念,其实也没什么意思,还是省些笔墨的好。说的都是人的事儿,还是少说些马吧。白马黑马,能走就好。

【连载355】14.35以德报怨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又是一个美好的误会,在我们印象中儒家应该都是宽洪大度,不计前嫌的。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民族历来都是有以德报怨的“优秀”品质的。因为在最近的两千年里面,儒家一直都是我们民族的主流意识,所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东西都算在儒家的脑袋上,或者更进一步将这些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东西都算到孔子的身上。

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有些人喜欢玩些小把戏忽悠无知而又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将一切他们认为拿得出手的东西都和孔子和儒家剥离开;而将一切他们认为不是东西的东西都算到孔子脑袋上。所谓的“以德报怨”就是这个样子,当年许多人还认为“以德报怨”是件不错的东西的时候,还算作“中华民族的美德”的时候,都分得很清楚,都知道这个并不是孔子的。近年来,又觉得“以德报怨”不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又口径一致的说这个也是孔子提倡的。嘿嘿,人嘴两成皮,嘴大的人咋说都有理。有理就有理吧,咱管不着,但是也不能这么忽悠啊。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咋也不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呀!拜托忽悠也要忽悠的高档的东西,孔子的话都搁着摆着呢,还胡说八道就有点太过分了吧。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或曰”,到底是谁曰的呢?我们不知道。有些人因为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看到了这句话,于是就说老子确实是孔子的师傅,而孔子说这句话就是在和老子作对的。呵呵,真的吗?老子是谁本来也是一件无头公案,太史公在《史记》上的记载都是用了许多个“或曰”来表示,说明在汉代的时候就搞不明白老子到底何许人也了,须知太史公他们家本来都是治黄老之学的,他都没搞明白,我们又如何搞得清楚呢?钱穆先生还要特意的再此处和那些认为孔子就学于老子的人辩论一下,其实又有什么必要呢?学问也不是比谁岁数大,真理也不是靠年龄来评判的。如果按照道教的神话体系,老子都可以算作和盘古女娲是一代了,还说什么呢?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遗产,何必党同伐异呢?即便是争论,也要争论点有意义的才好。既然是“或曰”,我们也还是不要追究的好吧。不管怎么说,有人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以德报怨,怎么样呢?”

孔子的回答很是干脆,“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以说孔子是直接的否定了“以德报怨”,孔子说的好,如果以德报怨,那么还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投我以木桃,报之与琼瑶。人家的板砖飞过来,我们也要给人家琼瑶的话,人家给我们琼瑶我们有该如何呢?(呵呵,将琼瑶阿姨陪过去其实也不错,就不信恶心不死他)。所以孔子并不提倡所谓的“以德报怨”。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人家给你好东西,当然就要回报人家相应的东西,这是公平的。而且既然是以德报德,其中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要比人家给你的东西回报的更多些,正所谓受人滴水恩,自当涌泉报。人家以善意对我,当然也要以善意对人,如何才能出对对方善意的回报呢?如何才算是以善意回报善意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加料啊,就是要加倍的偿还才算是“德”,否则就完全是交易了。

那么对待“怨”应该如何呢?“以直报怨”,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人家怎么对我,我就要原封不动的还给人家,这才是公平的。既然板砖飞过来,那好办啊,直接捡起板砖在飞回去就是了,这个也就是“直”,这样才是合理的。真理总是赤裸裸的,没有必要玩什么花花肠子。儒家其实也是很暴力的,有些地方甚至是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礼记.檀弓》上曾经记载过一段话,正好可以为此事作为注解。不太长,我们就一起看看,也许真的会发现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呵呵,这段讲究吧。孔子不仅仅是要“以直抱怨的”,而且连在不同情况下的行动计划都做好了。我们看这段话,真的很难想象这个是我们印象中的孔子说的。对待父母之仇,就要寝食难安,不共戴天,必欲除之而后快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管什么时候碰上了,都来不及回家抄家伙就直接和对方干起来,这还是是孔子吗?加上两把板斧就成李逵了。可是这个确实真的,几千年来也没人对此提出异议。对待兄弟的仇人,就相对差了些,但是也是不能在一个地方混,如果有公事在身的时候,是不能马上抄家伙的,但是没有公事的时候呢?也是要抄家伙就上的。对于叔伯兄弟的仇人呢?又降了一等,不能当挑头的,但是如果叔伯兄弟出手了,那么也一定要抄家伙跟着在后面的。虽然这段记载和传统中对孔子的印象不同,但是这才是更符合孔子的性情,这也是儒家所提倡的,这个才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主流意识。

不论从哪个角度上看,“以德报怨”都不是值得提倡的东西,因为它不合理。提倡一件不合理的东西,这种提倡也就失去了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宽容是大度,但是如果过度的提倡“以德报怨”只能是带来虚伪。在许多时候,所谓的以德报怨不过是掩盖懦弱的借口罢了。交换都是相互的,任何单方面的奉献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存在。一个人真的相信并践行“以德报怨”的话,其结果只能是鼓励暴行。农夫与蛇,养虎为患的故事我们还看得少吗?在许多情况下,血债都必须要用血来偿。儒家的“仁”,从来都不是如老和尚那般的没有是非,儒家是非常善善恶恶的,对是非曲直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仅就个人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以德报怨或许还算得上是一种宽容。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一味的强调什么“以德报怨”,那绝对是危险的。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没有什么公平和正义,从古到今真正说得上话的只有拳头。当然,我并不是说持强凌弱就是对的,但是一厢情愿的“以德报怨”,换回来能是什么?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2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2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