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两句就简单的解释一下吧。忮,按照通行的解释就是“害”,看人家有,自己没有,就要心生歹意,就是忮,说到底也就是嫉妒心。看到别人有件宝贝,就要将其损害,这种心理,这种行为是绝对要不得的。损人利己有时候还是可以理解的,损人不利己,就是变态了。但是嫉妒绝对是可以蒙上许多人的眼睛的,现在做着损人不利己的勾当的人还少吗?自己不好,自己得不到,宁可损坏了,也不能让别人得到。我们每个人都看到过类似的人,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这个理论上就是精神病,可是现在精神病实在是太多了。我都懒得举例子了,谁的手里都有一大把。

“求”就是贪求,别人有的,自己也必须有,就是“求”。这个其实还算是好的,如果所用的手段还是正当的话,还不算是很坏的,甚至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之一。我们看到别人住大房子,开豪华汽车,娶漂亮老婆。呵呵。自己努力,自己奋斗,其实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人的贪欲,甚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想的办法是现在一些人常用的那些,也有问题了。“欲”本身不是罪,金钱也不是万恶之源,甚至“贪”,也不是什么大恶。关键还是怎么贪,贪什么的问题。当然什么事情都是要有个限度的,过分的贪欲就是毁灭的根源了。知“进”容易,知“止”难。如果没有真的智慧的话,还是不要太贪的好,否则毁灭的也许不仅仅是自己。呵呵。

“不忮不求”甚难也,“不以为耻”也是甚难也。所以孔子要说“何用不臧”。 臧,善也。的确,有了这样的品德做什么不会好呢?很有一种“无往而不利”的味道了。

这样我们就要问一下了,为什么?子路何以如此,孔子何以称其无往不利呢?子路师兄为什么会那样呢?为什么穿破棉袄和穿裘皮的在一起,就不知道“耻”呢?莫非子路真的就像李铁牛那样吗?不是!如果那样孔子也不会看重他,也就不会夸奖他。子路不是不知道裘皮好,只不过子路心里面有比裘皮更好的东西,所以对那些东西并不看重。就像真正的富豪也不会在意那些表面的东西的,比尔盖茨穿一件T恤也一样是比尔盖茨。

子路有更好的宝贝,有更在意的东西,所以对那些表面上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看在眼里。子路的宝贝是什么呢?就是上一章提到的“志”。子路有更在意的东西,就是“道”。自然也就不把那些东西看的有多重,也就不会感到“耻”了。就像庄子那个名篇中,鲲鹏在天上飞,会把乌鸦嘴里那块腐肉放在眼里吗?只有乌鸦才会那样想……。

呵呵。这个就是孔子的“儒”,和小人的“儒”最大的区别。孔子也是看到这个才会如此夸子路的。但是,孔子还是说错了,(何固执又要妄言了)其实君子不是无“求”,是有更大的“求”。真正所谓的无欲无求是老和尚的逻辑,不是孔子的。那些打着“无欲无求”旗号的人,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无求。就那些所谓的得道高僧,也不是无求的。虽然,嘴上、脸上都是那样的表情。但是心理上呢?有多少不是为了往生极乐才那样的呢?往生极乐是什么?也是“求”。那样其实永远也不能真的了道。呵呵。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不扯老和尚了,还是说子路师兄。子路听到老师夸奖,一时也是找不到北了,把志向也忘记了大半。呵呵。嫉妒心没有,好胜心还是难免,尤其是子路这样的爽直人。子路师兄就把这两句话放在嘴边,时刻不离。很有一些沾沾自喜的样子,这也是人性的特点。尤其像子路这样,常常被老师修理的。好不容易被夸奖一回,还不多念叨几回?不过,子路也是爽直,倒是念叨些别的,越是被夸奖,也是要表现一下自己的谦卑呀。可惜子路不会玩这一套,换了别人怎么也能换回来更多的夸奖啊。比如南容,人家就念叨“白圭……”,孔子都将侄女嫁了。子路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犯错误也是怎么的可爱。呵呵。

看到子路有自喜之色,孔子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如果那样,孔子就不是好老师了,结果孔子说了一句“是道也,何足以臧?”“就这样,又凭什么好起来呢”是的,有一点成绩就,受到一点表扬,就沾沾自喜,自然是不会好的。其实估计孔子虽然是板着脸说的,心里面还是带着笑的,因为他太了解子路了。不是这样,就不像子路了。师徒相知,莫过如此。

孔子说的也就是“志”,本来是夸奖子路有“志”的,但是子路小有所得就这样,还是志向小了些。呵呵。有些人也是这样。能经过最猛烈的寒冬,但是却熬不过盛夏。君子立志,当终身行之。不要因为困难就改变,也不要因为小得丧志。只有这样才能真的有所得。这也是孟子那个“富贵不能……”

所以就有了下文《松柏后凋》

【連載227】9.28松柏後彫

【原文】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思考與隨想】

彫,同雕,通凋。亦為凋落之義。有的版本直接印為凋,也無不可。簡化字好像就是雕。

本章唯一需要解釋的大概也就這點東西了,這一章也是被用濫了的那一類文字了。不論是讀過《論語》的;沒讀過《論語》的;將孔子捧為神的;將孔子貶為鬼的。只要認識幾個字,喜好賣弄一點筆墨的,也都用過。類似的話我們也見得多了,從增廣賢文到千家詩那類的幼兒讀物。我們隨手一劃拉,至少能撈出百八十句的。那些濕人乾人、坐不坐家的,也都是以此為意,作出不知多少東西來。俺一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大夫自然是搞不過他們的。所以還是少說些好,呵呵。

四季也許是上天賜予我們北方人最好的禮物了。春華秋實,寒來暑往,也許只要這樣才能更體味這世界的美麗。總是四季如春,還有什麽味道呢?總是繁華似澹€有什麽味道呢?人類還要靠什麽學會珍惜呢?秋天到了,一陣寒風吹過,不知道凋零了多少枯葉。可是松柏依舊。在一群紅的、黃的枯槁中,唯獨保持那一抹翠綠。冬天到了,一陣風雪過後,多少枯枝敗葉都掩埋在白茫茫真乾淨的荒原上,唯獨松柏,仍然在雪地中傲立著,蔑視著那些爭春的殘花敗柳們。當春天來了,一切的東西又在一片叫聲中,蘇醒過來,和著鴨雀起舞。可是,松柏依然故我,只是在頂端出現了不起眼的一點新綠。盛夏來了,所有的繁華都在烈日下,耀眼奪目。松柏此時,卻張開臂膀撐起一片陰涼。

松之德,就是君子之德也。君子為學,丈夫處世,當如松柏之長青,莫如繁花之鬧春也!

事實艱難,更見君子本色。正如前文所言,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向”這東西,本來也是世人皆有的。想想我們自己,少年時,作過多少美夢,設想過多少的烏托邦。一會兒是家,一會兒是國,一會兒是己身的。當我們在樹蔭下仰望天空的時候,曾經許下過多少的諾言。(現在的孩子還會這樣嗎?我不知道)可是,現在呢?我們實現了多少呢?即便是實現了一些,也會發現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只要是正常的人,說誰沒有“志氣”好像誰都不愿意。(也許現在不是這樣了,聽我老婆說,現在的孩子好像已經不是這樣了。現在的孩子都很現實,這個是不是進步我不知道,也許是我過時了,也許是我比孩子們更幼稚,呵呵。身老心未死。也許許多人會覺得我可笑。不過隨他們去吧)但是我們的志向,也就像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春風一吹,就開始瘋長,水少了一點,就開始枯黃了,還沒等到冬天,已經不知道哪裡去了。也許明年還會長出一批來。結果呢?我們也都是一事無成的。我們那些還算得上是“志”嗎?呵呵,所有號稱“有志”的青年們,不妨也想一想。

在本篇中,這一章的主要意義也就是說的這個,立志不堅,立志不行,其實就是無志也。來一陣風就能吹跑的志,還需要“奪”嗎?一點點的風雨都經歷不起,還奢談什麽志向呢?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也怨不得別人吶。自己根本就沒有想到那個地方,有怎么會到達呢?

至於這一章其他方面的喻意,比如說“德”,比如說“人生”,大概也都是如此。有時候不是世界變化快,實在是我們自己不明白。人心之變,比世界快多了。

【连载228】9.29仁者不忧.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思考与随想】

在解读本章的文本之前首先要说的一个概念:在论语中,我们经常看到仁者,知(智)者同出,似乎是相对的。其实不然,在孔夫子的观念里,仁就是最大的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必然是有“仁”的,包括本章所提到的勇者亦然。

勇者并非就是那种只知道用斧子砍人的弱智,真正的勇气也是必然要以智慧为基础的,以仁义为目标的勇,才算真的勇。那种傻大胆似的匹夫之血勇,一出事情马上就暴叫、暴跳的,并不是勇,而是愚。比如夫子那样,知世不可为,然义之所在,虽死无憾,才是勇。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1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1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