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嘿嘿,老夫子还真不是啥人都见。记得那个摇木铎的乡长,费了多少唇舌才见一面。还有更衰的,孔子称病不见之后,还故意弹琴。等于明白的告诉他:“我就是不想见你!”,还有阳虎的事情,主动登门送礼,可是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也许正因为发生过如此多的事情,学生更不能理解夫子何以见来自那个地方的人。

那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呢?“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翻译过来就是“是赞成他们的进步呢? 还是赞成他们退步呢? 哪样更过分呢? 人家洗干凈了自己来追求进步。你就(应该)赞同他的干净,而不应该只想着他既往的污秽啊。”

夫子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不用俺再费话了。孔夫子对此事的处理和态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看一下。

在孔子看来,“互乡”那地方未必就全都是恶人。这就象日本来的也不都是鬼子一样,偶尔也会有个工程师、企业家、艺术家一类的。(当然,艺术家、企业家也有鬼子化妆的)。如果我们将整个的日本人都看成是万恶的鬼子或是倭奴也是不对的嘛。(虽然大部分是的)。我们还应该相信,至少倭国也是有好人的。比如……。(还真没想出来,就算藤子不二雄罢,呵呵)

另外一点也就是说,既便那里都是恶人,也不是就一定教育不可教化的。既然是这样,人有向善之心,欲求教化而来。那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我们是鼓励这种向善之心呢? 还是拒之门外呢?

孔子的选择很简单,就是鼓励、赞许其向善,所以孔子接见了那个童子。这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基本态度:教育不拒绝任何人;同时相信教化的力量,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表示一点点怀疑。所有人都能改变吗? 如果来的不是童子呢?

我不知道。

【连载172】7.30仁也不难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思考与随想】

仁很远吗? 孔夫子告诉我们仁并不远。

仁很难吗? 夫子告诉我们仁并不难。

孔子从不轻许人为“仁”也。弟子数人,说有三千个大概是夸张了些,几百个总还是有的。所谓的“贤人”据说也有七十来个,这七十来个应该还是有依据的。但是孔夫子称为“终日无违仁”的只有颜回一人而已,余者均来至也。这些得孔夫子亲自教悔的弟子,大半未至“仁”之道,足见“仁”的标准之高。但这里孔夫又说仁之不远、仁之不难,孔子说:“仁并不难,只要我想,仁就来了”。孔子何意呢?

难道孔子脑袋后面真的有那样一个光环不成?那是不可能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什么光环不光环的,老夫子不稀罕那个。夫子所言之事没有什么不是身边的事儿,哪来什么光不光的?孔子在这里就是要告诉大家。“仁”,其实很简单。你要你想,“仁”就会到你身边。这话也就是对那些谓“仁”为“难”的学生们说的。

孔子的意思也就是要告诉诸如冉有那类学生们:不要总强调难与不难的事,关键在于是不是真的想得到“仁”,“想”就不难,如果不是真的“想”也就难于上青天了。这段话确有襌机。也难怪宋明以降都引襌入儒。

其实什么禅不禅的,无非是“道”而已。各有其道,但人类总会有些东西是共性的、基本的。如果都否定了,也就不能称之为人类了。“仁”到底远不远、难不难的问题。我们还得从“仁是什么”这个概念再好好想想。

“仁”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第四篇已经探讨过了。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孔子所谓之“仁”,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忠则正己,恕则推人。把心放正,用己心比人心。也就是仁了。也就如上篇末尾所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够了。这很难吗?

孔子不是要求大家作圣人,不是要求大家忘记自己,而达“无我”之境。只不过是要在我们心里面,在“我”的旁边放上一个“他”也就够了。这很难吗?如果孔子要把心中之“我”完全替换掉,那或许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孔子并没有这样要求。

所以孔子之“仁”的确并不难,如果真心求仁的话。只要在心中让出一小片出来,也就是了。正如孔子说的。“一日为仁,未见力不足的”。谁都可以作到,只是不愿意去作而已。既然,你的心里已经满是“我!我!我!”了,没有一点空间,那就不仅仅是难的问题了。

那样,请别说你欲求仁。“以为难者,实不欲也”。“仁”不是假的,可“人”确经常是假的。明明不想,确偏要说作不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作了吗? 你想了吗?仍然是那句话,你想得到任何东西之前,先想想自己作了什么,这也是“仁”。

如此而已,远吗?

有人也许会说了,为啥非要在心里面给别人让出位子啊,凭啥呀?呵呵,啥也不凭,只因为我们人类本身就是如此。人类的群居性决定了,个体的人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人在群中,只能是、也必须是要和别人打交道的。不论你想得到什么,都是必须要向他人当中求。 你的心里只有自己能行吗?“仁”是一种道德,而道德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就谈不上什么道德和非道德的事。要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一定要考虑到他人,这个也就是“仁”的原则。这很难么?

【连载173】7.31闻过则喜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其实所涉及的思想不复杂,但是内容人物和典故却比较多。如果不说恐又难解,每字则注又太复杂,甚是为难。弄不好又搞个三五千字。我比较懒,又不大喜欢讲故事,勉为其难的胡说些,聊以塞责而已。说的不好、谬误难免,大家勿以为意也就罢了。

下面开始讲故事。

故事就要有人物,首先就先介绍一下出场人物。

孔子是熟人了,自不必介绍。

巫马期:孔子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

昭公:指鲁昭公,孔子为司寇时在位的鲁君就是他。

吴孟子:昭公之夫人,吴国的“公主”。算起来应该是西施丈夫的姑母姑奶一类的人。到底是啥辈份,还真搞不太清楚。

陈司败:这个人到底是谁就更不容易搞清楚了。有人说是姓陈,名司败;或者是陈国的人,姓司名败? 钱穆先生说:“陈”是国名,“司败”是官名,“司败”就是“司寇”,也就是刑部尚书,也就是孔子在鲁当的那个官。不过也没有其它的旁证来证明,一国的正卿也就是司徒、司空、司马、司寇那些,没听过叫司败的。其它人也没听到还有叫司败的,似乎有所附会。不过从其举止言语上看,也的确是很象一个官僚。姑且听之罢,反正我是考证不出来的。

这一天,这个陈司败好像是要故意恶搞一下孔子。弄出个悖论来给孔子玩,很不的道。

为啥这么说? 往下看你就知道了,这小子绝对是故意的找麻烦的。他为啥这样子?孔子哪里得罪他了?俺们都不知道。不过如果他果然是陈国的司寇,那他的动机就可以理解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作的是啥事,也就知道他有多险恶,是不是故意刁难了。

他上来就问了一个孔子无法回答的问题。“鲁昭公懂得礼吗?”。这话似乎很平常,但是暗藏玄机。因为孔不不论如何回答,都是错的。

我们想想孔子能作出的回答不外乎只有三种:“是;非;不知道”。孔子在鲁国生活了五十年,还当过昭公的官,还是提倡“礼”而闻名于世的。那就不能说“不知道”。否则就会说:“这都不知道?你还宣扬什么礼呢?”这个选项是不可选的。

那只剩下“是”或“非”两种答案了,选择题变成了判断题。

因为孔子选择“是”,后面受到非议。那我们看看孔子可不可以选择“非”?如果孔子选择“非”,说“昭公不懂”倒是符合实情,但是又违反了“周礼”的另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臣不言君非”。这不是说君有过,臣就不能说。而是不能在别处说,要说就应该在朝堂之上,当面劝喻。当面骂都没关系,死谏是臣的责任。背后说就是违礼,这当然是缺乏民主和自由的,但总比当面拍马屁,背后骂人要强些。(想如今亦然)不管怎样,如果孔子回答“不知礼”。那孔子自己也就违礼了。

所以孔子回答“知礼”。这也就引来下面的非议,足见“司败”这小子的恶毒。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1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