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一章提到的季文子,又是“三桓”之家的季氏了。只不过比较早,在孔子出生前二十来年就死了。“文”是他的谥号,他的名字叫做季孙行父,既然是能给一个“文”的谥号,这个人应该还算是有点好名声或者优点的,呵呵。当然,所有人都是有优点的,哪怕是大奸大恶之徒也不能说就一点优点也没有,关于这个季文子的故事和论语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里提到的不过是他的一个“优点”罢了。他有什么“优点”呢?嘿嘿,他会“三思而行”,可是就是这个“优点”还被孔老夫子给否定了。

对他的“三思后行”孔子只说了一句“再可矣”。简单的说这个“再”就是两次,当然“再、三”都应该当成数量多少的一种比较性的虚词,不能当成实数。孔子说的道理就是“不要每件事情都要做过度的思考”。

“三思而行”不好吗?如今“三思而行”已成成语,似乎也得到较大程度的认可。似乎许多人也都是认为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杨伯峻老先生在此章的译注中的言外之意亦是说孔子只是针对季文子的其人其行而言的。似乎认为三思就比再思要好,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的所谓成语通常有矛盾之处,既有要求反复思考的“三思而行”;同样的“机不可失”这样强调果断而行的词语。既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也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话来。这些成语不过是强调事情的某一方面,如果机械的套用自然会造成逻辑的混乱。

孔子言此,固然直接原因或许是因为季文子的思虑过多而不能行事所发之慨,但亦是孔子的思想一贯之表现。孔子主张就是凡事思量一下就好了,且不必反复思量、患得患失。否则亦不利于行,孔子历来主张就是践行要比沉思重要。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事情可能就走到了反面。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的中庸讲的就是如此。西谚所云:“真理再向前一步也就成了谬误”,也是这个道理。“三思固然”可以得到似乎更全面的结果,但事际上在三思以后,还能不能“行”就成问题了。如果每个细节都要事先想到应对之策、瞻前顾后的去想。发生这个怎么办?发生那个怎么办?发生……怎么办?

那就不要办了!

“思”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只剩下“思”了,就什么也不是了。

【连载106】5.21愚不可及

【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又是一个成语“愚不可及”,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论语》的成语的确很多,但是大多都与《论语》中的原义有了较大的岐意。因为这些成语本身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如某些人士那样再反过来以成语的现代的含义去现解《论语》,那样误读就是无可避免的了。

这一章孔子又提到了对一个古人的评价。这位“古人“不仅仅是对我们来说的。对孔子来说,也是古人。呵呵。那真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了。

宁武子,名俞,又是卫国的一位大夫。关于他的故事也是长长的一段古文。简单的说来,孔子所言的就是卫国历史上的一个弒君的事情。呵呵。卫国的国家不大,但是事情倒是不少,而且都是那类颠覆政权的大事。宁武子的主要事情也就是在故君在日,尽心辅佐、行事精明,人皆赞之智。而故君去日,又韬光养晦如愚,既保存而实力,同时亦极力谋划,待得拨乱反正之时,复得如前。

这就是宁武子的故事,其愚非真愚也!实乃韬光养侮之策也。其智固然是智慧,其愚岂不是更需要大智慧吗? 故尔孔子说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就是说:“如果努力,他智慧的一面,也就是在"邦有道"时所行之事尚可达到;但其在"邦无道"之时所作的一切,却不是谁都能作得到的”。

是啊,装傻是需要大智慧的,真的不是每个人都作得到。装傻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说起来本朝故相周公也许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了,说起来也真是“智可及愚不可及也”。呵呵,单单是只为老三这件事,已非常人所及也。别有蜀汉后主刘阿斗,呵呵,众见其愚,吾见其智也。单单那句“此间乐、不思蜀”的那句也够得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名言了。成功的多混了些太平日子又有什么不好的?不然又能怎样?有事没事的念叨二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换来一口加料的啤酒也不是什么好事!痛快痛快嘴,丢掉了脑袋的事值得吗? 看来此后主尚不及彼后主,难道这个小李同志就没看过三国志吗?当俘虏也是有规矩的!当然,这也是他能玩诗玩到极致的原因、也是结果。诗不是谁都玩得起的,那需要整个的灵魂去浇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来。否则也就只能搞两句顺口溜来蒙事,骗骗无知少女也就罢了。诗贵真,可是当整个的灵魂都典给谬斯之神的时候,无可否认的是,智慧已经远离而去了。

没有单纯的赤子之心,如何写出真的诗来呢?(好坏且不论)。然单纯如初生之童的诗人们的心,又如何容得下别的东西呢? 所谓的诗人或有诗人气质的人,恰好是有智力无智慧的一群。怎么扯起这个来了,也许是最近看那些东西太多的原故吧。

智与愚其实也并非是那样简单的事情。我们都喜欢所谓的聪明,可是孰不知,我们所谓的“聪明”也许恰好是我们“愚蠢”的标志!在真正的“智慧”面前,我们所谓的“聪明”也许一文不值!甚至害人不浅!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有多少蠢事不是在自作聪明的时候作的呢?

其实作些所谓的“聪明的、精明的”事情很简单,简单到不用费多少力气。只要稍稍的训练一下,相信只要有中等智力的人,都能混个“聪明”的名声来。但关键还是"聪明"指的是什么的问题?用什么来衡量的问题?

如果仅仅指的是心理学上的智力的话,那倒是简单的事情。呵呵。弄两个量表测一测,不过那有什么用呢? 根据西方的一些统计的数字来(西方的科学精神还是靠得住的,这点我们要承认、要学习)。所谓智商高(120以上)和智商低(60-80)的人群,在大样本的统计之下,不论在任何方面都是没有差别的。只有一点,说出来非常可笑。智商高的那群人,只有一点比另一群高,而且高四倍以上,那就是精神病的患病率。呵呵。

所以我说,这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智力,我们缺乏的是智慧。我们都太聪明了,所以看不清远方的路!孔子所说的“愚不可及”,说的不是我们不够蠢,恰恰说的是我们缺乏真正的智慧。如此而已。

故而又有个成语叫“大智若愚”,聪明可以是一种智慧,但同样也是另一种的愚蠢。同样的,某种表面上的愚,背后可能蕴藏着真正的智慧。此为“聪明者”戒!

【连载107】5.22归与.归与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思考与随想】

孔子这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似乎是解读本章的关键所在。大家比较公认的也就是《史记》上的说法,这句话是在鲁国迎聘冉有的时候说的。而且《史记》和《论语》中的文字也有些出入,《史记》中在“不知所以裁”之前多了一个“吾”字,意思也有些不同,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原话,有没有这个“吾”字现在我们很难分得清楚。本来按照史学的一般规律,《论语》应该是准确的。因为《论语》的成书至少可以推定是战国前期的事情,且是由与直接当事人有接触的人编定的,属于直接证据,自然比几百年后的《史记》更有说服力。但是由于始皇的那把火,有些东西就说不清了。在汉代时候就有了今古文之争。据传说“今文”就是通过心口相传而留下来的,“古文”就是通过安于壁中的典籍。按说“古文”似乎更可靠些,然而许多人却认为古文其实是伪造的。这一段公案,直打到民国时期也没个结果,我也犯不上费那个闲工夫。

但我个人还是相信《论语》的记录的,一方面此章在三种论语的版本里都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太史公的《史记》其实也不是那样完全的可靠。其实这也是我国史学的特点,史书从“春秋”开始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其中,史学的功利性表现的非常之明显,但是我们对汉以前的历史,除了《史记》还能靠什么呢?我们也就只能从《史记》的故事开始说起了。

《史记》对这件事的记载是这样的: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