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前面说的是富贵贫贱,这里有提到一个“名”,名是什么呢?说到底这个“名”也就是一个社会认同的问题,这里说的“名”也就是名声,指的还是正面的“名”,那些贻臭万年的“名”没有什么关系,指的就是君子的声名。孔子说的是如果没有了“仁”字,也就不算是一个君子了。接下来孔子说的话更是精彩了“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的就是“仁”对君子来说是一刻也了的,“无终食之间”指的就是“一顿饭的功夫”,也就是片刻不离之意。“造次”在古书里面常见这个词,尤其是在批评人的时候都会来上一句“造次”,不过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说的就是“匆忙、急迫之时”。“颠沛”就是困顿之时,孔子在这里说的也就是“仁”是君子一刻也离不了的东西,不论是在何时何境都是不能离开的,俩开了就什么也不是了,很像西方人在婚礼上的哪一段“不论贫富,不论疾病……”。孔子说的也是这样,这个“仁”在孔子哪里就是如此神圣的东西,但是有是非常的现实。

《论语》的编辑者真的在《里仁》这一篇的确是很费心思的,就是这样的不断在讲“仁”的意义,可是就是不告诉你什么是“仁”,呵呵,他们是在等读者们问,“你将仁说的这么好,那么好,这么重要,那么重要,那么什么是仁呢?”呵呵,他们等的就是这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以后,再将谜底告诉你。然后让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这倒是孔子一贯的教育方法。让你自己去悟,也许习惯了灌输的填鸭式教育的我们不喜欢,但是这种方法也未必就是一无是处的,没有思考,直接告诉你结论,真的会明白吗?不管这种方法是好不好,我们想知道什么是“仁”,就还需要等。别急,慢慢等总视会有的。请接着读下去,也许答案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在说些题外的话,我们看孔子在这一章说的话,好像是将道德上升到了生存第一需要的地步,感觉孔子也是在唱高调。是吗?精神代替不了物质,人是不能靠精神活着的,但是如果没有了精神行吗?根据马斯洛经典的心理学概念:人的欲望是金字塔形的,最下层的就是食色一类的东西,最上层的是自我实现。人的欲望本身就是分层的,愈下层,愈接近于动物的本能。如果,仅仅以满足于最下层的需求。那人也真的与动物无异了(遗憾的是有时候、有的人,真还不如动物)丰子恺(漫画家、散文家,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把人生比作三层楼,下层的是吃饭一类的需求;第二层的是文学艺术一类的精神;第三层是宗教。简单的说,也就是人的目标也分三个层次:“物质、精神、灵魂!”其中对物质本身,人的确和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人,并不是简单的双足动物,人是必然要有一些形而上的东西的。否则,单纯向着形而下的方向去奔的话,作人真的还不如作猪快乐些。

人还是不能一点精神也没有的,这个不是唱高调,这个也是基本的需求,如果还是一个人的话,就是要有的。这也是人的宿命。

说了太多了,还是说译文好了,接着来点打油诗罢了

【参考译文】

孔子说:“钱和地位啊,人人都想要,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啊,来了也不要!没钱没地位,谁都很烦恼,正当的方法逃不掉啊,那就不去逃!君子啊,离开仁之道,怎得声名妙? 君子啊,吃顿饭功夫都离不了,(仁之道)不论心情多急躁,流离失所也不忘掉!”

【连载71】4.06我未见之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有些长,有些绕嘴,读起来好像有些费力。又是“好仁者”又是“恶不仁者”的,这个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孔子到底是说没见过那一种呢?是没见过这两种人,还是没见过一种现象呢?

本章本来没有很多的歧义,不过最近有很多人都向我推荐“大师”的作品,那么我也就只好拿大师来说事了。最近孔老夫子又被人抬出来,不知道何意,《论语》的解读也是越来越多,不过好像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多起来当然是好事,但是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惑,这么多的人在讲,说的还都不一样,我们到底要听谁的呢?到底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优势假的呢?其实这也不是现在就有的,孔子逝去之后,儒分为八,也都是各说各的理。吵的一塌糊涂,今天也是如此。那么我们怎么办呢?都是大师,俺们谁也得罪不起,听谁的都不好,那么我们只好听自己的。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吧,管他是大师还是小师呢?

呵呵,也许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了,俺要找大师的麻烦了。对,是谁呢?于某吗?呵呵,俺虽然不是什么教授,但是那个俺还没有放在俺的眼里。俺要挑毛病的是万众瞩目的南怀瑾大师,呵呵,南师粉丝众多,你一个何孤直是不是不想混了?是,俺本来就没再江湖中,俺又怕什么呢?何况最近已经说了不少他老人家的不是了,也不在乎在多说几句,观点不同,并不是对人的不尊重,相信南怀大师也不会因为俺的话就怎么样。呵呵。

南怀瑾大师在他的那个《论语别裁》将这一章解读为孔子没见过的是“好仁者,恶不仁者”这件事,他的原文是这样的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

南怀瑾总是说宋儒如何如何,总是说这个不是孔子的,那个不是孔子的。那么他的这个呢?是不是孔子的呢?俺是不知道,但是这个看起来很眼熟,因为这个不像是儒家的,而像是脑袋上没有头发的那一类人的说法。我们在孔子本人的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绝不是像耶稣那样,打左脸还要把右脸凑过去的人。孔子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后面还有君子有几恶的说法。比如见着阳虎绕道走;比如称病不见孺悲,然后又故意弹琴告诉他,我就是不想见你。如此种种。

孔子的“恕”,绝对不是那个意思。“恕”更多的是一种以己度人的换位思考,而不是宽恕或者饶恕罪恶。孔子不是有求必应的大慈大悲的观自在菩萨。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即便在本章,即便是在语言的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如果前边说的是一件事情的话,孔子后面说的又是什么呢?在后面我们明明白白的看到“恶不仁者”说的也是一种人,孔子还说这种人“其为仁矣”,说的是这种人也是仁人,还做“仁”事儿呢。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吗?孔子根本就不是那种会“爱你的敌人”的那种人。想要那种慈悲心,请换到别家,或者是喜马拉雅山南边,或者是耶路撒冷。

那么这一章孔子说的又是什么呢?说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好仁者”,一种是“恶不仁者”。这两种人实际上是有程度上不同的。孔子没见过的是两类人:一类是“好仁的人”;一类是“厌恶不仁的人”。 孔子就是把“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分成两个层次。类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样。“好仁者”指的是真正以仁为核心,真心实意的喜欢“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一切都以“仁”作为自己的标准来行事,孔子称其为“无以尚之”,也就是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恶不仁者”只是因为厌恶不仁之行,而行仁的那类人,因为他厌恶“不仁”,所以也会按照“仁”的标准来行事,但是“恶不仁者”能作到的只是能使不仁之行不加其身而已,自然也就不够“无尚”了,因为他是被动的拒绝不好的事情,而不是主动接受好的。这里面的确是有程度不同的,但是这两类人也都是世间罕有的,为什么呢?是“仁”很难吗?还是因为别的事情呢?

孔子从来也不认为“仁”是很难的,孔子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认为仁是发自内心的,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么为什么做到的人那么少呢?也许就是孔子对冉有说的那句话“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最能说明问题。是根本就没有想去作而已,那么又怎么会做得到呢?根本就不是什么能力不行,而是没有真的喜欢,没有真的想作而已。

所以孔子有如下之叹“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难道做一天的能力也没有吗?呵呵,其实真的没有,所以孔老夫子又说了一句“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呵呵,“或许有,我没见过”。孔老夫子也是喜欢讽刺的,孔老夫子是在反问,既然有那么多人说自己好仁、恶不仁,为什么就没有几个人做到呢?孔子说不是能力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因为这个“好”都是叶公好龙的那种“好”罢了。

【连载72】4.07观过知人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思考与随想】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