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一章是孔子在称赞“周礼”的,当然孔子称赞的只是他心目中的周礼,是不是原来的“周礼”倒不是绝对之事。所谓一千人眼中自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看待周礼的,也许会看到孔子为什么要“复礼”。说到“复礼”,提前说一句,这里的“复”并不得是我们想象中的“恢复”的意思,这里的“复”的含义是“践行”。到哪一章我们在详细的探讨,其实许多的东西都是来自于误会和刻意的曲解。

孔子是怎样形容周礼的呢?“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郁郁”就是草木繁盛的样子,所谓郁郁葱葱是也。“文”其原意就是指的是“花纹”,可以表示掩盖、修饰、美好等意思。后来引申为文字,进一步引申为文化。在这里,用的接近其原意,也就是美好的意思。“郁郁乎文哉”,如果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丰富多彩”。“ 监于二代”其中的“监”,当然就是“看”的意思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参考”、“观察”。这一句话也就是在前一篇最末的那个“百世可知”里面说的那样。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在参考了前面的夏商二代,有所损益,才变得丰富多彩的。当然,“周礼”是不是真的像孔子认为的那样美轮美奂,也是值得商榷的。也许不过是“看起来很美”罢了。但是孔子自己是相信“礼”是很美的,也是因为这个“礼”是很美的,是有道理的,才去提倡,去接受的。我们应该看到,孔子的“信而好古”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选择的接受。孔子是因为觉得周礼是美好的、是有道理的。才去接受的,绝对不是无原则的接受,更不是为了礼而礼。孔子实行的同样是“拿来主义”。

“周监于二代”说的也就是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发展必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否则就会像郭德刚说的:“拿个痰桶炒菜说是创新。谁敢吃啊!”同样,继承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继承,否则人家都飞机大炮了,咱们还执着于弓马刀剑,那还不死得难看。这个道理谁都懂,然而未必办得到。

后世因为孔子“好古”于是看不到孔子的灵活性,仍然机械的照搬孔子的言行。何尝不是另一种误解呢?在孔子看来,那种没有他所说的本质的“礼”,实际上并不是“礼”。但是实际上的情况是什么呢?或许那个他眼中的礼的“实质”,恰好就是他自己加上去的。非常遗憾的是,在后世的儒家中。又恰好是抛弃了孔子加上去的那些东西。这也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吧,也许后世的那些“儒”才是真正的“好礼者”,只有孔子不是。

【连载54】3.15子入太庙

【原文】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思考与随想】

这一章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细细分辨,却有别有味道。

这里的“大庙”的“大”,读为“太”。孔子在鲁国,鲁国的太庙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周公旦的庙了。“鄹人之子”是对孔子的称呼,里面含有轻视的味道。同时也证明此事孔子的年纪还是很小的。为啥用这样的词来称呼孔子呢?小孩没娘说来话长。首先是说孔子的出生地,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生于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陬”和“鄹”是通用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孔子他爹叔梁纥,做过鄹邑大夫。那是多大的官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大概是个县长或者是镇长一类的小官,那时候有个传统,就是称呼某地的小官为“某人”,所以孔子他爹也就被人称为“鄹人”了,孔子自然就成了“鄹人之子”了。

因为有人问过,这一章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夫子年轻的时候呢? 还是老年为官之后呢? 史书上对孔子年轻之时没有很多的记录,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在史书上找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那么我们也就只能根据一些旁证来分析,或许也可以得出些有价值的结论。

首先说,这句话还有一句下文“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被人称呼为“某某之子”显然不可能是老头子。而且既然称呼其为某人之子,则至少证明了一点。就是大家对他父亲比他熟悉,他父亲比他有名。就像我们如今都称谢贤是谢霆锋他爹,而称房袓明是成龙的儿子一样。而如果是在孔子作小司寇、大司寇的时候。孔子的父亲至少死了四十余年,又有几个人会纪得呢?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此时孔子的官位己经在他父亲之上的,孔子的父亲的官位不过乡大夫而已。而且孔子当时已经是有了不少的学生的,名声也是不小的,四十岁左右阳虎逼迫孔子出仕也是一例。这样的话,在称呼孔子为鄹人之子,似乎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孔子非老年的旁证。

那么问题是,孔子年轻的时候无官无位,何以得入大庙呢? 首先说年轻孔子是不是参加过鲁国的祭祀活动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证据吗? 有。我们知道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而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伯鱼出生时,鲁君赐予一尾鲤鱼。这件事情就有点意思了。鲁君为什么要赐鲤鱼给孔子呢?是因为孔子生了儿子特意送来的呢?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呢?如果是特意送来的,那么就等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份,不然鲁君不可能随便的因为一个老百姓生了儿子就送鲤鱼祝贺。除非是每一个人都要送的,那样鲁国孩子的名字估计有一大半都是叫“鲤”的。呵呵。这样也是不太可能的。鲁君特意给孔子送食物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就是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孔子的儿子出生,不过是恰好赶上鲁君颁赐鲤鱼。什么情况下,君主会颁赐食物呢?最常见的就是祭祀以后,将祭品分发给各位与祭人员,这样也是最可能的。当然,孔子不是什么大臣,不是正式参见祭祀的人员。那孔子是什么呢?是士。就像前文所说的,按道理那些“礼”,是应该那些贵族们掌握的。但是世风日下,那些贵族们已经懒得学那些繁琐的东西了,但是在祭祀或者典礼的时候。就需要一些掌握“礼”的形式的人的帮助,才能完成。用曾参的话“有司存之”。孔子大概也就是这些小得“有司”的成员之一。用我们的话说,孔子就是仪仗队的。颁赐祭品的时候也会有很少的一部分分到这些人当中去,孔子才能得到鲤鱼。呵呵。

如果这个猜测也不太有说服力的话,孔子还有别的身份,至少可以进入太庙观礼的,什么身份?也就是孔子大概在三十岁左右就开始了授徒的工作。是教师。而最早的学生们之中就有孟孙氏的子弟,包括后来成为孔子侄女婿南容和真正的贵族孟懿子。这些身份都是可以进入太庙参观或者观礼的。钱穆先生也是认为这一段应该发生在孔子的三十岁之前的。应该是有些道理的。当然这些都可能是谬误,但是先秦的东西,我们能了解的大概也就是这些了,相信这些猜测还是有些合理性的。简单的辨析一下,不算考证。敬请大方指正

说完了没用的话,我们再来解释《论语》的编辑者通过这一章要传达的是什么的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每事问”大概有两种说法是比较靠谱的。

第一种说法是孔子的好学,和不耻下问。孔子的“每事问”,是要事无巨细的弄明白“礼”的问题。“勤学好问”当然是一种优秀的质量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的。因为孔子年幼时候就以“好礼”而闻名,所以孔子“每事问”,有的人就有了孔子名不副实之叹,于是也就有了下边的“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孔子听人这样说他,孔子是和感想呢?不过孔子只是说了一句话“这就是礼啊”。是啊,不懂就问,本身就是“礼”。可是世界上的人都喜欢不懂装懂,觉得问一下就是有失身份的事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愚昧吗?

“不懂就问”说起来简单。简单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然而真的作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真的也只有小朋友们才能作到。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首先承认自己不懂已经很难,如果真的再去“每事问”,那真的已经是超凡入圣的事情了。猛然发现,许多东西小孩子作得到,而我们“成年人”却作不到。这是为什么呢?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太多的灰尘蒙昧了双眼,也蒙昧了心灵。我不知道,相对于我们得到的那点东西,我们所失的是否真的值得?如果能在红尘浊世中保留一点童稚般的真,绝对是伟大的。这也是儒家执着的“赤子之心”。而道家或者道教,所谓成仙之道的根本途径是“元婴出世”。“人”能够从原点,回到原点,己经是仙道。正如基督教对“伊甸园”的追求,也可以认为是对童年襁褓的追忆。如此而己!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