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于是就要“齐之以刑”,这个刑,可以看成是刑法,也可以看成是刑罚。不过不重要,反正这些刀都是用来砍老百姓的。不要看着“法”字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什么“依法治国”了。那时候的法律都是只对上不对下的,即便所谓的“王子犯法……”云云,也只是将王子也看成是是奴隶罢了。对于“王”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反倒是“儒家”经常傻乎乎的要求“皇帝”们下“罪己诏”来蒙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都是上对下的一种要求,那么老百姓怎么样呢?

“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当然也不傻,只能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了。废话,不听指挥是要掉脑袋的,咋敢不听呢?老百姓的一切智慧也就用在怎样逃避对自己的制裁上面去了,“民免”,这个免就是能够逃避处罚,免于迫害而已。管他上面说什么,对不对,只要保住脑袋就行了。对不对不是我关心的,也不是我操心的。

这个就是所谓的法家的核心,为上是从,上面放个屁都是香的。这样行不行呢?不知道,反正只要你说上面的不是,对政令妄加批判,就要掉脑袋。

孔子说这样是不行的,仅仅让老百姓听话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老百姓都知道为什么了,自己就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了,什么事情不该做了。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是靠政令来引导老百姓,而是靠道理来引导老百姓,这里面的意义就在于,这个“德”和“礼”,不仅仅是为下者要尊崇,为上者也是要听从的,如果为上者无德失礼的话,那么为下者也是有理由反对的。老百姓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那么自然也就“有耻且格”了。知道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自己就会给自己定规矩了。

这是孔子的设想,是不是能够实现呢?孔子自己没有机会去真的实行,后世玩的都是变了味道的,我们不知道。

这里,表面上孔子是将“德”和“政”,“礼”和“刑”对立起来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孔子并不是真的就忽略了法律的重要性。只不过是针对当时的一种急功近利的一些人,仅仅靠所谓的“政令”“法令”来做事的一种反应罢了。

实际上也是这样,没有法律是不行的,但是仅仅靠惩罚是不行的,仅仅靠“法律”也是不行的。法律是个好东西,但是一个没有立法精神的法律,一个仅仅是对下不对上的法律。也就不是什么东西了。

且不要将法律看成是万能的,当然没有法律史万万不能的。儒家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是重视法律的。而且还要关注法律本身的合理性。甚至某种程度上说“礼”就是“法”。我们看看中国后来的历史,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点。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用政法去引导[人民]。用刑罚去管理[他们]。人民[最多]可以得到免于犯罪,但是不能使人民知耻。用德行去引导[人民]。用"礼"去要求[他们],[那样的话]人民不但知耻。而且自己就会规范自己了。

【连载20】2.04自述与回顾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思考与随想】

孔夫子开始回忆了,年老的人都容易生活在回忆中,回忆到回顾,垂垂老将至矣。

当一个人开始不断回顾的时候,可能就要离死亡不远了。孔夫子在这里提到了七十以后,可见说这话的时候他老人家至少也有七十岁以上了。众所周知,孔夫子活了七十二年。按我们中国所说法也就是七十三岁。我们有一句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閰王不请自己去”。就是从这来的,孔子死于七十三岁,孟子八十四岁也。呵呵。那一年也是他老人家的“本命年”,也许后来的许多禁忌也和这个有关。

孔子在这理回顾了他的一生,其用意也是明确的,就是以身为例,教育后学。后来,这些话都变成了年龄的指代了,什么“而立之年”、“年近不惑”等等,地球人都知道了,看没看过《论语》也都这么说了。谁说孔夫子离开了我们?

下面就看看这些话都说了什么,再和孔子的生平对照一下,或者再和自己对照一下,也许才能更明白孔子的原意。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孔子应该说的是实情。虽然孔子年轻的经历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我们从知道的一些情况上分析,孔子应该是幼年就开始有心向学了,很早就有了好“礼”的名声,这是无可置疑的。不过有人说了,十五岁是不是晚了些?现在的孩子六岁就上学了,都上初中了才有志,不晚吗?现在的孩子三岁就有志于学了……。呵呵,三岁有志的是孩子他爹,不是孩子。自己有志于学,至少也有心智稍稍的成熟一些才行,现在别说中学生了,就是大学生有有几个真的“志于学”的?至少我在十五岁的时候还浑浑噩噩的不知道天南地北和我何干呢?不过十五岁的确是应该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了,古时候十五岁都结婚生子了。还没有志向又怎么行呢?这里的“学”,就是和上一篇探讨的那个“学”,和我们现在所谓的“学”的区别也是很大的。这一点是要分辨明白的,孔子的“学”也是作人的基础。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本身就有问题,如果按这个套路说下去,四十就应该称为“而不惑之年”……。成语有时候为了凑字本身也没什么道理。如果讲道理,三十岁就应该叫“立之年”。可是不好听,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习惯成自然罢了。

这里孔夫子只说“三十而立”。立什么?他老人家没说,我自然不知道。《论语》中这个“立”字,经常是和“位”相联系的。按照这个说法,孔子就应该在三十岁做官。不过在古代,一般讲的是四十强而出仕,三十岁出仕那种“立”应该早了些,孔子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做什么了呢?教书,三十岁左右孔子就开始当老师了。我们现在认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业”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是和孔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孔子这里的“立”好像更多的还是指的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确立。更多的指的是“学”的立,而不是三十岁就要取得什么样子的“成功”。如果是仅仅指的是地位上的“立”,孔子自己也真的还没有“立”起来。呵呵,劝一下三十以后的还没“立”朋友们。不要急,天时尚早,不要浮躁,心“立”就好,别贪热闹。

“四十不惑”。不惑,谁能不惑?孔子这句话指的也不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再存有疑问的意思。这里的不惑,指的仍然是精神上的,也就是不再有摇摆不定。至于是不是真的因为“掌握知识,没有疑惑”(杨伯峻注)好像不尽然。否则,孔子是不是就不用“学”了呢?孔子自己还讲“五十学易”呢,世界很大,人生很小,学海无涯,孰能不惑呀。这里应该指也是“学”之不惑,“志”之不惑。孔子一路走来,四十之后才明白。我们呢?也许老死乡里,终身无望也。俺也是奔四的人了,还“惑”者呢,想想也是惭愧。

“知天命”。呵呵。孔子所谓的“天命”从来都不是“神”的启示。这个“天命”,指的是什么呢?或许这里孔子只是想说:“五十岁了,终于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的意思。至于他老人家五十岁干了什么?《史记》都有,这里就不多说了,以后有许多机会慢慢再谈吧。

“耳顺”?啥子意思?杨伯峻先生也没说清楚,别的书也不大明白。一般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听什么都可以,都不放在心里,听到什么也不在乎”。呵呵。他老人家要做聋且瞎的“阿家公”不成?有的就解释为“什么都能明白的意思”。还有……。N种说法,俺们是搞不太清楚的,不过我们看看《史记•孔子世家》,我们看看孔子六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我们熟悉的周游列国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六十岁左右的时候。孔子正在积极的追求者他的理想王国呢。我们怎么理解呢?不多说,自己想。呵呵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孔子这句话说的,很有哲学上的意味,这个就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一种飞跃。规矩已经不再是规矩了,规矩已经和人本身合为一体了,所谓的功德圆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我们看看孔子本人在七十以后所过的日子是什么样呢?恐怕不是那么圆满吧。规矩不再能够限制孔子了,那么这个世界呢?

孔子说这些话,回顾自己的一生,以身为教,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学,各有境界,倾尽一生未必能有所得也,学之乐,学之苦,皆在其中也。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三十岁,[德行]就算站得住了/牢固了。四十岁,就不再迷惑了。五十岁,知道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就算是耳顺了(耳顺意思复杂,暂不译)七十岁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但是都不会超越规矩。

【连载21】2.05孟懿子问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自得其乐读『论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何况我辈孤且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自得其乐读『论语』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