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起初,宇文邕只是与齐王宇文宪、内史王谊(王盟侄孙)一起讨论伐齐事宜,又派纳言卢韫前往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征询安州总管于翼的意见,其余人等一概不知。到了七月二十四日,宇文邕才在大德殿召集大将军以上的高级将领,将这一决定通知了大家。他对大家说:“如今,我将从几路出兵,水陆并进,北面封锁太行道路,东面掐住黎阳险阻,如果我军一举攻克了河阴(今河南省孟津县东),那么,兖州、豫州可以传檄而定。然后,再养精蓄锐,在洛阳地区等待敌人的到来,只需一战,即可击破敌人,大家以为如何?”周武帝的方略还是长期以来两国相争的老策略,即争夺洛阳地区,并在洛阳地区进行一场决定生死的决战。众臣纷纷表示同意。

七月二十五日,北周武帝宇文邕正式下诏宣布伐齐,他任命柱国、陈王宇文纯,荥阳公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达奚武之子)为前三军总管,以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陈崇、赵王宇文招为后三军总管。命令齐王宇文宪率领两万军队朝黎阳(今河南省浚县)杀来;随公杨坚、广宁公薛迥率领三万水军从渭河进入黄河,顺流而下;梁公侯莫陈芮率领两万军队封锁太行道(河南省与山西省之间的交通);申公李穆率领三万军队封锁河阳道(河南省孟州市的道路);常山公于翼率领两万军队向陈州(今河南省项城市)、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杀来。七月三十日,周武帝宇文邕亲自率领六万人马直扑河阴(今河南省孟津县)。杨素请求率领他父亲的旧部担任先锋,宇文邕同意了。

以上兵力约为十八万人。

周武帝宇文邕将率领主力直扑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内史上士宇文弓文建议:“北齐建国至今,已历数代,虽说无道,但方镇大员们中间还是不乏能人。今日出兵,关键要选择攻击方向。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敌人驻扎有大量的精兵,我们全力进攻这里,恐怕难以奏效。依臣之见,不如进攻汾曲(指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那里敌人守军较少,且地势较为平坦,容易攻克。用兵之地,再没有比这里合适的了。”民部中大夫赵煚(音:窘)建议:“河南、洛阳四面受敌,即使占领了此地,也无法守住,因此,我建议从黄河以北直指太原,端掉敌人的巢穴,可一战而定天下。”遂伯下大夫鲍宏建议:“我强敌弱,我治齐乱,不用担心不会成功。但是,先帝屡屡出兵洛阳,敌人有了防备,所以,才屡屡失利。我认为,大军进攻汾、潞二州,直扑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出其不意,这似乎是一条上策。”三人的意见都是反对进攻洛阳,主张在山西用兵,但周武帝均未听从。

周军进入北齐境内后,秋毫无犯,严禁砍伐树木、践踏庄稼,违者斩首。

八月二十五日,宇文邕亲自率军进攻北齐河阴大城(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将其攻克。齐王宇文宪率部攻克了武济(今河南省孟津县),转而包围了洛口(洛水注入黄河处),又攻克了东西二城,用火船焚烧了北齐在洛口附近架设的黄河浮桥。当晚,北齐永桥大都督傅伏从永桥(在今河南省武陟县)火速西上,赶到中潬城(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黄河河心岛上)增援。北周军队已经攻克了南城,包围了中潬城,连续进攻了二十天,仍然无法得手。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固守金墉城,宇文邕亲自率军攻城,也没有攻下。独孤永业连夜赶制两千个马槽,北周人听说后,认为北齐援军可能很快就要到达了。

九月,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率军从晋阳南下,抵御周军。齐军行至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后,正巧宇文邕生病了,周军遂开始西撤。水军也焚烧了自己的战舰,傅伏对行台乞伏贵和说:“周军已经疲惫,我请求率领两千精兵前往追击。”但乞伏贵和没有答应。周军其余各路也都取得了胜利,攻克北齐三十余座城池,也都全部丢弃西撤。只有药王城(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地势险要,留下仪同三司韩正驻守,但不久韩正就投降了北齐。

可以说,不论是韦孝宽的第一条计策,或是宇文邕实际上采取的方案,都有不尽合理之处。韦孝宽的第一条计策的核心是:以主力部队从轵关东进,沿黄河北岸谷地一路杀向邺城。这一着的前提是:北线能够牵制住晋阳齐军,切断太行山南下的通道,南线又能牵制住洛阳、豫州的齐军,但这显然是十分冒险的,一旦南北两线无法牵制住齐军,则周军主力后方以及侧翼立即暴露在齐军的夹击之下,势必陷于有去无回的险地,因此,韦孝宽的计策是不足取的。宇文邕批判地采纳了韦孝宽的建议,但并没有将首攻目标放在邺城,而是放在了洛阳,这一方案相对于韦孝宽的建议来说要稳妥了很多。但从实战的结果来看,原计划以齐王宇文宪之军前突至黎阳的设想显然又是不现实的,也是建立在成功堵住晋阳齐军南下的假设上,而实际情况可能是:周军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并没有实现原初的设想,即未能完全封锁住晋阳齐军南下的通道,这样一来,齐王宇文宪的区区两万人马就不敢往前继续深入了,遂加入到了洛阳战场,而这又回到了两国历次洛阳会战的老路上了。

史称,周军之所以撤兵是因为宇文邕病了,其实,也许并不可信。实际情况可能是:周军虽然总兵力虽然不少,但由于原计划用于堵截的部队很多,因而极为分散,而齐军援军到来后,在洛阳战场这一局部地区,周军已并不占据优势,为了防止邙山惨败的重演,宇文邕不得不明智地主动撤离了。另外一个因素可能是:趁着周军东下之际,吐谷浑可能在北周西部发动了攻势,周武帝不得不回师,对付吐谷浑。

在周军退去后的次月,即闰九月,南陈车骑大将军吴明彻率军对北齐彭城发起了进攻,十一日,吴明彻率领陈军在吕梁(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大破数万齐军。此后,陈军虽然一直包围着彭城,但却迟迟无法攻克,陈军的北伐行动也就此停了下来。

在周军撤离六个月后,到了第二年,即北周武帝建德五年,北齐后主武平七年,陈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年二月十二日,北周武帝宇文邕又命令太子宇文赟率军巡视西部,并讨伐吐谷浑。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王轨、太子宫宫正宇文孝伯随行。军务全由二人处理,太子宇文赟只是挂个名而已。周军进抵青海,一直打到伏俟城(今青海省都兰县)。吐谷浑王夸吕逃走,周军俘获吐谷浑境内的残余部众后,于同年八月凯旋。

宇文邕对儿子宇文赟非常严厉,每次朝会,太子与其余大臣一样要早早起床在殿外等待,即使的隆冬腊月或者酷暑盛夏,均不得休息。武帝还因宇文赟嗜酒,下令严禁往东宫内送酒,只要是武帝知道儿子有错,立即命人棍棒伺候。他还曾当面对宇文赟说:“自古以来有多少太子被废掉的?难道说我其余几个儿子们都不配当太子吗?”并下令东宫官员将太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每月上报。宇文赟害怕父亲,遂刻意掩饰自己的本性,矫揉造作,谨言慎行,有很长一段时间,宇文邕没再听到儿子的过失。但这次西征吐谷浑让宇文赟心情大好,远离老父,自己一人说了算,他仿佛是一个久困樊笼的小鸟,一路上把这次出征当作了一次旅游,在军中是胡作非为,坏事干尽。宫尹(太子宫副总管)郑译、王端等人都受到宇文赟的宠爱,他们也都成了宇文赟的帮凶。等到周军回到长安后,王轨向武帝宇文邕做了汇报,宇文邕听后大怒,将宇文赟和郑译等人痛打一顿,并将郑译等人革职,太子宫中宇文赟的其余亲信们也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事后,宇文赟又找到郑译,两人依旧亲昵异常。郑译对宇文赟说:“也不知什么时候殿下能登上大位?”宇文赟听了,非常高兴,更加宠爱郑译。

郑译是北魏胡太后情夫郑俨的侄孙,他不仅精通音律,而且还擅长骑射,郑译的堂祖父郑文宽与宇文泰是连襟,郑文宽当时无子,宇文泰遂令郑译作为他的后代,因此,对郑译也很爱护,常令其与自己的儿子们相处。《隋书·郑译传》对这次事件有不同的记载,称,出师前,宇文赟很担心,他问郑译:“我的三弟秦王宇文贽是皇上最喜爱的儿子,而王轨则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这次出师,会不会再次出现秦始皇太子扶苏的事?”郑译回答:“希望殿下能够恪守儿子之道,不必多虑。”回师后,因在太子面前不庄重而被武帝免职。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4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