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回到了长安,武帝宇文邕驾临文安殿接见,接见后,又引导宇文护进入含仁殿拜见叱奴皇太后。宇文邕还煞有介事地恳求宇文护说:“太后年纪大了,太喜欢饮酒了,不是亲近的人要去拜谒,常常被堵在门外,时而高兴,时而发火,脾气反常。虽然我屡屡劝谏,但却毫无效果。哥哥既然回来了,就烦请哥哥替我好好劝劝她老人家。”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说:“给太后念念这个。”
宇文护进入后,按照宇文邕的指示,拿出《酒诰》读给太后听。宇文护正在专心致志地读着,宇文邕突然拿出玉珽(玉制的手版),用尽全力从身后猛击宇文护的头部,宇文护毫无防备,当场被击倒在地。宇文邕急令宦官何泉拿出御用宝刀砍杀,但何泉却吓得浑身哆嗦,竟然没有砍中。宇文直早已躲在太后房中,他从内室冲了出来,将宇文护人头砍下。当时宇文神举等人都在宫外,对此事一概不知。
杀死宇文护后,宇文邕召来宫伯长孙览等人,告知他们宇文护已经被杀的消息,并命令他们率军前去逮捕宇文护的儿子谭国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国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干嘉以及宇文干基、宇文干光、宇文干蔚、宇文干祖、宇文干威等人,并将柱国侯伏侯龙恩、龙恩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也抓住,集中到殿中杀死。齐王宇文宪对武帝说:“李安不过是个负责做饭的下人,既然没有插手朝政,就不宜处死。”武帝回答:“你是不知道罢了,哥哥明帝宇文毓就死于此人之手!”
十九日,周武帝下诏指斥宇文护的罪行,称:“朕纂承洪基,十有三载,委政师辅,责成宰司。护志在无君,义违臣节。怀兹虿毒,逞彼狼心,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朋党相扇,贿货公行,所好加羽毛,所恶生疮痏。”云云,并大赦天下,改天和七年为建德元年。以宇文孝伯为车骑大将军,与王轨均加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的世子宇文训为蒲州刺史,当夜,武帝派遣越国公宇文盛乘坐驿马车前往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征召宇文训进京,行至同州后,又将其赐死。宇文护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深出使突厥,宇文邕派遣宇文德手持诏书前去突厥,将其诛杀。宇文护的心腹、长史叱罗协、司录冯迁等人均被除名。
宇文邕的五弟宇文宪时任大司马、小冢宰、雍州牧,素来受到宇文护的信任,宇文护有什么请求,总令宇文宪向宇文邕禀报,遇到宇文邕有不同意见的情况,宇文宪担心会引起宇文护的不满,总是在二人之间进行解释说明,宇文邕也觉察出他的良苦用心。等到宇文护被处死后,宇文宪被征召入宫,他跪地叩头谢罪,武帝劝勉一番,令其率军到宇文护的府邸搜出兵符以及各类政府重要文件。卫公宇文直素来嫉妒宇文宪,恳请武帝杀了他,但武帝不从。
武帝查阅宇文护家中的文书档案,将妄称祥瑞、劝说宇文护篡位的人统统杀掉,他也发现了庾季才劝说宇文护归政的记载,遂赏赐给庾季才三百石粟米,两百段布帛,提拔他为太中大夫。
长期以来,北周皇帝一直是个摆设,刚刚亲政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决心扭转这一现象,他对宇文宪的侍读学士裴文举说:“西魏末年,我太祖(指宇文泰)辅政,等到我朝建立后,晋公又手握大权,积非成是,短视之人认为宰相掌握大权是理所应当的事。哪里有三十岁的天子还要受制于人的道理!《诗经》上说:‘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里的一人就是指天子一人。你虽然侍奉齐公,但不能认为就是齐公的臣下,为他尽忠致死。你要用正确的道理辅佐他,劝导他,要让我们君臣和睦,兄弟亲近,不要让他心生猜疑。”裴文举把这话又传给了宇文宪,宇文宪指指自己的心口,按着桌子说:“你岂能不知我的心愿!只有竭尽我之所能尽忠报国而已,还说什么呢!”宇文邕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威,极力避免出现臣下专权的情况,他虽然将宇文宪提拔为大冢宰,但并无军国事务“总己以听冢宰”的命令,因此,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实权;而宇文直本欲取代宇文护,却被宇文宪当上了大冢宰,心中一直怏怏不乐,退而求其次,他又想掌握军权,向武帝请求让自己担任大司马,武帝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对他说:“长幼有序,你是兄长,岂能排在弟弟之后!”
二十一日,任命尉迟迥为太师,柱国窦炽为太傅,李穆为太保,齐公宇文宪为大冢宰,卫公宇文直为大司徒,陆通为大司马,柱国辛威为大司寇,赵公宇文招(宇文邕另一个同父异母弟弟)为大司空。如前所述,尉迟迥的母亲是宇文泰的大姐,尉迟迥、尉迟纲兄弟二人是宇文邕的表哥;窦炽、李穆均为北周元老,其中,李穆为李远的弟弟;辛威也是一位老臣,前不久还随宇文宪在汾北与齐军作战,史称他“性持重,有威严。”陆通曾是宇文泰的帐内督,北周建立后历任小司寇、大司寇,是帝国元老,且非常谨慎。不久,陆通就死去了,武帝又任命赵公宇文招为大司马,而以田弘为大司空。
本年,宇文邕正好三十岁。四月二十二日,宇文邕册立十四岁的皇子鲁王宇文赟为皇太子,再次大赦天下。宇文邕共有七子,全部为庶子,其中,李娥姿生长子宇文赟、汉王宇文赞;库汗姬生秦王宇文贽、曹王宇文允;冯姬生道王宇文充;薛世妇生蔡王宇文兑;郑姬生荆王宇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