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湛之死(1)
北周及时调整外交政策,是审时度势的结果,这是因为,它的近邻北齐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自从陈文帝驾崩前一年(公元565年)北齐武成帝高湛当上太上皇以后,北周和南陈在这两年里忙得焦头烂额,唯有他的日子似乎过得挺不错的,也让他有余力继续清除国内的异己势力。
河间王高孝琬自从大哥高孝瑜被杀后,一直心怀不满,他不敢对太上皇高湛和皇帝高纬怎么样,只好把怨恨都倾泻到太上皇的亲信和士开和祖珽身上,为了泄愤,他比照二人的模样扎成草人,做成箭靶射。二人深知高孝琬对自己恨之入骨,不得不除,遂在高湛面前进谗言,说:“高孝琬扎的草人,就是陛下,还有,上次突厥进攻并州,高孝琬把头盔扔到地下说:‘我岂是个老妇,还需要戴这东西!’他说这话就是在嘲讽陛下啊!”当时高湛吓得魂不附体,全副武装将要仓皇东逃,因此二人这么说。北魏时期,有一种传言称:“河南种谷河北生,白杨树头金鸡鸣。”二人又添油加醋地说:“河南、河北,是指河间的意思;金鸡鸣,就是说河间王将要建立金鸡,大赦天下了啊!”北魏传统:大赦之时,武库令在皇宫宫门右边设置金鸡、大鼓,囚犯们被带至宫门前后,官吏擂鼓一千,而后将囚犯释放。高湛听了,心里顿生疑窦。
正巧高孝琬不知从哪里得到了一颗佛牙,他把佛牙放在家中,夜里能发出光芒。昭玄都(全国佛经协会副会长)法顺请他向朝廷报告,但高孝琬却不从,很快,太上皇高湛就听说了,遂下令到高孝琬家中搜查,不知是否搜出了佛牙,倒是搜出了数百面军旗。高湛听说后,即认定高孝琬阴谋造反,下令有关部门彻查。高孝琬一个姓陈的妾因不受宠爱,遂污蔑说:“高孝琬曾让人画了一幅陛下的画像,对着画像哭泣。”实际上,那是一幅高孝琬的父亲、高湛的大哥高澄的画像,有时候,每每想到家门不幸,高孝琬确实曾对着画像哭泣。高湛听了陈氏的话,认为高孝琬是在诅咒自己,不由得勃然大怒,命令武卫将军赫连辅玄拿着鞭杆痛打高孝琬。高孝琬疼痛难耐,对着高湛大喊叔叔,高湛怒斥道:“谁是你的叔父?敢对我喊叔叔!”高孝琬说:“我是神武皇帝的嫡孙,文襄皇帝的嫡子,北魏孝静皇帝的外甥,为何不能叫你叔父!”高孝琬的一番话显然是在暗示自己才是高家正统的继承人,这无疑是在揭开了高湛心中的伤疤,高湛听了,更是火上浇油,命人打断了高孝琬的双腿,活活将其打死。至此,武成帝高湛将大哥高澄的长子高孝瑜、嫡长子高孝琬都杀死了,高澄的六个儿子只剩下了四个:次子广宁王高孝珩、四子兰陵王高孝瓘(即高长恭)、五子安德王高延宗、六子渔阳王高绍信。而高湛的二哥、文宣帝高洋的五个儿子:废帝高殷(被孝昭帝高演所杀)、太原王高绍德(被高湛所杀)、范阳王高绍义、西河王高绍仁(病死)、陇西王高绍廉(病死),也只剩下了范阳王高绍义一人;孝昭帝高演七个儿子:乐陵王高百年(已被高湛所杀)、襄城王高亮(过继给高湛的八哥高淯为子)、汝南王高彦理、始平王高彦德、城阳王高彦基、定阳王高彦康、汝阳王高彦忠。高亮等人年龄较小,对高湛父子尚不构成威胁。
高澄的几个儿子都很与众不同。死去的高孝瑜、高孝琬就不多说了,高孝珩多才多艺,尤其善于画画,他曾亲手在听事堂的墙壁上画了一只苍鹰,几乎乱真。兰陵王高长恭就更不必多说了,不仅容貌俊美,而且是文武双全。五弟安德王高延宗也不同寻常。高延宗小的时候,一直由文宣帝高洋抚养,高洋对他溺爱异常,高延宗十二岁了,高洋还让他骑在自己的大肚子上,往自己的肚脐眼里撒尿,还抱着他说:“可惜只有这一个孩儿!”高洋问他:“你想当个什么王?”高延宗回答:“想当个冲天王。”高洋问杨愔有没有这个地方,杨愔说:“天下没有这个郡,希望能在德行中取得安稳。”于是就把他封为安德王,并任定州刺史。长期的溺爱让高延宗变得无法无天,担任定州刺史期间,他在楼上大便,命人在下面张着嘴巴吃他拉的屎;还把蒸好的猪肉与大粪一起搅拌,让随从们吃,谁面露难色,就痛打一顿;还在囚犯身上试验刀剑是否锋利。孝昭帝听说后,命人打了他一百棍,后来等武成帝即位后,将高延宗身边的九个亲信全部杀了,高延宗这才痛改前非。四哥兰陵王高长恭邙山凯旋后,众兄弟都是赞不绝口,唯独高延宗不以为然,说:“四哥不是大丈夫,为何不乘胜径直攻入关中?假如是我遇到这种情况,关西焉能继续存在!”三哥河间王高孝琬惨死后,高延宗只苦得眼里出血,又做了一个草人,这次是真的比作高湛,用马鞭边打边问:“你为何要杀了我哥哥?”高延宗的奴仆向高湛告发,高湛将高延宗摁在地上,用马鞭打了二百多鞭,几乎将他打死。
不过,高湛并没有杀死高延宗,他也只想把出头鸟打下去,而不愿把事态扩大,这是因为,毕竟他自己还有一群年幼的儿子们,他也得替自己的儿子们考虑一下后路。高湛共有十三个儿子:高纬、高绰、高俨、高廓、高贞、高仁英、高仁光、高仁几、高仁邕、高仁俭、高仁雅、高仁直、高仁谦,其中,高纬、高俨为胡皇后所生。有其父必有其子。高湛的这些儿子们成器的不多,高纬自不待言,次子高绰也不怎么样。高绰与高纬都生于五月五日,高绰生在上午,高纬生在中午,原本高绰是高纬的哥哥,但因高绰之母只是高湛的妾,高湛强行把高绰降为老二。高绰喜爱波斯狗,尉破胡劝谏,高绰当即亲手杀死了几条,弄得地上到处都是狗血,尉破胡大吃一惊,狼狈退下,再也不敢劝谏了。三子高俨是高湛、胡皇后的最爱,先被任命为尚书令,又晋升为司徒,还兼任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御史中丞。根据北魏的旧制,御史中丞出行,要净街,遇到皇太子的车队后,不用避让,而是分道而行;遇到王公大臣的车队,王公大臣的车队要远远停下,把驾车的牛解下,车辕放到地上,等着御史中丞的队伍通过,一旦稍有怠慢,御史中丞的卫队立即用红色木棒一顿乱打。自从东魏迁都邺城后,这一制度就没再执行了,高湛为了提高高俨的权威,又下令恢复旧制。高俨刚从北宫出来,将去御史中丞衙门办公,京畿大都督卫队、领军大将军卫队、御史中丞卫队、司徒卫队以及下属悉数出动,场面煞是好看,邺城居民倾城出来观看。武成帝高湛与胡皇后下令在华林园东门外搭了一个大帐蓬,坐在帐篷里隔着青纱帷幔观看,派人骑马闯入卫队中命令快行,却被卫队挡住,使者口称奉皇帝命令,话音未落,御史中丞的卫队已手持红木棒将使者的马鞍打碎,马匹受惊,使者扑通一声从马背上摔倒地下。高湛远远看见,乐的哈哈大笑,感觉非常过瘾。又派人命令高俨停下,父子二人说了半天才罢。
高俨经常在皇宫内坐在含章殿上办公,他的叔父们都向他叩拜,高湛有时候带着皇太子高纬前往晋阳,高俨就负责留守京师,每次高俨给父亲送行,总要送到半路,有时候索性一直送到晋阳才返回。一次,王师罗从驾迟到,高湛打算惩处他,王师罗说:“臣与三子话别,不知不觉来晚了。”高湛听了,勾起思念高俨之情,不禁流下了眼泪,也不再惩罚王师罗了。高俨的衣服用具与后主高纬的一样,全部都由政府配给。一次,高俨在哥哥高纬居住的南宫里见到刚从冰库中取出的李子,回到北宫后,对父母发火道:“我哥哥那里有,我为何没有?”从此以后,只要后主高纬先得到一些新奇之物,所属官吏一定会受到惩罚。高俨性格刚强,喉咙曾经发炎,令医生用针穿刺,高俨眼睛眨都不眨,他还曾对父亲说:“我的哥哥如此懦弱,怎能统率臣下?”高湛总对人说:“这孩儿聪明,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遂产生了废黜高纬、另立高俨之意,胡皇后也这么劝他,但不久这个动议却莫名其妙地不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