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96、周齐交兵(3)

宇文护率军推进到潼关,派遣柱国尉迟迥率领十万精兵为先锋,直扑洛阳;又派遣大将军权景宣率领山南(荆州、襄州)之兵,朝悬瓠(今河南省汝州市)杀来;少师杨标进攻轵关(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

十一月,当南陈章昭达擒杀陈宝应时,北周宇文护率军进驻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十日,尉迟迥率领周军先头部队包围了洛阳,北周雍州牧、齐公宇文宪,同州刺史达奚武,泾州总管王雄的部队驻扎在邙山,担任阻击北齐援军的任务,另有杨忠在北方接应突厥军队。

三路侵入北齐的周军各自担当了不同的任务:周军主力在中路,以夺取洛阳为战役目标;北路杨标所部负责扫清黄河以北北齐的据点;南路权景宣所部负责蚕食北齐黄河以南地区。

虽说尉迟迥是先锋,但周军真正意义上打头阵的则是杨标所部。杨标一直担任邵州(山西省垣曲县)刺史,守卫边疆将近二十余年,与北齐军队多次交过手,从未有过败绩,因此,他对北齐军队的战斗力非常轻视。他率领周军杀出轵关后,孤军深入,又不戒备,十一月二十日,北齐太尉娄叡率军突然杀到,大破杨标,杨标遂投降了北齐。

周军杨标所部很快被齐军消灭,北齐援军得以迅速来到黄河北岸,与此同时,中路尉迟迥和南路权景宣所部也在激战。周军在洛阳城外堆积土山、挖掘地道,但一连强攻了一个月也无法攻下洛阳。宇文护命令众将切断了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通往洛阳的道路,然后,将邙山负责监视、阻击北齐援军的部队也调回洛阳,集中兵力发起进攻,但是,北周众将都认为北齐军队肯定不敢前来,并没有执行宇文护的命令,仅仅派出一些侦查骑兵而已。

北齐朝廷派遣兰陵王高长恭(即高孝瓘、高澄第四子、高孝琬四弟)、大将军斛律光率军五万救援洛阳,但惧怕周军强大,不敢前进。北齐武成帝高湛召见并州刺史段韶,对他说:“洛阳危急,如今,我打算派遣大王前去救援,可是,突厥又在北面骚扰,也需要有人抵御,这该怎么办?”段韶回答:“突厥骚扰边境,不过是疥癣小病,而周军前来,却是心腹大患,我愿意受命南下。”高湛说:“我也是这个意思。”遂命令段韶率领一千精锐骑兵火速南下。十二月三日,武成帝高湛也亲自率军从晋阳出发南下。

段韶日夜兼程,仅仅五天就渡过了黄河,与高长恭等人会合了。当时,连日大雾弥漫,阴风习习,十二月八日,段韶来到洛阳附近,率领帐下三百骑兵与众将一起登上邙山山麓察看敌情。由于能见度很低,周军并没有发现他们,当段韶等人进至太和谷(洛阳东北)时,才与周军遭遇。段韶立即命人飞马回到各营传令,集结军队,摆好了阵势。段韶在左翼,兰陵王高长恭在中军,斛律光在右翼。周军完全没有想到齐军会突然到来,顿时惶恐不安。段韶远远地对周军说道:“你家宇文护刚得到母亲,就背信弃义前来进犯,这是何故?”周军将士回话:“这是上天派我们来的,有什么可问的?”段韶说:“上天赏善罚恶,应该是派你们来送死的吧!”

周军以步兵居前,骑兵在后,朝邙山上发起进攻。段韶认为敌人是步兵,自己是骑兵,等到敌人疲惫时,再下马反击,因此,他率军边战边退。不久,周军果然就精疲力尽了,见状,段韶立即下令发动攻击,周军大败,顿时土崩瓦解,被斩杀了三千余人,掉入山涧中又摔死、淹死了很多。

兰陵王高长恭乘胜追击,率领五百骑兵突入周军阵营,一直追杀到金墉城下,但此时的他已经陷入周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高长恭来到城下,请求支援,但守军不认识他,高长恭只得脱下头盔,露出脸庞,守军这才从城墙下垂下弓箭手支援他,遂击退了周军。史称: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此战后,北齐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舞蹈,以歌颂高长恭的战功,该舞蹈在唐代传入日本,被视为正统的雅乐,一直备受珍视。可能是由于高长恭是位美男子,也可能是基于史书在高长恭退至金墉城下时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也可能是舞曲上武士们以假面代替头盔的表演,有人就创造出了高长恭因长相俊美无法威慑敌手,戴着鬼脸面具出征的故事,其实,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并无史料佐证,但却以讹传讹,流传很广。后来,北齐后主高纬对堂叔高长恭谈及邙山之战时说:“打仗时深入敌阵太深,一旦失利,后悔都来不及了。”高长恭回答:“自己家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就那样了。”本来这是一句平常话,但这话从高长恭嘴里说出来,又让高纬听着就变味了。因为,高长恭之父高澄是高欢的长子,他们家是高氏的长门,可以说,北齐皇帝们内心多多少少都有一种霸占了长门产业的尴尬,因此,后主听了,对高长恭非常猜忌,也为他最后的死埋下了伏笔。

周军邙山败后,包围洛阳的周军也丢下辎重,狼狈逃走,从邙山到谷水三十里地里,漫山遍野都是被周军抛弃的武器、铠甲,只有宇文宪、王雄、达奚武率军殿后,边打边撤。

王雄跃马挺枪,飞马闯入斛律光的大阵,连杀三人,直取斛律光,斛律光见势头不对,调转马头就跑,王雄是穷追不舍。慌乱中,斛律光的侍从都逃散了,身边只剩下一个家奴和一支箭。王雄手握长枪,枪尖仅距斛律光脑后一丈多,高呼道:“我爱惜你,不杀了你,当活捉你去见天子!”斛律光跑着跑着,偷偷弯弓搭箭,突然回身,一箭射去,正中王雄的额头,顿时,王雄倒在马背上,抱着马头返身而逃,回到营中就死掉了。

王雄一死,周军后卫部队更加惶恐。宇文宪亲自一一安抚,人心才稍稍安定了下来。当晚,宇文宪集结残兵败将,打算明日再与齐军决战,达奚武说:“我军在洛阳战败,已经军心大乱了,如果不趁夜赶紧撤离此地,等到明天想撤都来不及了。我从军已久,见得多了,大人还年轻,历练还少,岂能把我们仅剩的几个营的战士往虎口里送?”于是,周军后卫部队这才退出齐国国境。

在洛阳鏖战的同时,挺进悬瓠的北周权景宣所部也取得了进展。十二月,北齐豫州道行台、豫州(河南省汝州市)刺史王士良、永州(河南省信阳市东北)刺史萧世怡均举城投降。权景宣让开府仪同三司郭彦驻守豫州,谢彻驻守永州,将王士良、萧世怡以及一千多名北齐降卒送到了长安。北周主力在洛阳战败后,权景宣也丢掉豫州,逃回了国内。

负责接应突厥的杨忠所部从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出发,行军途中,后方军粮却供应不上了,将士们都无计可施,忧心忡忡。杨忠引诱居住于今陕西省北部的匈奴族酋长开会,期间,又让河州刺史王杰率军敲着战鼓来到营中,当面汇报:“大冢宰已经平定了洛阳,将与突厥一起讨伐不肯归顺的匈奴。”在座的匈奴首领都面露惧色,杨忠一一进行安慰,并把他们放还。回去之后,匈奴各个部落都不敢怠慢,纷纷给大军献上粮草,北周军营内粮食顿时堆积如山。不久,杨忠得知周军败退的消息,也撤离南归了。

十二月十三日,北齐武成帝高湛抵达洛阳,二十五日,他晋升段韶为太宰,斛律光为太尉,高长恭为尚书令。十八日,高湛来到虎牢关,又从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北渡黄河,来到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二十二日,高湛返回了邺城。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4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4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