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79、讨伐王琳

侯安都率军来到武昌后,王琳守将樊猛弃城而逃,周文育从豫章率军与侯安都会师。

侯安都听说陈霸先篡夺了政权,他叹息道:“此战肯定要失败了,全都是因为师出无名啊!”当时,侯安都与周文育地位相同,两军没有统帅,部下之间又不团结,二人之间也相互抱怨。陈军来到郢州(今湖北省武汉市)后,王琳守将潘纯陀站在城墙上朝陈军射箭,侯安都大怒,率军包围了城池,但却无法攻克,而这时,王琳的增援部队也已经进抵弇口(今地不详),侯安都闻讯后,即解除对郢州的包围,率军来到沌口(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西南三十里处),留下沈泰率领一支部队驻守在汉曲(汉水的拐弯处)。侯安都的军队遇到逆风,无法继续前进,王琳驻扎在长江东岸,侯安都驻扎在西岸,两军相持了数日,然后交战,陈军大败。侯安都、周文育以及部将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等全部被生擒,沈泰率军逃回。王琳与侯安都等人交谈,周铁虎毫不屈服,王琳下令杀掉了将侯安都等人用一条长锁链锁在一起,锁在王琳座舰的底舱,令亲信宦官王子晋负责看管。王琳遂把湘州军府转移到郢城,又派遣樊猛率军袭占了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十一月一日,陈武帝立侄儿陈蒨为临川王,陈顼为始兴王,已经被北齐杀死的侄儿陈昙朗也被立为南康王。当时,熊昙朗盘踞在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周迪在临川(今江西省南城县),留异在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陈宝应盘踞在晋安(今福建省福州市),他们相互呼应,而闽中(今福建省)的当地豪强也都修筑堡垒自保。陈武帝遂派遣给事黄门侍郎萧乾前往闽中劝说,萧乾到后,对大家晓以利害,当地豪强纷纷投降,陈武帝遂以萧乾为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太守。

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一月,王琳率领湘州、郢州之军大举东下,推进到湓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北),驻扎在白水浦,有十万之众。王琳看着威武雄壮的大军,他意气风发地说:“这足以成为勤王之师了!温太真(温峤,东晋名臣)又算得了什么呢!”任命北江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刺史鲁悉达为镇北将军,陈武帝也任命他为征西将军,都给他送去了乐队和歌女。鲁悉达心存观望,虽然都接受了下来,但却拒绝上任。陈武帝派安西将军沈泰奔袭鲁悉达,但却未能取胜。王琳打算率军顺流东下,但却要经过鲁悉达的防地,王琳派人前去说服鲁悉达投降,但一直未能成功。一月五日,王琳派人前往北齐,请求北齐发兵支援,并请送回永嘉王萧庄继承南梁帝位。衡州刺史周迪打算控制南川(今江西省),他召集附近八个郡的太守一起盟誓,声称增援京师,陈武帝担心他们趁机叛乱,赶忙派人前去安抚。

新吴的余孝顷派一个叫道林的和尚对王琳说:“周迪和黄法氍都依附于建康,暗中在寻找机会下手,一旦大军东下以后,二人必定要兴风作浪,不如先平定了南川,然后再发兵东下,我愿意率领本部人马作为先锋。”王琳遂派轻车将军樊猛、平南将军李孝钦、平东将军刘广德率领八千人马前去,命余孝顷统帅三位将领,驻扎在临川旧郡(今江西省临川市),向周迪征收军粮,以观察他的态度。

由于鲁悉达挡在了中游,再加上担心周迪等人会扰乱后方,王琳的大军竟然一直停留在江西,迟迟未能东下。三月,北齐朝廷派兵护送南梁永嘉王萧庄(萧绎嫡孙)来到了江南,并拜王琳为南梁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王琳则将侄儿王叔宝以及下属的十个州的刺史子弟都送到了邺城当人质。王琳遂拥立萧庄为皇帝,改元天启,追谥建安公萧渊明为闵皇帝。萧庄则任命王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四月三日,陈武帝害死了梁敬帝,立南梁武林侯萧咨的儿子萧季卿为江阴王。

五月一日,余孝顷等人率领两万人马一连构筑了八个营垒,进逼周迪。周迪恐惧之下求和,并答应送上军粮。樊猛等人打算接受,但余孝顷却贪图私利,拒不同意,修筑木栅,将南城团团包围,樊猛等人遂与余孝顷不和。六月七日,陈武帝下诏命令司空侯瑱与领军将军徐度率领水军西上讨伐王琳。七月,当侯瑱、徐度的水军西上时,江州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高州刺史黄法氍、吴兴太守沈恪、宁州刺史周敷合兵一处解救周迪。周敷在临川故郡封锁了江口,并分兵进攻余孝顷的其他堡垒。樊猛等人袖手旁观,这些堡垒全部被周敷攻陷;刘广德顺流先逃,得以保全。余孝顷等人只好弃舟登岸,从陆路逃窜,周迪追击,将他们全部活捉,把余孝顷、李孝钦二人送到了建康,把樊猛送还王琳。

王琳听从余孝顷的主意,与周迪等人结怨实在是非常不明智的。此时,对于王琳而言,最大的敌人是陈霸先,将兵锋转向周迪显然是不当的。大乱之中,强者为王。周迪等人的立场当然左右摇摆,因此,王琳只要消灭了陈霸先,周迪等人自然都会俯首称臣的。至于余孝顷所说的在王琳大军东下以后,周迪会在后方捣乱,也是似是而非之论,如果王琳取胜的话,周迪自然敢乱动,即使周迪等人捣乱,那也是疥癣之疾,等到迅速占领建康后,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王琳顿兵于湓城,不仅让军心士气受到影响,而且也让陈霸先得以从容调集军队,恢复了侯安都沌口大败后的元气。在他派遣侯瑱、徐度先行出发后,到了八月十日,他又下令临川王陈蒨率领五万水军从建康出发,西上讨伐王琳。

樊猛三将失利后,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对看管他们的王子晋许下重金,请王子晋放了他们。王子晋答应后,乘坐一条小船,假装在王琳大船的旁边垂钓,利用夜色掩护,将周文育等人转移到小船上,藏在深草之中,投奔陈军,辗转回到了建康。陈武帝赦免了他们的战败之罪,八月十七日,将他们全部官复原职。

与此同时,陈武帝又派遣吏部尚书谢哲前往王琳军中,请求实现和解,王琳表示同意,答应率军返回湘州。陈武帝遂下诏命令各军返回建康,八月二十二日,西征各路陈军从大雷(今安徽省望江县)回到了建康。陈武帝与王琳之间交易的详情已不得而知,当时萧庄已经即皇帝位,而陈武帝也已篡梁自立,按理说二者是势不两立的,怎么可能实现和解?莫非陈武帝表示服从萧庄政权?兴许是双方划分了势力范围?这一切都已成了未解之谜了。从当时双方的态势分析,王琳虽然取得了沌口大捷,拥兵十万大举东下,却滞留湓城,迟迟不进,单纯从军事上讲,显然贻误了战机,但是,在此期间,王琳并不是毫无作为,他一方面结好了北齐,另一方面拥立了永嘉王萧庄,这也让他的这次行动显得更加名正言顺。不过,拥立永嘉王萧庄本身也是一个双刃剑,这是因为,这件事与结好北齐紧密相连,一方面让江南各个势力对王琳政权产生抵触,另一方面,也让数月之前王琳与北周、后梁结好的努力付之东流,好在是,由于陈霸先集团也与北齐和好,在北齐的压力下,陈霸先已没有理由继续与王琳为敌了,这大约是双方能够暂时化干戈为玉帛的根本原因。

王琳从湓城退去后,余孝顷的弟弟余孝励以及儿子余公飏依然占据新吴,拒不投降,十月十日,陈霸先命令开府仪同三司周文育都督各路大军,从豫章出发前去讨伐。

王琳一边倒向北齐的负面影响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到这一年的下半年,后梁主萧察趁着王琳主力东下之际,派大将军王操率军攻占了王琳的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南平(今湖北省公丨安丨县)等地,等于把王琳原有的根据地抢占了过来。为了报复后梁,到第二年,即永定三年(公元559年)三月,回到郢州的王琳派遣部将雷文策偷袭后梁监利(今湖北省监利县)太守蔡大有,将其斩杀。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4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4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