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齐朝廷上,高洋真正依靠办事的人还是杨愔、高德政、辛术、邢邵、崔暹、崔季舒等人,这几个人虽然背景不同,性格各异,但大体上都非常勤政,也比较称职。杨愔出身弘农杨氏,门第高贵,后又娶了高欢的次女、孝静帝元善见的皇后,史称:“愔贵公子,早着声誉,风表鉴裁,为朝野所称。”“自居大位,门绝私交。轻货财,重仁义,前后赏赐,积累巨万,散之九族,架箧之中,唯有书数千卷。”他是高洋最信任的大臣之一。高德政是高洋幕府的旧人,与高洋感情很深,言无不尽,为高洋顺利登机立下了汗马功劳。《北齐书·高德政传》称,“(天保)七年(此处与万表不符),迁尚书右仆射……德政与尚书令杨愔纲纪政事,多有弘益。”侯景叛乱后,辛术担任东南道行台,后被征召为吏部尚书。辛术能文能武,史称,他“清俭,寡嗜欲。勤于所职,未尝暂懈。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自从迁都邺城以后共有四任吏部尚书,当时的人们评价说:“文襄帝(高澄)少年高朗,所弊者疏;袁叔德沉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辨给,取士失于浮华。”认为,只有辛术在选拔人才上能够做到名实相副,最为公允。邢邵,即邢子才,他文采很好,与温子升并称为温邢,等到温子升死后,魏收才被人与邢邵并称为邢魏。在这些人中,崔暹、崔季舒比较特殊,他们二人过去被高澄宠信,得罪了很多人,高澄死后,司马子如、高隆之等人就在高洋跟前说二人的坏话,高洋迫于鲜卑贵族的压力,将二人罢免了,但是,等高洋即位后,这些人仍然没完没了,想把二崔置于死地。高洋派都督陈山提等人到崔暹家搜查,却发现崔暹家里非常贫困,只搜出高欢、高澄给崔暹写的信,内容全是谈论的军国大事,高洋看后赞不绝口,但是,群臣仍然咬住不放,高洋无奈只好将崔暹流放。不久,又有人诬告崔暹谋反,高洋下令把他押回晋阳,经过审讯,却发现纯属子虚乌有,高洋当即把他释放,很快晋升他为太常卿,并当着群臣的面夸奖说:“崔太常清正,天下无双,你们都赶不上他。”将妹妹嫁给崔暹的儿子崔达拏。天保后期,高洋又晋升崔暹为尚书右仆射。对崔季舒也是如此,高洋即位后,知道他并没有什么罪过,就任命他为将作大匠。
在具体用人上,高洋特别注重拉拢勋臣贵族,维护统治阶层内部的稳定。尉景是高欢的姐夫,北齐建立时已经去世。高洋在封异姓王时,封了高欢的妹夫库狄干,却忘记追封尉景了。尉景的儿子尉粲非常恼火,十几天躲在家里不上朝。高洋感到奇怪,派人到他家问情况。尉粲隔着门缝对使者说:“皇上不封我的父亲为王,我还不如去死!”使者说:“你要开门接旨!”尉粲根本不听,拿起一把弓箭隔着门就要射死使者,吓得使者拔腿就跑。高洋又派段韶去传达旨意,尉粲见到段韶后,只是捶胸大哭,却一言不发,最后,高洋亲自到他家中慰问,尉粲才恢复上朝,不久,高洋就追封尉景为长乐王。同时,为了防止东魏宗室兴风作浪,北齐建立之后,高洋就开始打压元氏贵族们了。他羞辱姐夫彭城王元韶,天保二年在讨伐契丹回师途中杀死了元斌,在晋阳又诛杀了元孝友、元晖业,这我们在前面也都提过。
他还十分赏识奉公守法、廉洁勤勉的官员。刚修筑长城时,由于堡垒尚未建成,为了防止突厥突袭,高洋命令部队驻扎在边境上,高洋风闻军中贪污贿赂成风,就派人下去调查,结果发现只有元景安非常廉洁,高洋很是赞赏,后来晋升他为都官尚书。一次,高洋出外游玩,让尚书右丞张耀留守京师。高洋深夜回城,张耀却没有及时开门,高洋在城外等了很久,连连催促。张耀还是坚持认为,夜深难辨真假,必须等到亲眼看清楚再开门,于是,独自走出城,来见高洋。虽然在城外耽搁了很久,但高洋对张耀认真负责的态度仍然非常赞赏。史称:“耀历事累世,奉职恪勤,咸见亲待,未尝有过。”《北齐书·赵起传》称:赵起“性沉谨有干用。”“至显祖即阼之后,起罢州还阙,虽历位九卿、侍中,常以本官监兵马,出内驱使,居腹心之寄,与二张相亚。”邢峙,被当地推荐为孝廉,后给皇太子当老师,他性格方正,一次,厨师给皇太子上了一种叫“邪蒿”的菜,邢峙让撤下,并说:“这种菜名不正,殿下不应吃。”高洋听说后非常赞赏,拜他为国子博士。《北齐书·崔劼传》也称:“崔劼清俭勤慎,甚为显祖所知。”
对有才能的人十分爱惜,基本上能做到唯才是举。祖莹的儿子祖珽天生聪明,无所不学,无学不精,不仅文章写得好,还精通音乐,通晓几国语言,擅长阴阳占卜,医术也非常高明。但祖珽文人薄行,参军元景献是尚书令元世隽的儿子,其妻是司马庆云的女儿,即魏孝静帝的姑姑、博陵长公主所生。祖珽与众人喝酒时,突然把司马氏招来,让她与众人挨个睡觉。祖珽与一名王姓寡妇私通,经常当着别人的面约定私会的日期。他不仅放荡不羁,而且盗窃成瘾。一次,高欢宴请朝廷重臣,席间一个金叵罗(金酒器,一说为金吸管)却不见了,窦泰让屋内的人都把帽子取下,结果,从祖珽的发髻里搜出来了。一人想把一本《华林遍略》高价卖给高澄,高澄谎称先翻阅一下,当晚集中了很多人将那本书全部抄写了一遍,第二天,又把书退还给了卖主,就是这样一本高澄费尽心机搞到的书,祖珽也敢把其中几卷偷出来换钱,被高澄发觉后打了四十棍。祖珽与陈元康私交很好,陈元康在高澄被刺事件中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之际,把祖珽叫来嘱咐后事,说:“祖喜那里还拿我些东西,让他赶快还上。”可是,祖珽找到祖喜审问,得知祖喜拿了陈元康二十五个金条,祖珽私吞了二十三个,只留给祖喜两个,还趁陈家慌乱之际,盗窃了陈元康几千卷书。祖喜把此事告诉给了陈元康的弟弟陈叔谌,陈叔谌请杨愔做主,但杨愔却皱着眉头,说:“这事传出去恐怕对死者也不太好吧。”遂不了了之。虽然祖珽多次犯法,但高洋也喜爱他的才艺,让他在中书省内值班,掌管撰写公文。每次见到祖珽,高洋总是不叫他的名字,而直接喊他贼。高澄被刺时,事发仓促,高澄的大将军都护唐邕从容镇定,给高洋留下很深的印象。高洋即位后,晋升唐邕为给事中,专门负责军事,是高洋的高级军事顾问。天保七年,北齐在羊汾堤搞军事演习,高洋让他当演习总指挥,演习结束后,高洋亲自拉着唐邕的手,把他带到娄太后的面前,让他坐在丞相斛律金的座位之上,并对太后称赞道:“唐邕非常能干,他一个人能当一千个人用。”还对太后说:“唐邕这人思路清晰,博闻强记,手里写着文书,嘴上吩咐着事务,耳朵同时还听着汇报,的确是个异人!”他曾对人说:“唐邕才是一座金城。”还对唐邕说:“你在我身边操劳时间长了,我一直想把你外派到地方上任职,但杨遵彦说遍寻朝廷,却找不到一个能接替你的人,所以我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主意。”每当侍从们办错了事,高洋总会说:“我看你们的做派,连给唐邕当奴才都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