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71、黑獭之死

对于陈霸先非常顺利的一年,对宇文泰和高洋而言却不尽然。

南梁饱受侯景之乱的这几年里,西魏的宇文泰可谓是顺风顺水,年年都要上一个新台阶:大统十七年(南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二月,西魏杨忠攻陷汝南,杀邵陵王萧纶;三月,西魏文帝元宝炬驾崩,废帝元钦继位;十月,宇文泰派王雄、达奚武入侵汉中。西魏废帝元年(南梁元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一月,王雄占领魏兴等地,设置东梁州;五月,达奚武占领汉中;八月,东梁州发动叛乱,宇文泰派遣王雄前去镇压。废帝二年(南梁元帝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二月,东梁州被平定;三月,宇文泰就派遣尉迟迥大举伐蜀;四月,宇文泰率领三万铁骑西上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威服吐谷浑王夸吕;七月,宇文泰回到长安;八月,尉迟迥即攻克了成都;十一月,诛杀尚书元烈。废帝三年(南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一月,进行大规模的官制改革,比照西周官制创制了“九命之典”,将官职分为九个等级,最高级为九命,次之八命,依次递减;又改变地方郡县的名称,改东雍为华州,北雍为宜州,南雍为蔡州,华州为同州,北华为鄜州,东秦为陇州,南秦为成州,北秦为交州,东荆为淮州,南荆为昌州,东夏为延州,南夏为长州,东梁为金州,南梁为隆州,北梁为静州,阳都为汾州,南汾为勋州,汾州为丹州,南豳为宁州,南岐为凤州,南洛为上州,南广为淯州,南襄为湖州,西凉为甘州,西郢为鸿州,西益为利州,东巴为集州,北应为辅州,恒州为均州,沙州为深州,宁州为麓州,义州为岩州,新州为温州,江州为沔州,西安为盐州,安州为始州,并州为随州,肆州为塘州,冀州为顺州,淮州为纯州,扬州为颍州,司州为宪州,南平为升州,南郢为归州,青州为眉州。又废黜了废帝元钦,另立元钦的弟弟拓跋廓,因此,本年又被称为西魏恭帝元年。五月,柔然乙旃达官骚扰西魏广武(今甘肃省永登县),柱国李弼率军将其击破(《周书?文帝下》称,领兵主将为赵贵);十月,宇文泰派遣于瑾等人大举进攻江陵,十一月攻克江陵,杀南梁元帝萧绎,以萧察为梁主,占领雍州之地。西魏恭帝二年(南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十一月,西魏豆卢宁率军与南梁湘州刺史王琳交战。西魏恭帝三年(南梁敬帝太平元年、公元556年)一月一日,西魏政府又一次改组政府,创设六官,以宇文泰为太师、大冢宰(总理),柱国李弼为太傅、大司徒(内政部长),赵贵为太保、大宗伯(教育部长),独孤信为大司马(国防部长),于谨为大司寇(司法部长),侯莫陈崇为大司空(建筑部长)。大冢宰并不必然地比其他五位重臣地位要高,只有在皇帝下达诏书中称:“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或者“五府总于天官”这种特别指示,才能统率群臣。四月,宇文泰北巡,当南梁的陈霸先取得幕府山大捷后,到了七月,西魏太师宇文泰却渡过了黄河,来到遥远的北方,同月,南梁湘州刺史王琳表示归附,西魏任命其为大将军、长沙郡公。王琳的归降,让西魏不仅拥有江陵后梁这一附属国,又有了湘州王琳这一附属割据集团,这令数年前宇文泰制订的夺取南梁的大计划变得更为现实,此时,下游的陈霸先主导的南梁政权已经再无长江天堑这一地理优势,反倒是西魏占据了顺流而下、直指建康的有利态势。

然而,恰恰就在这时,北巡中的宇文泰却突然得了重病!九月,宇文泰已经感到不适,开始折返长安,行至牵屯山(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境)已一病不起,以快马召唤侄儿中山公宇文护来见。宇文泰见到宇文护后,说道:“我的几个儿子都非常年幼,外敌还十分强大,我把天下大事交付给你,你要努力工作,以完成我的遗愿!”十月四日,宇文泰死于云阳(今陕西省泾阳县北三十里)宫,终年五十二岁。北周孝闵帝即位后,追尊他为文王,庙号太祖。十月五日,宇文泰世子宇文觉继承宇文泰的爵位,担任太师、柱国、大冢宰,坐镇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宇文觉时年十五岁。

宇文泰的突然死亡让西魏统治者内顾不暇,也让南朝得以继续苟延残喘下来。年仅十五岁的宇文觉是数月之前宇文泰北巡前才被立为世子的,统治基础并不牢固。宇文泰娶了西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冯翊公主为妻,生下了宇文觉,而宇文泰的姚夫人则生下了宁都公宇文毓。宇文毓是宇文泰的长子,时年已二十三岁,娶了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为妻。宇文泰将立世子,他对大家说:“我将立嫡子宇文觉为世子,但唯恐大司马会不安,该如何是好?”众人听了都沉默不语。尚书左仆射李远说道:“立继承人的规矩是立嫡子,不立长子,略阳公是嫡子,立为世子,理所应当,这有什么可犹豫的?假如担心独孤信会说三道四,我请求你允许我先杀了他!”当即拔出佩刀,从座上站起身来,就要杀掉独孤信。宇文泰见状,也站起身来,劝阻道:“哪能到这步田地!”独孤信也上前解释,李远这才作罢,于是,大家都同意李远的意见,这件事才算是定了下来。李远出门后,向独孤信谢罪说:“只因事关重大,才不得不如此。”独孤信也向李远道谢说:“今天全靠大人才定下大计。”

宇文泰共有十三个儿子,分别为宇文毓(后来的北周第二任皇帝明帝)、宋献公宇文震、宇文觉(后来的北周第一任皇帝孝闵帝)、宇文邕(后来的北周第三任皇帝武帝)、卫剌王宇文直、齐炀王宇文宪、赵僭王宇文招、谯孝王宇文俭、陈惑王宇文纯、越野王宇文盛、代纮王宇文达、冀康公宇文通、滕闻王宇文逌。在这十三个儿子当中,宇文毓与宇文觉的地位比较特殊,宇文毓是长子,且岳父为帝国第三权臣、大司马独孤信,是册立宇文毓为世子还是宇文觉,这让宇文泰左右为难了很久。

独孤信与宇文泰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两人既是同乡,又是旧相识,关系过去就不错,但独孤信并非是宇文泰的旧部,他是追随孝武帝才来到西魏的,孝武帝死后,独孤信一度处境尴尬,但很快,他就凭借自己的能力确立了在西魏朝廷上的地位。独孤信在西魏初年屡立战功,并长期在陇右担任秦州刺史,深得民心,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因流民仰慕他讲信义,宇文泰特意将其改名为独孤信。侯景背叛东魏时,东魏魏收曾写了一篇檄文,文中曾谎称独孤信盘踞陇右,不服从宇文氏云云,这引起了宇文泰的疑心,再加上独孤信在秦州地区威望很高,更让宇文泰深感不安,到西魏文帝大统十六年,宇文泰就将其调回了中央,而以侄儿宇文导为秦州刺史。独孤信在西魏朝廷中势力很大,他自己不仅是西魏八大柱国、六官之一,容貌俊美的他的儿女们也都很争气,他的长子独孤罗因他追随孝武帝到西魏而滞留在东魏,他来到西魏后,又娶了两个妻子,其中,郭氏生子六人,独孤善、独孤穆、独孤藏、独孤顺、独孤陀、独孤整;崔氏生女一人即他的第七女独孤伽罗。独孤善被封为魏宁县公,独孤穆被封为必要县侯,独孤藏被封为义宁县侯,食邑各一千户;独孤顺被封为武成县侯,独孤陀被封为建忠县伯,食邑各五百户。西魏废帝元年,独孤善又被晋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独孤信的女儿们长女就是嫁给宇文毓的那位;第四女嫁给了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之子李昺,生下了李渊,即后来的唐高祖;第七女独孤伽罗则嫁给了猛将杨忠的儿子杨坚,即后来的隋文帝,生下了隋炀帝,唐高祖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关系。当然,宇文泰不可能预测未来,但即便是在当时,独孤信在西魏朝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果立宇文毓为世子,那么,假设在宇文毓登基称帝后,身为国丈的独孤信必将把持朝廷大权,外戚干政的局面在所难免,因此,在权衡再三后,宇文泰终于设计出一套册立宇文觉、并依靠侄儿宇文护辅佐的方案,这一方案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至少大权还在宇文氏家族的手中,不至于旁落到外姓之手。可以说,宇文泰与李远之间上演了一出双簧,目的就是为了逼迫独孤信从命,警告他如果胆敢心存异议,将立遭杀身之祸!

显然,宇文毓与世子之位失之交臂,独孤信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刚刚登上世子之位的宇文觉以及刚刚被晋升为柱国的宇文护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担任大冢宰后,宇文觉不敢待在长安,而是去了同州遥控朝政,宇文护曾较长时期地镇守河东,同州应当是他的老巢。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4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