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杨广班师回朝,留下王韶镇守石头城,全权处理江南事宜。三月六日,陈后主以及南陈群臣从建康出发,踏上了北上的路途,这群特殊的俘虏拖家带口,一直连绵五百里之遥。隋文帝命令暂且让长安城内的百姓们腾出私宅,修缮得焕然一新,南陈君臣来到长安后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史书的这种记载当然不会是实情。对于国破家亡的南陈君臣们而言,一点物质上安慰岂能弥合他们心中的创伤?唐代韦述的《两京新记》记载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徐德言是南朝梁陈重臣、大才子徐陵的孙子,娶陈后主的妹妹、美丽的乐昌公主为妻,夫妻二人感情很深。南陈灭亡后,听说隋军满城搜捕南陈大臣,徐德言流着眼泪对公主说:“如今国破家亡,你我夫妻二人肯定难以自保了,凭着你的姿色才艺,必会再进入富贵人家享福。我如果死了,但愿不要忘了我;如果我还活着,你我这一辈子也恐怕也无法再见上一面了,但是,尽管前途渺茫,我们还是各带一个凭据吧。”说完,他打碎了一面铜镜,夫妻二人各自怀揣一半。徐德言说:“你如果嫁到富贵人家里,请务必在一月十五日前后的集市上卖这块铜镜,如果我还活着,希望你我借此能再见上一面,知道彼此的生死吧。”乐昌公主被带到长安后,隋文帝将他赏赐给了杨素,杨素如获至宝,对她非常宠爱。徐德言也辗转来到长安,乐昌公主依约命奴仆在一月十五的长安街市上高价出售那半面铜镜,整个街市的人都认为那个卖铜镜的奴仆是发疯了。徐德言见到那面铜镜后,满口答应照价购买,然后把那位奴仆引到自己家中,哭着告诉了实情的原委,并取出自己的那半片铜镜,与这块铜镜拼合在一起。他又写了一首诗送给妻子:“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姮娥影,空余明月辉。”乐昌公主看到铜镜和诗歌,悲从中来,泪下如雨,茶饭不思。杨素见她日渐憔悴,询问原因,乐昌公主遂将实情和盘托出,杨素听了也为之动容。感动之余,杨素派人召来徐德言,答应把妻子还给他,乐昌公主随身衣服、被褥也一并让他们夫妻带走。临行前,杨素命乐昌公主写诗道别,乐昌公主推辞不掉,遂写下绝句:“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破镜重圆”的故事。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终于破镜重圆了,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南陈灭亡后,又有多少个妻离子散的人家能破镜重圆呢?
闰三月十八日,隋文帝亲自来到骊山,慰劳得胜而归的隋军将士们。二十二日,各路隋军整装进入长安城,在太庙举行献上战俘仪式,陈叔宝以及南陈诸王、将相、御用马车、服装、书籍等依次排列,周围由铁骑包围着,跟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身后,进入太庙。二十三日,隋文帝驾临广阳门城楼,将陈叔宝以及太子陈深、诸王二十八人,司空司马消难以下至尚书郎一级的南陈官员共计二百多人带入。隋文帝命令纳言宣布诏书,将他们安慰一番,而后又命内史令宣布诏书,斥责他们君臣上下不能团结一心,以至于国破家亡。陈叔宝等人趴在地上,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无言以对。很快,隋文帝又下诏赦免了他们的罪过。
隋文帝并没有封陈叔宝任何官职,但规定他的职位相当于三品官,赏赐给他很多财物,并多次予以召见。每次饮宴,遇到陈叔宝在场,隋文帝特意命人不要演奏江南的音乐,以免他听到后伤心。后来,负责监视陈叔宝的官员上报说:“陈叔宝说:‘也没给我个官位,却每次参加朝会,希望能给我个官当当。’”隋文帝听了,说:“陈叔宝这人全无心肝!”官员又汇报说:“陈叔宝经常喝得烂醉,一天很少有清醒的时候。”隋文帝问:“他喝多少?”回答:“与他的子弟们一天能喝下一石。”隋文帝听了大吃一惊,遂命官员加以限制,但不久,又说:“还是随他的便吧,他如果不这样,还怎么度日!”隋文帝考虑到陈氏皇族人多,担心他们会在京城内为非作歹,遂将他们分散到边境各州,分配一定土地,让他们生活;每逢过年过节,派人赏赐给他们衣物以示安抚。
陈叔宝的一个妹妹被隋文帝纳为嫔,称为宣华夫人,因这一层原因,隋文帝对陈叔宝一家还是很照顾的;隋炀帝即位后,又霸占了宣华夫人,并将陈叔宝的第六女陈婤(张丽华所生)封为贵人,隋炀帝对陈婤非常喜爱(史称“绝爱幸”),正是由于陈婤的缘故,十七年后,到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下诏允许南陈宗室子弟回到长安,根据各自的才能授予不同的官职。
陈国灭亡时,陈叔宝三十七岁。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四月,他陪伴隋文帝东巡来到邙山,隋文帝对他说:“你看了这里的美景,有什么观感?”陈叔宝遂献上一首诗:“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隋文帝听了,未置可否。回来后,陈叔宝又上书称颂隋文帝功高比过汉武帝,建议隋文帝到泰山封禅,隋文帝答复说再缓一缓。陈叔宝接到答复,心里非常高兴,又喝得不省人事。不久,他就染上疾病,死在了洛阳,终年五十二岁。隋朝追赠他为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谥号炀。陈后主是个昏君,但不是一个暴君,虽然隋朝给他一个恶谥,但人们却不愿称之为陈炀帝,而习惯称他为陈后主,或者长城公。
陈国灭亡了,建康城也被隋文帝毁灭了,随着建康城的毁灭,一个时代也结束了,很多年后,通过无数文人骚客们的诗词,我们似乎还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曾经繁华的地方,想到这些曾经风流的人们,回味那段人间的悲欢离合……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唐·许浑《金陵怀古》)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月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北宋·王圭《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六代繁华,春色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新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空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红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
江水滔滔去不归,后庭花谢美人非。多情只有台城柳,犹有东风作絮飞。(清·漆璘《金陵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