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日,侯瑱在松江(即苏州河)追上了侯景。当时,侯景尚有两百多艘战舰,数千人马,侯瑱率军进击,大破侯景,生擒侯景部将彭隽、田迁、房世贵、蔡寿乐、王伯丑。侯瑱活生生用刀割开彭隽的肚子,抽出他的肠子,但彭隽仍然没死,用手把肠子往肚子里塞,侯瑱手起刀落,砍下了他人头。侯景与数十名心腹乘坐一艘小船(《梁书?羊侃传》称松江战败后,侯景只剩下三艘船)逃跑,将两个孩子推入水中淹死,准备顺着松江东出,进入大海,侯瑱派遣副将焦僧度率部追击。侯景娶羊侃的女儿为妾,任命羊侃的第三子羊鹍为库直都督,对他非常优厚,但此时,羊鹍感到大势已去,与侯景的另外两名亲信王元礼和谢葳蕤(谢答仁的弟弟)密谋背叛。
进入大海以后,侯景打算向蒙山而来。山东省蒙阴县与费县之间有蒙山,侯景此时也许是想回到北方,也许此处的蒙山另有所指。
四月十八日,侯景白天正在睡觉,羊鹍对船夫说:“这里哪有什么蒙山!你只管听我的!”遂调转船头,朝京口而来。行至胡豆洲(江苏省南通市长江小岛)的时候,侯景发现不对劲,不禁大惊失色,询问岸上的人,岸上人回答:“郭元建尚在广陵。”侯景听了,又转而大喜,打算前去投奔。羊鹍拔出佩刀,命令船夫向京口方向前进,并对侯景说:“我们这些人一直为大王效力,如今事已至此,已一事无成了,现在想借用您的人头去换取富贵。”话音刚落,还没等侯景说话,乱刀即朝他砍来。侯景想跳入水中,羊鹍一刀砍中了他,侯景慌忙逃入船舱中,用刀猛砍船舱的底部,想凿沉船只,羊鹍手持长矛,将其刺死。尚书右仆射索超世在另外一条船上,谢葳蕤假传侯景的命令将其召来、抓住,送交在朱方的徐嗣徽。徐嗣徽斩杀了索超世,用盐放入侯景尸体的肚子里,送到了建康。王僧辩将侯景的头颅送到江陵,又砍下他的双手,命人送到北齐,将侯景的尸体陈列在闹市中。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割下侯景的肉吃掉,不久,侯景的尸体就被人抢光了,甚至骨头都被人焚烧,一些与侯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家没吃上侯景的肉,就搜集点骨灰和着酒一起喝下,就连侯景的妻子溧阳公主也吃了些侯景的肉。当初侯景背叛东魏之后,他的五个儿子都留在北方,高澄曾下令将其长子的脸皮活生生剥下后,又把他用开水煮死,其余四个儿子都处以宫刑。北齐建立后,高洋曾梦见猕猴坐到御床之上,遂又将侯景剩余的四个儿子全部用开水煮死。
至此,侯景一家被灭门。
57、丧师失地(1)
侯瑱南下后,赵伯超、谢答仁等人都投降了,侯瑱将他们连同田迁等人一并送到建康。王僧辩将房世贵斩首,将王伟、吕季略、周石珍、赵伯超、伏知命、严亶等人送到江陵。
四月二十日,湘东王萧绎下令解除戒严。四月二十八日,王僧辩将简文帝埋葬在庄陵,庙号太宗。
五月三日,司空南平王萧恪等人再次劝萧绎继位,萧绎仍然没有接受,派遣侍中、丰城侯萧泰等人前往建康,拜谒宗庙。五月十一日,侯景的人头被送到江陵,在街市上悬挂了三天,然后用水煮熟,剔去烂肉,漆上油漆,放入武库。
五月十三日,萧绎下令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扬州刺史。五月十七日,又任命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任命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侯。
五月十八日,萧绎下令公开处死侯景的尚书仆射王伟、左民尚书吕季略、少府周石珍、舍人严亶。将赵伯超和伏知命饿死在监狱中。因谢答仁一直对简文帝保持尊敬,特意免其一死。王伟在狱中写下五百言的长诗献给萧绎,萧绎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打算赦免了他。有人痛恨他,对萧绎说:“前不久王伟所作的檄文文采非常好。”萧绎命人拿来观看,只见檄文上写道:“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嘲讽萧绎是个独眼龙。萧绎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王伟的舌头钉在柱子上,刨开肚子,一刀一刀将其割死。五月二十日,萧绎下令称:“王伟等人已被处死,从此以后,其余昔日的高官显贵因形势逼迫而在伪朝为官,苟且偷生、和光同尘的,一律不予追究。”
侯景从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起兵到梁元帝萧绎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四月被杀,至此,这场持续近四年的侯景之乱才告平息。侯景之乱让南梁帝国内部四分五裂、诸王你争我斗、百姓流离失所、白骨成山,外部则丧师失地、疆域大大缩水。截止侯景之乱被平定时,南梁帝国内部已出现至少四个军事集团:江陵的萧绎集团、成都的萧纪集团、岭南的萧勃集团、襄阳的萧察集团,此外,还有旧都建康的王僧辩、陈霸先集团,他们名义上属于萧绎集团,但却是地方势力派人物,隐然是一个半独立的军事集团。那么,在侯景之乱持续的这数年里,南梁帝国又丧失了哪些领土呢?
梁武帝恢复与东魏的和好关系直接激起了侯景之乱,当时,东魏已完全收复了原被侯景占领的土地,正全力以赴进攻颍川的西魏王思政,企图再收复被侯景送给西魏的土地,东魏与南梁两国之间的边境大体上以淮河为界限,甚至南梁尚占据淮河以北的不少据点。但是,侯景之乱后,当侯景将建康团团围住,双方限于僵持之际,鄱阳王萧范釜底抽薪,发兵包围了侯景的老巢寿阳,到太清三年年初,当侯景前途未卜时,驻守钟离的南梁北徐州刺史、萧正德的弟弟萧正表率先投降了东魏,继而侯景的寿阳守将王显贵也投降了东魏,南梁淮河防线上的两个重镇转眼之间易手,到了这一年的三月,情况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侯景采取欺骗手段最终攻陷了台城,南梁东徐州(江苏省邳州市)刺史湛海珍、北青州(江苏省赣榆县)刺史王奉伯、淮阳(江苏省淮阴市西南)太守王瑜在东魏军队的压力下,也都相继投降了东魏;青州(江苏省连云港市)刺史明少遐、山阳(江苏省淮安市)太守萧邻均弃城而逃,东魏随即拔掉了南梁在淮河以北的这些据点,巩固了寿阳和钟离的后方。不久,湘潭侯萧退与北兖州刺史定襄侯萧祗一起投奔东魏,东魏军队遂占领了北兖州治所淮阴(江苏省淮阴市),将防线从淮河中游延展到了下游,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淮河防御体系。其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论是侯景一方或者是南梁一方取胜,失败一方或者是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都会有人投降东魏或者后来的北齐,东魏或者北齐完全是在坐收渔人之利。当时东魏高澄正全力进攻颍川,却连失慕容绍宗、刘丰生两员大将,等到拿下颍川后不久,高澄又被刺杀,东魏内部危机四伏,根本无暇顾及外部,可以说,东魏得到这些土地完全是别人送上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到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侯景则占领了三吴地区,并开始发兵进攻江州,在双方激战之时,北齐军队以寿阳、钟离、淮阴为依托,已经逐渐向南渗透。
北齐文宣帝高洋即位之初,励精图治,总体上说,他把精力主要放在国内事务以及应对西魏的进攻上,并没有过多地干预遍地烽火的南梁。他五月即位后,即于当月向全国各地派去使者巡视,问民疾苦,察看风俗,征求地方官员的意见。六月,又下诏称:“近年来,风俗奢靡,吉凶喜事浪费很大,奴仆佩戴金玉,婢女身着绫罗,从今往后,要引导百姓返璞归真,崇尚简朴。”还下诏加封孔子的后代为崇圣侯,食邑一百户,还下诏免除高欢最初的封国冀州的渤海、长乐二郡,霸业奠基之地并州的太原、青州的齐郡百姓的赋税,其中,齐郡、渤海各免除一年,长乐免除两年,太原免除三年。慰问已死的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昂、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俊等人的家属;加封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普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睿为赵郡王、高孝绪为修城王;封功臣厍狄干为章武王、斛律金为咸阳王、贺拔仁为安定王、韩轨为安德王、可朱浑道元为扶风王、彭乐为陈留王、潘相乐为河东王;封诸弟青州刺史高浚为永安王、尚书左仆射高淹为平阳王、定州刺史高浟为彭城王、仪同三司高演为常山王、冀州刺史高涣为上党王、仪同三司高淯为襄城王、仪同三司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湜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