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巴陵之战
时光就这样进入到大宝二年(公元551年)。
一月五日,萧绎派遣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率领两万人马从江夏顺流而下,朝武昌而来,接受徐文盛的统一指挥。二月,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梁书》记作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于庆为太子太师,时灵护为太子太保,纥奚斤为太子太傅,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尚书右仆射。侯景设置的三公一类的高官动辄几十人,尤其是仪同三司最多。他的佐命功臣是宋子仙、郭元建和支化仁;谋士是王伟和索超世;于子悦、彭隽决断;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丁和等人作为帮凶。受到侯景重用的梁朝人主要有离职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周石珍、内监严亶、邵陵王记室参军伏知命。其余王克、元罗、殷不害、周弘正等人,因他们声望很高,侯景顺从民意,也将他们安排在高位,但并没有实际权力。
逃往宁都的李迁仕在宁都人刘蔼等人的资助下,将要偷袭南康。陈霸先派遣杜僧明等人率领两万人进驻白口,修筑城池防守,李迁仕也在不远处构筑城池。这一月,杜僧明等人攻克了李迁仕的城堡,生擒李迁仕,送往南康,陈霸先将其斩首。萧绎命令陈霸先北上进攻江州,并任命其为江州刺史。
南梁的这场内乱也让北齐和西魏这两个敌国展开了一场博弈:西魏支持萧察,那么,北齐就支持萧察的对手萧绎,三月,北齐文宣帝高洋晋封湘东王萧绎为南梁相国,建立临时政府,总百揆,代行皇帝职权。
同月,任约向侯景告急,侯景遂率领两万人马西上,他在军中带上简文帝的皇太子萧大器为人质,留下王伟留守建康。闰三月,侯景从建康出发,从石头城到新林,战舰鳞次栉比,十分壮观。任约分兵在齐安(湖北省黄冈市西北)击破定州刺史田龙祖。闰三月二十九日,侯景大军推进至西阳,与徐文盛所部隔江相望,各自构筑堡垒相持。众将都说:“侯景水军轻率前突,又非常饥饿疲惫,可趁机发起进攻,肯定能够取胜。”但徐文盛却不同意。徐文盛的妻子石氏原来在建康,侯景出发前带上石氏,送归了徐文盛,因此,徐文盛对侯景十分感激,暗中与侯景书信来往,不想再战,众将都非常恼火。三十日,杜幼安等人率领本部人马独自出战,大破侯景军,缴获侯景战舰而归。乱箭射向侯景的右丞库狄式和,库狄式和掉入江中淹死,侯景逃回大营。
萧绎的世子郢州刺史萧方诸年方15岁,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少年。行事鲍泉性格宽和柔弱,萧方诸就常常欺负他,甚至令他趴在床上当马骑。自恃徐文盛的部队就在附近,毫无戒备,每天只是喝酒赌博为乐。侯景听说江夏空虚,四月二日,他命令太保宋子仙、司空任约率领四百精锐骑兵由淮内(今地不详)长途奔袭江夏。三日,狂风暴雨,天昏地暗,一名登上城墙的守军偶尔远望,突然发现了侯景的这支部队,他立即向鲍泉报告:“敌人的骑兵来了!”鲍泉却说:“徐文盛的大军就在下游,敌人怎能越过他来到这里?这肯定是王珣的部队回城呢。”不一会儿,前来报告的哨兵越来越多,鲍泉这才下令关闭城门,可是为时已晚,宋子仙等人已经闯入城内。
当宋子仙进入府衙之内时,萧方诸正坐在鲍泉的肚子上,用五色彩带把鲍泉的胡子编成辫子,看到宋子仙进来,萧方诸吓得赶忙叩拜,而鲍泉则藏到了床底下。宋子仙弯腰察看,看到鲍泉的彩色胡子,不禁吃了一惊,遂将其生擒,连同司马虞豫一起送交侯景。侯景得知宋子仙等人突袭得手后,即下令扬帆起航,借着顺风,越过徐文盛的部队,逆流而上。四日,侯景进入江夏。徐文盛的部队被侯景切断了退路,军心大乱,自行溃散。徐文盛与长沙王萧韶等人逃回江陵。王珣、杜幼安因家眷在江夏,遂投降了侯景。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领巴州刺史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东下与侯景决战,徐文盛以下全部受其指挥。四月五日,当王僧辩大军行至巴陵(湖南省岳阳市)时,就得到了江夏失陷的消息,遂驻扎在了那里。萧绎给王僧辩写信说:“敌人刚刚战胜,肯定会继续西上,不需要远征,只用驻守巴陵即可,不愁不能打败他。”他又对下属们说:“侯景如果水陆两路,直扑江陵,这是上策;占据江夏,屯聚军粮,这是中策;集中兵力,进攻巴陵,这是下策。巴陵城池虽小但非常坚固,王僧辩完全能够守住。侯景攻不下城池,野外又抢不来粮食,天气炎热,疾病将起,部队疲劳,粮食吃尽,我们一定能够击败他。”他又命令罗州刺史徐嗣徽从岳阳(湖南省湘阴县南)、武州刺史杜崱从武陵(湖南省常德市)率兵与王僧辩会师。
侯景命令丁和率领五千人马驻守江夏,宋子仙率领一万人马为先锋,朝巴陵杀来,另外,他又命任约率领本部人马直扑江陵,侯景率领水陆两路大军随后进发,号称有二十万之众。沿江的各个堡垒都望风投降,侯景的侦察船只很快就出现在了隐矶(湖南省临湘县东北)附近。王僧辩下令偃旗息鼓,巴陵城内十分安静,彷佛没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