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大乱天下(1)
南梁太清三年,不论是南梁或是东魏都发生了很多事情:上半年,台城陷落、梁武帝去世、简文帝继位、侯景开始发兵夺取三吴地区、萧绎与萧誉、萧察等人矛盾激化、东魏攻克颍川;到了下半年,萧绎与萧誉、萧察兵戎相见,西魏趁机南下,高澄被刺身亡,而侯景夺占三吴的行动也有了新的进展。
简文帝登基以后,六月三日,册立皇子、宣城王萧大器为皇太子;八日,加封第二子萧大心为浔阳王,第三子萧大款为江陵王(《北史》称江夏王),第四子萧大临为南海王,第五子萧大连为南郡王,第六子萧大春为安陆王,第八子萧大成为山阳王,第九子萧大封为宜都王。按:简文帝共有二十个儿子,除了上述八个儿子之外,还有第十二子萧大雅、第十三子萧大庄、第十四子萧大钧、第十五子萧大威、第十六子萧大训、第十七子萧大球、第十八子萧大昕、第十九子萧大挚、第二十子萧大圜。第七子、第十子、第十一子不详,可能早死。在上述儿子中,萧大雅在台城陷落时已死,萧大训在此之前也病死了,也就是说,此时简文帝萧纲还有十五个儿子。
同月,侯景派来的宋子仙一直无法攻破戴僧逷固守的新城。二十二日,吴郡强盗陆辑等人起兵袭占了吴郡,斩杀了侯景任命的太守苏单于,推举前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为盟主。后方失守,宋子仙只好率军北撤,去夺回吴郡。占领吴郡的陆辑等人却凶残暴虐,失去了民心。七月九日,陆辑等人放弃吴郡,逃往海盐。七月十五日,侯景将吴郡改为吴州,任命简文帝第六子、安陆王萧大春为刺史。
六月,临贺王萧正德怨恨侯景出卖了自己,暗中给驻守合肥的鄱阳王萧范写信,让萧范发兵南下,自己里应外合。侯景截获了萧正德的这封书信,六月二十九日,侯景绞死了萧正德。他任命仪同三司郭元建为尚书仆射、北道行台、总江北诸军事,镇守新泰(江苏省六合县);又加封元罗等投奔南梁的十余名北魏宗室子弟为王。侯景喜爱永安侯萧确骁勇,经常将他带在身边,邵陵王萧纶暗中派人让他逃离建康,但萧确却说:“侯景轻率,一个人就足以把他制服,我打算亲手杀了他,只是遗憾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你回去禀报父王,不要挂念我。”侯景与萧确等人到钟山游玩,弯弓射鸟,萧确打算趁机射杀侯景,谁知弓弦突然断了,箭没有射出,侯景发觉后,就把萧确杀了。
在向三吴地区发展的同时,侯景还试图逐渐向上游发展。他任命赵威方为豫章太守,但江州刺史浔阳王萧大心却派出部队抵抗,生擒赵威方,将他关押在监狱里,赵威方伺机逃回了建康。
鄱阳王萧范听说台城陷落后,当时就宣布戒严,打算率军南下。部下们劝谏说:“如今东魏军队已经占领了寿阳,大王一旦离开合肥,东魏骑兵肯定会来进攻。前面的叛贼侯景尚未讨平,后方根据地又失守了,届时,我们将投奔何方?不如等到各地的军队到来之后,再派遣精兵良将一起勤王,既达到了勤王的目的,又可以兼顾根据地。”萧范听从了。当时东魏在占领寿阳之后,果然,高澄派遣西兖州刺史李伯穆进逼合肥,又命魏收给萧范写信晓谕祸福。萧范正打算讨伐侯景,希望能得到东魏军队的帮助,遂答应让出合肥,并派咨议参军刘灵议将两个儿子萧勤、萧广送到东魏作为人质,他率领两万军队离开合肥,驻扎在东关(安徽省含山县)。萧范轻率地相信了高澄,等到萧勤、萧广送到邺城之后,高澄被兰京刺杀,东魏发兵帮助萧范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萧范在濡须(即东关)等待上游军队,派遣世子萧嗣率领一千余人驻守在安乐栅,可是,上游的萧绎、萧誉、萧察三人正在内斗,哪有心思东下。萧范左等右等不见上游军队到来,东魏军也杳无音讯,失去根据地的他军中已经断粮,士兵们只能采摘菱角、莲藕、茭白、稗米为生。走投无路之下,萧范只好率军逆流而上,驻扎在枞阳(安徽省枞阳县)。侯景派人驻扎在姑熟(安徽省当涂县),萧范部将裴之悌(裴之高之弟)率部投降了侯景。
萧范在枞阳给江州刺史萧大心写信,萧大心复信邀请他来到江州,萧范遂率军西上,萧大心把他安置在湓城(江西省九江市西北)住下。历阳太守庄铁原是萧范的部下,先投靠侯景,后又从建康逃离,转投了萧大心,萧大心任命他为豫章内史。可是,庄铁来到豫章之后,就再次背叛了萧大心,推举萧范的弟弟观宁侯萧永为主。十月十五日,庄铁率军偷袭浔阳(江西省九江市),萧大心派部将徐嗣徽迎战,将其击破,庄铁狼狈逃回。行至建昌(江西省奉新县),又遭到光远将军韦构的截击,庄铁损失惨重,母亲、弟弟、妻子全被俘虏,他单人匹马回到了南昌,萧大心派遣韦构率军包围了南昌。
当上游、中游萧氏宗室内斗不已时,侯景并没有余力西上,他依然采取了集中兵力先解决三吴的策略,目的就是要首先夺得富庶的三吴地区,巩固建康的后院,而后再与上游的萧绎争夺天下。因此,在赶跑了陆辑之后,侯景又在八月一日增派中军都督侯子鉴等人进击吴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太守张嵊是位书生,不懂打仗,并且,吴兴的兵力也不足。有人劝说他效法吴郡的袁君正投降侯子鉴,张嵊叹息道:“袁家世代忠贞,谁料想一旦被袁君正辱没了家门,我岂能不知吴郡陷落以后,吴兴势难独存,但是,我已经决定以身许国,虽死也决无二心!”九月一日,侯子鉴的军队来到吴兴城下,张嵊战败,回到府中端坐,被叛军生擒送往建康。侯景赞叹他的忠节,打算赦免了他,但张嵊却说:“我位居太守,朝廷倾覆,却不能匡复,时至今日,以速速被杀为幸事。”侯景想为他留下一个儿子,张嵊说道:“我全家已经记载在死鬼的登记薄上了,绝不会向你这个胡虏求情的!”侯景大怒,遂斩杀了张嵊全家,并杀了沈浚。
十月,叛军宋子仙部从吴郡向钱塘(浙江省杭州市)进发,刘神茂部从吴兴迂回到钱塘侧背后,直扑富阳(浙江省富阳市),前武州刺史孙国恩投降。十一月十一日,宋子仙率部猛攻钱塘,守将戴僧逷投降。然后,宋子仙乘胜渡过了浙江,进抵会稽(浙江省绍兴市)城下。逃难至此的邵陵王萧纶听说钱塘失守后,即率部西逃到鄱阳(江西省鄱阳县),鄱阳内史开建侯萧蕃拒绝他入城,萧纶率军将萧蕃击败。而后,萧纶来到浔阳,浔阳王萧大心将江州让给萧纶,萧纶没有接受,率部继续西上。
南郡王萧大连为东扬州刺史,镇守会稽,当时的会稽土地肥沃,粮食武器都非常充足,拥有数万军队,并且,东土百姓眼看叛军在吴郡等地非常残暴,都同仇敌忾,愿意为国出力,可是,萧大连却嗜酒如命,日夜喝得烂醉,不关心军事,他手下的司马留异又非常残暴,弄得人人离心离德,可萧大连却把军事全部交给留异处理。十二月九日,宋子仙进攻会稽,萧大连弃城而逃,留异逃归乡下,不久,又率部投降。萧大连打算逃奔鄱阳,留异担任宋子仙的向导,在信安(浙江省衢州市)追上了萧大连,生擒萧大连,送到建康,可萧大连却仍然大醉不醒,浑然不知。简文帝听说后,想到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不禁是又羞又怒,用帷帐蒙上了自己的脸,用衣袖遮挡着暗中落泪。从此,三吴地区全部落入侯景之手,在会稽的贵族们都越过南岭,向南方逃难。侯景任命留异为东阳太守,留下他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
侯景之乱也波及到了遥远的岭南地区。岭南各地相互吞并,西江督护陈霸先打算起兵讨伐侯景,而侯景却派人引诱广州刺史元景仲,答应推举他当皇帝,因此,元景仲立刻倒向侯景一边,暗中想收拾陈霸先。元景仲是北魏宗室元法僧的儿子。
陈霸先提前得知了元景仲的阴谋,遂与成州(治所广西省苍梧县)刺史王怀明、行台选郎殷外臣等人在南海(广东省广州市)集结兵力,张贴文告称:“元景仲与叛贼联络,朝廷派遣曲阳侯萧勃担任刺史,大军已经抵达朝亭(广州市东北三十里)了。”元景仲的部下听说后,纷纷逃走。七月一日,元景仲在内室自杀。陈霸先将定州(治所广西省贵县)刺史萧勃迎入广州,担任刺史。前高州刺史兰裕是兰钦的弟弟,在东魏杀死高澄的兰京的叔父,他与诸位弟弟们一起煽动始兴等十几个郡县,进攻监衡州事欧阳頠。萧勃命令陈霸先率军援救,杜僧明亲自斩杀了兰裕,解救了欧阳頠,萧勃遂任命陈霸先为监始兴郡事,陈霸先则任命王怀明担任衡州刺史,以欧阳頠为始兴太守。到任后,陈霸先即结交郡中豪杰,将要讨伐侯景,郡中侯安都、张偲等人各自率领一千余人前来投靠。陈霸先派遣主帅杜僧明率领两千人驻守在大庾岭上,广州刺史萧勃派人制止道:“侯景骁勇,天下无敌,前不久有十万援军,人多势众,尚不能成功,你率领这一点人马又能有什么作为?我听说岭北的诸侯相互火并,大动干戈,你以一个疏远低微的身份率领一旅之众想去勤王,岂不是明珠暗投?不如暂时留在始兴,虚张声势,可以像泰山一般安稳。”陈霸先回答:“我受国厚恩,听说侯景渡过长江,即打算率军救援。不巧遇到元景仲和兰裕之变,一直拖延至今。如今,京师沦陷,君主蒙受屈辱,正是臣子尽忠而死之时,谁还敢爱惜自己的性命!大人出身皇室,为一方大员,派遣我这一支军队勤王,总比不派为好,为何又要阻拦呢!”陈霸先遂向江陵派去使者,接受萧绎的指挥。当时南康(江西省赣州市)当地豪强蔡路养起兵占领了全郡,萧勃任命心腹谭世远为曲江(广东省曲江县)县令,暗中与蔡路养联络,一起阻止陈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