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阳后,高洋一直是百无聊赖,闷闷不乐。徐之才、宋景业等人反复劝说,应当在五月份进行禅让,高德政也是劝个不停。高洋令宋景业占卜,得到了乾之鼎卦。宋景业说:“乾为君,代表天子,《易经》上说:‘时乘六龙以御天。’鼎,是五月的卦象。应当在仲夏良辰接受禅让。”有人说:“《阴阳书》上说:‘五月不可入官,犯之卒于其位。’”宋景业说:“这说明大吉,王成为天子以后,就一直不会下台,这难道不是终于其位?”高洋又让术士李密占卜,得到了大横卦,回答:“这是汉文帝曾得到的卦象。”高洋大喜,遂再次从晋阳出发,朝邺城而来。
高德政将邺城方面的事情一一标明呈报高洋,高洋命令亲随陈山提携带这份备忘录,连同自己的密信交给杨愔,同月,陈山提来到邺城后,杨愔即召集太常卿邢邵等人安排禅让仪式,令秘书监魏收撰写九锡、禅让、劝进等各类文书,又将东魏宗室诸王带至北宫,软禁起来。
五月六日,东魏朝廷加封高洋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高洋行至前亭(晋阳以东),坐骑突然摔倒,高洋顿时心生不快。等到行至平都城后,他又开始犹豫起来,下令停止前进。高德政和徐之才二人苦苦请求说:“陈山提已经到邺城了,恐怕已走漏了风声了。”高洋遂下令司马子如、杜弼等人先去邺城,观察城内的舆论。司马子如等人来到邺城后,邺城群臣误认为此事已板上钉钉,再无挽回的余地了,也都不敢表示异议了。高洋遂继续前行,来到了邺城,召集民夫携带土木工具到城南集合。高隆之问:“这是要干什么?”高洋拉下脸来说:“我自有用处。”高隆之遂不敢再言,谢罪而去。于是,开始在城南修筑圆形高台,准备典礼仪式所用的各种物品。
五月八日,襄城王元旭、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人请求入宫汇报,孝静帝在昭阳殿接见了他们。元旭说:“五行循环,有始就有终,齐王美德,四方敬仰,臣等冒死请求陛下效法尧帝禅让舜帝进行禅让。”孝静帝严肃地说:“这事已经拖了很久了,我自当避位。”又说:“如果这样的话,还需要写个诏书。”侍郎崔劭、裴让之说:“诏书已经写好了。”当即交给杨愔,由其转交给孝静帝,孝静帝一看,诏书上共有十条内容。孝静帝签字后,说:“把我安排到哪里?又怎么个离开法?”杨愔回答:“在北城已经安排了府邸,还准备了仪仗队,还是像往常那样有仪仗队护卫而去。”孝静帝遂走下御座,徒步走到大殿东面的回廊,吟咏范晔《后汉书赞》:“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官员们请求孝静帝现在就出发。孝静帝说:“古人尚且怀念丢失的簪子和破旧的鞋子,我想与后宫们话别,可以吗?”高隆之说:“如今的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何况是后宫呢。”于是,孝静帝就入内与夫人妃嫔以下的宫人道别,宫人们无不叹息流泪。李嫔吟诵曹植的诗:“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以下都失声痛哭。直长赵德将一个孝静帝曾乘坐过的牛车停在东上阁,孝静帝上车后,赵德也跳上车来,挟持住孝静帝。孝静帝用胳臂肘撞他,说:“我敬畏上天,顺应民心,将帝位授予给相国,哪里来的恶奴,竟敢如此逼迫我!”但赵德一直不下来。走出云龙门,百官身穿朝服拜辞。孝静帝说:“今日我的待遇不比常道乡公、汉献帝差。”众人心情都非常难受,高隆之竟然流下眼泪。孝静帝就这样住在北城司马子如的家,派遣太尉彭城王元韶等人将皇帝玉玺送给了高洋。
五月十日,时年二十三岁的高洋在邺城南郊登基即位,大赦,改元天保,高洋被称为北齐文宣帝。从北魏孝庄帝以来,官员们都不拿工资,从此以后,才开始发工资。五月十一日,高洋封孝静帝为中山王,可以不称臣。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改为高祖;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十三日,尊娄昭君为皇太后。十七日,对于东魏宗室爵位予以贬降,但属于高氏功臣以及从西魏和南梁归降的,不在此例。
回到晋阳后,高洋一直是百无聊赖,闷闷不乐。徐之才、宋景业等人反复劝说,应当在五月份进行禅让,高德政也是劝个不停。高洋令宋景业占卜,得到了乾之鼎卦。宋景业说:“乾为君,代表天子,《易经》上说:‘时乘六龙以御天。’鼎,是五月的卦象。应当在仲夏良辰接受禅让。”有人说:“《阴阳书》上说:‘五月不可入官,犯之卒于其位。’”宋景业说:“这说明大吉,王成为天子以后,就一直不会下台,这难道不是终于其位?”高洋又让术士李密占卜,得到了大横卦,回答:“这是汉文帝曾得到的卦象。”高洋大喜,遂再次从晋阳出发,朝邺城而来。
高德政将邺城方面的事情一一标明呈报高洋,高洋命令亲随陈山提携带这份备忘录,连同自己的密信交给杨愔,同月,陈山提来到邺城后,杨愔即召集太常卿邢邵等人安排禅让仪式,令秘书监魏收撰写九锡、禅让、劝进等各类文书,又将东魏宗室诸王带至北宫,软禁起来。
五月六日,东魏朝廷加封高洋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高洋行至前亭(晋阳以东),坐骑突然摔倒,高洋顿时心生不快。等到行至平都城后,他又开始犹豫起来,下令停止前进。高德政和徐之才二人苦苦请求说:“陈山提已经到邺城了,恐怕已走漏了风声了。”高洋遂下令司马子如、杜弼等人先去邺城,观察城内的舆论。司马子如等人来到邺城后,邺城群臣误认为此事已板上钉钉,再无挽回的余地了,也都不敢表示异议了。高洋遂继续前行,来到了邺城,召集民夫携带土木工具到城南集合。高隆之问:“这是要干什么?”高洋拉下脸来说:“我自有用处。”高隆之遂不敢再言,谢罪而去。于是,开始在城南修筑圆形高台,准备典礼仪式所用的各种物品。
五月八日,襄城王元旭、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人请求入宫汇报,孝静帝在昭阳殿接见了他们。元旭说:“五行循环,有始就有终,齐王美德,四方敬仰,臣等冒死请求陛下效法尧帝禅让舜帝进行禅让。”孝静帝严肃地说:“这事已经拖了很久了,我自当避位。”又说:“如果这样的话,还需要写个诏书。”侍郎崔劭、裴让之说:“诏书已经写好了。”当即交给杨愔,由其转交给孝静帝,孝静帝一看,诏书上共有十条内容。孝静帝签字后,说:“把我安排到哪里?又怎么个离开法?”杨愔回答:“在北城已经安排了府邸,还准备了仪仗队,还是像往常那样有仪仗队护卫而去。”孝静帝遂走下御座,徒步走到大殿东面的回廊,吟咏范晔《后汉书赞》:“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官员们请求孝静帝现在就出发。孝静帝说:“古人尚且怀念丢失的簪子和破旧的鞋子,我想与后宫们话别,可以吗?”高隆之说:“如今的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何况是后宫呢。”于是,孝静帝就入内与夫人妃嫔以下的宫人道别,宫人们无不叹息流泪。李嫔吟诵曹植的诗:“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以下都失声痛哭。直长赵德将一个孝静帝曾乘坐过的牛车停在东上阁,孝静帝上车后,赵德也跳上车来,挟持住孝静帝。孝静帝用胳臂肘撞他,说:“我敬畏上天,顺应民心,将帝位授予给相国,哪里来的恶奴,竟敢如此逼迫我!”但赵德一直不下来。走出云龙门,百官身穿朝服拜辞。孝静帝说:“今日我的待遇不比常道乡公、汉献帝差。”众人心情都非常难受,高隆之竟然流下眼泪。孝静帝就这样住在北城司马子如的家,派遣太尉彭城王元韶等人将皇帝玉玺送给了高洋。
五月十日,时年二十三岁的高洋在邺城南郊登基即位,大赦,改元天保,高洋被称为北齐文宣帝。从北魏孝庄帝以来,官员们都不拿工资,从此以后,才开始发工资。五月十一日,高洋封孝静帝为中山王,可以不称臣。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改为高祖;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十三日,尊娄昭君为皇太后。十七日,对于东魏宗室爵位予以贬降,但属于高氏功臣以及从西魏和南梁归降的,不在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