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宇文泰命令大都督赵贵、雍州刺史梁御率领两千铁骑前去迎接孝武帝。孝武帝一行人沿着渭河一路西行,路上,他对梁御说:“这条河流向东流去,我却一路西行,如果能再度见到洛阳,亲自拜谒祖宗的陵墓,这将是你们的功劳啊!”说完,孝武帝潸然泪下,身边的侍从也都掩面而泣。宇文泰备下了仪仗队前往东阳驿(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迎接孝武帝。他见到孝武帝后,脱下帽子,流下眼泪说:“臣不能阻止贼寇,致使陛下流亡到此,这是臣的罪过,请陛下把臣交付司法机关,严加惩处。”孝武帝说:“远近百姓都知道大人的忠诚和节操,朕因为德行不够,招致贼寇,今日见面,深感惭愧。一切全怪朕自己,不用谢罪了!”将士们都高呼万岁。

孝武帝进入长安后,以雍州刺史府邸为王宫,大赦,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军国事务由其全权处理。又设置了两名尚书,分别由毛遐和周惠达充任,当时,政府刚刚成立,毛遐和周惠达二人积极储备粮食,修造武器,训练军队。孝武帝在洛阳时就曾答应要将妹妹冯翊公主许配给宇文泰,当时没来得及成亲,高欢就来了,孝武帝进入长安后,即下诏令宇文泰娶了冯翊公主,并拜宇文泰为驸马都尉。

山东方面。齐州(治所山东省济南市)刺史侯渊、兖州(山东省兖州市)刺史樊子鹄、青州(山东省青州市)刺史东莱王元贵平等人暗中联络,观察事态的发展,侯渊也向高欢派去使者结好。等到孝武帝入关后,清河王元亶临朝承制,改任汝阳王元暹为齐州刺史。元暹来到济南城下,侯渊却拒不从命。城内百姓刘桃符等人偷偷将其接入城内,侯渊率部逃出城外,其妻子儿女部属全都落入元暹之手。侯渊行至广里(山东省长清县西南)时,又接到了清河王元亶改任其为青州刺史的委任状。高欢也派人给他送来书信说:“你不要担心部属人数太少,不敢东去,山东人素来人情淡薄,唯利是从,齐州人尚且能接纳汝阳王元暹,青州人岂能不会接纳你侯渊吗?”于是,侯渊又折返东去,元暹把他的妻子儿女以及部队又都交还给了他。等到侯渊来到青州时,果然,元贵平也拒绝移交,侯渊率部偷袭高阳郡(山东省潍坊市),并一举将其攻克。而后,他将辎重、家眷都安置在城内,亲自率领轻装骑兵四处骚扰、劫掠。元贵平命令他的世子率众进攻高阳,侯渊趁东阳城(青州治所,山东省青州市东)空虚,深夜率部朝东阳杀来。途中,侯渊所部遇到给青州军队送粮食的百姓,他吓唬他们说:“政府军已经到了,把青州军队已斩杀殆尽,我们就是世子部队的人,侥幸逃脱回来,你们还去送死?”吓得这些送粮的百姓们扔掉粮食,四散而逃。等到天明,侯渊又对路上的青州百姓们说:“昨夜,政府军已经到了高阳城了,我是前锋部队,现已进抵此地,不知侯渊大人到底在何处?”青州城内百姓听了,大为惊慌,遂逮捕了元贵平出城投降。十月十九日,侯渊斩杀元贵平,将人头送至洛阳。

就在侯景平定贺拔胜、侯渊斩杀元贵平前后,高欢也回到了洛阳。回到洛阳后,他又派和尚道荣拿着奏表入关,交给了孝武帝,他在奏表中给孝武帝摊牌道:“陛下如果能给我赏赐一纸命令,答应将回到洛阳,臣将率领洛阳文武百官,洒扫街道宫室,静待陛下。如果陛下一直不能成行,那么,皇家的宗庙不可一日无人主持祭祀,万国百姓也需要有一位领导,臣宁可辜负陛下一人,也不能对不起江山社稷。”孝武帝仍然不予理睬。

高欢遂召集洛阳文武百官商议另立一位皇帝。当时,已经临朝承制了两个月的清河王元亶已表现得俨然是一位未来的皇帝了,他每次出入都像皇帝那样宣布净街,高欢对此很不以为然,更重要的是,高欢这次学乖了,不想再拥立一位年长之君,免得像元修那样不知感恩图报,遂宣称:“从孝昌(孝明帝末年)年间以来,皇室宗庙的牌位次序混乱,永安(元子攸)把孝文帝当做自己的伯父,孝文帝又将孝明帝的牌位迁到厢房,帝国大业衰败,皇帝在位时间都很短暂,全都是源于这个。”遂对元亶说:“我本打算拥立你为帝,但思来想去,还是不如立你的儿子。”元亶非常不安,遂轻装骑马南逃,高欢命人又将他追了回来。十月十七日,高欢拥立元亶的儿子、时年十一岁的元善见为皇帝,大赦,改元天平。

至此,北魏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两国大体上以潼关为界,西边宇文泰主导的称为西魏,东面高欢主导的称为东魏。

潼关天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由于其与东部腹地较远,交通不便,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潼关是在西部势力的控制之下的。得知高欢占领潼关后,宇文泰即亲率大军前来争夺。宇文泰的西魏军一举攻克潼关,斩杀了薛瑜,俘获七千多东魏士兵。东魏行台薛修义等人率众西渡黄河,固守杨氏壁(陕西省韩城市),西魏司空参军薛端纠率领村民击败了东魏军队,又夺回了杨氏壁,西魏丞相宇文泰任命苏景恕为南汾州刺史,率部镇守在那里。

十月二十一日,东魏朝廷任命太师、赵郡王元谌为大司马,司空、咸阳王元坦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高盛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高敖曹为司空。面对宇文泰的攻势以及洛阳城内复杂的形势,高欢决定将国都迁往邺城,护军将军祖莹表示赞同。命令下发三日,军民即全部上路。十月二十七日,东魏皇帝元善见从洛阳出发,没收百官的马匹,尚书丞、尚书郎以上但不是皇帝亲随的官员只能骑驴,高欢率军暂时留在洛阳处理善后事宜,洛阳四十万居民全部匆匆随行。高欢改司州为洛州,任命尚书令元弼为洛州刺史,镇守洛阳;以行台尚书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与尚书右仆射高隆之、侍中高岳、孙腾留在邺城,共同处理朝政。迁都后,高欢回到了晋阳,孝静帝下诏因刚刚迁到邺城的百姓生活困难,特意发放一百三十万石粮食予以赈济;并免除新迁百官三年赋税,居民五年赋税。十一月十一日,孝静帝元善见抵达邺城,居住在北城的相州刺史府衙,改相州刺史为司州牧,魏郡太守为魏尹,以魏郡、林虑、广平、阳丘、汲郡、黎阳、东濮阳、清河、广宗等郡为京畿之地。不久,又设置了四中郎将,在僵石桥置东中郎将,蒲泉置西中郎将,济北置南中郎将,洛水置北中郎将。

过去,洛阳有童谣称:“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有人就认为,童谣中说的青雀子是指清河王元善见,鹦鹉是指高欢。当时,随从孝文帝西迁的禁卫军家属(所谓的“六坊之众”)不足万人,下余的全部被迁到了邺城,高欢下令对于这些鲜卑人仍然正常发给工资,春秋二季赏赐布帛缝制衣服,此外,遇到丰年,则将应发放的粮食折算成布帛发给这些人,留下粮食由政府管理以备不时之需。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3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3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