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尔朱世隆的晋阳之行不仅没有达到胡太后预期的目的,相反,尔朱世隆必定将洛阳的真实情况向尔朱荣合盘托出,而且,尔朱世隆回到洛阳之后,肯定也得到了尔朱荣让其策反洛阳禁卫军的指示。除此之外,尔朱荣对于将要册立的皇帝人选也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他与元天穆商议究竟立何人为君,二人一致认为孝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元勰对天下有大功,他的第三子长乐王元子攸素来就有声望,可册立其为皇帝。孝明帝的几个叔父们如今只剩下了汝南王元悦一人,显然元悦乖戾的性格无法担当重任,只能从宣武帝的堂兄弟们中间寻找合适的人选。在基本上确定了人选之后,尔朱荣又派遣堂侄尔朱天光与心腹奚毅、侍从王相一起偷偷进入洛阳,与尔朱世隆密谋与元子攸相见。元子攸从小与孝明帝一起读书,他长得容貌俊美,一直受到孝明帝的宠信,历任中书侍郎、城门校尉、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御史中尉,经常在宫内值班。去年,因徐州刺史元延明告发其兄青州刺史元劭有异心,而被调任为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其实,是将其贬出了禁宫。显然,不论是作为孝明帝亲信的元子攸,还是作为受到其兄牵连的罪臣元子攸,在胡太后的统治之下政治前途已经完结。因此,当尔朱天光见到元子攸、并说出尔朱荣的打算之后,元子攸当即是满口答应,并约定了日期。尔朱天光一行回到晋阳后,尔朱荣还是满腹狐疑,就命人用铜铸造献文帝儿孙们的像,只有长乐王元子攸的铜像铸成了,尔朱荣这才下定了决心,命令三军全部穿上白色孝服,兵发晋阳,以贺拔岳率领两千甲士为前锋。尔朱世隆听说后,从洛阳逃出,在上党与尔朱荣会合。
尔朱荣发兵南下的消息传到洛阳,胡太后十分害怕,将朝廷群臣全部召入宫中商议对策。此时的胡太后已经是众叛亲离:秽乱宫闱、弑杀亲子、以皇女谎称皇子继位、又册立幼主等等,这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已经完全破坏了她在各阶层人们心中的形象。而据《魏书·郑義传》称:“自灵太后预政,淫风稍行;及元义擅权,公为奸秽。自此素族名家,遂多乱杂,法官不加纠治,婚宦无贬于世,有识咸以叹息矣。”《皇后传》称:“太后为肃宗选纳,抑屈人流。时博陵崔孝芬、范阳卢道约、陇西李瓒等女,但为世妇。诸人诉讼,咸见忿责。”胡太后为了提高自己家族,人为的压低高门士族入宫女人的职位,也引起了重视门第的汉族士大夫们的强烈不满。
王公大臣们都痛恨胡太后的所作所为,在她的一再追问下,大家始终是装聋作哑,一言不发。只有黄门侍郎徐纥说道:“尔朱荣不过是马邑的一介小胡,才能平庸,不度德量力,胆敢兵向京师,这正是所谓的螳臂挡车。如今京师禁卫军足可以制服他,只用守住河桥,观察他下一步的行动即可。尔朱荣千里而来,师老兵疲,我们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击败他。”胡太后表示同意,遂以黄门侍郎李神轨为大都督,率领禁卫军前去抵御,另派郑季明、郑先护率军驻守河桥,武卫将军费穆驻扎在小平津(孟津北)。
显然徐纥低估了尔朱荣的能力。尔朱荣岂止是一个马邑小胡?他与北魏皇室有着很深的渊源,与朝中很多大臣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尔朱荣的妻子就是北乡郡长公主,即南安王拓跋桢的女儿、中山王元英的妹妹,尔朱荣就是元英之子元略的姑父。元略在胡太后复辟后从南梁回到北魏,受到胡太后的重用,被升为大将军、尚书令,与城阳王元徽的亲信程度相仿,但由于徐纥、郑偐当权,元略与元徽一样党附二人,并且,元略历来瞧不起尔朱荣这个姑父,尔朱荣对其怀恨在心。其次,尔朱荣的女儿又是孝明帝的嫔,这我们已经说过,尔朱氏后来被高欢纳为别室。第三,尔朱荣曾担任过禁卫军军官,在北魏禁卫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穆罴的儿子穆建任直阁将军兼武卫将军,就是尔朱荣的妹夫;驻守小平津的武卫将军费穆,在盛乐战败南下后,首先就是到秀容投靠了尔朱荣,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尔朱世隆在离开洛阳之前也是禁卫军将领,在其从晋阳回到洛阳之后,一定也在禁卫军中做了大量策反的工作。
同时,徐纥和胡太后还不知道长乐王元子攸也已经投到了尔朱荣一边了,因此,他们同样也不知道元子攸一旦投入尔朱荣的怀抱,影响将是爆炸性的。元子攸曾长期担任禁卫军军官,在禁卫军中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同时,他的母亲是李冲的女儿,而郑偐的堂兄郑洪健则是李冲的女婿,郑洪健的弟弟就是郑季明。假如没有元子攸的介入,尔朱荣兵向洛阳以诛杀徐纥、郑偐为名,荥阳郑氏肯定会一致对外的,可是,正是由于郑偐的堂兄弟们与又是元子攸的舅舅辈,因此,在尔朱荣南下之时,荥阳郑氏就截然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对抗尔朱荣,另一派则是拥护元子攸——客观上起到支持尔朱荣的效果。郑季明在尔朱荣到来之前就已经与尔朱荣暗中联络,密谋拥戴元子攸了,而郑先护原本也与元子攸关系很好,是站在元子攸一边的。但是,对此胡太后和徐纥却是一概不知,反而将郑先护和郑季明派往河桥,担任驻守河桥这一重任!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