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虽然大家说英雄不问出身,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都看重这个,因此,于谨的后人将自己家族附会到于栗磾家族中也是情有可原的。于谨个性沉稳,有胆有识,射猎经史,尤其喜欢看孙子兵法。年少不求仕进,有人劝他,他却说:“州郡之类的官职,是古人瞧不起的,而国家的三公之位却要等到时来运转才能得到。我之所以悠然自得,遨游于市井之间,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元篡听到他的名气就征辟他为下属,后来,于谨率领轻装骑兵出塞侦查,数千敕勒骑兵突然出现,于谨见寡不敌众,如果撤退,肯定会全军覆没,就将部队分散开来,隐蔽在灌木丛中,又派人登上山顶指指点点,仿佛在指挥军队。敕勒骑兵看见后,虽然怀疑尚有伏兵,但自恃人多势众,不以为意,继续朝于谨所部逼近。于谨经常骑的马有两匹,一匹是紫色骏马,一匹是黑嘴黄马,敌人认识这两匹马,于是,于谨命令两名部下骑上这两匹马,从阵中突围而去。敕勒骑兵以为那两位骑士就是于谨本人,遂争相追赶。于谨率领从后追杀,敕勒骑兵遂四散而去,于谨等人才得以平安入塞。

李崇的长史魏兰根对李崇建议说:“北方边镇管辖的范围很广,过去刚设置的时候,地广人稀,要么征发中原的豪族子弟,要么就是朝廷的亲信重臣子弟,让他们保卫边疆。若干年后,有关部门不实事求是,将这些人们称为府户,对待他们如同奴仆一般,以至于这些人做官无法晋升为清流之官,通婚也不能与高门联姻。原本地位平等的同族亲戚迁到洛阳后,却个个地位显要,享受着荣华富贵,对比之下,留在北镇的人自然会对朝廷怨恨。现在正是改弦更张的时候,也是安定边境至关重要的一步。建议:将六镇设置也改为与其他地方一样的州的建制,下辖郡县,所谓的府户全部改为平民。如果他们想要做官,完全按照旧规办理,文武兼用,恩威并施。如果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的话,北方边境就会安定下来。”魏兰根是巨鹿人,身高八尺,博览群书,历任司空、司徒二府记室参军等职。李崇按照魏兰根的建议向朝廷上奏,但北魏朝廷却置之不理。

魏兰根的建议可能会产生一点作用,但是,当时的北魏朝廷已经千疮百孔,各地民怨沸腾,只不过六镇的矛盾更为尖锐而已。假如北魏朝廷采纳了魏兰根的建议,也许六镇起义不会爆发,或者延缓一点爆发的时间,但其他地方同样会爆发反魏起义。

于忠的弟弟武卫将军于景因密谋废黜元叉而被贬出京城,担任怀荒镇(河北省张北县)镇将。于景此人过去就曾担任高平镇将,因贪婪残暴、收受贿赂而被御史中尉王显弹劾,失职怨望的他到怀荒镇后还是恶习难改,柔然阿那瓌攻入边塞时,怀荒镇军民请求于景发放粮食,但于景却不给。镇民们非常恼火,遂发动叛乱,逮捕了于景及其妻子,将两人拘押起来,剥去他们身上的衣服,只让于景裹着一件皮外套,让他的妻子穿着一身破旧的贴身棉袄。镇民们将二人侮辱一个多月后,才将他们杀死。怀荒镇镇民叛乱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久,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镇民破六韩拔陵也招集镇民们起义,杀死了平日里作威作福的镇将,并改元真王,建立了政权。《北齐书·破六韩常传》记载,破六韩氏是匈奴单于的后代,匈奴右谷蠡王潘六奚被拓跋鲜卑征服,他的子孙遂以潘六奚为姓氏,以讹传讹,后人称之为破六韩。破六韩氏是当地势力比较强的部落,另据《魏书·广阳王渊传》记载:“高阙戍主率下失和,拔陵杀之,敢为逆命,攻城掠地,所见必诛。”由此可见,破六韩拔陵最先发难的地方就在高阙,而破六韩拔陵本人也极有可能就是高阙戍主的下属。对于高阙在南北朝时期的具体位置,学者们争议颇大,大致在黄河河套北河以北狼山山脉中段。

44六镇起义(3)

如前所述,所谓的北魏六镇是北魏防御柔然南下设置的六个军镇。据清代学者沈垚《六镇释》称,北魏六镇自西向东依次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抚冥镇(今内蒙古四王子旗东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北)。关于破六韩拔陵起义的确切时间,史书的记载有一定的出入。《魏书·肃宗纪》称: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三月,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聚众反,杀镇将,号真王元年。”《魏书·天象一之四》称:正光“五年正月,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反,临淮王彧征之,败绩于五原。”但《资治通鉴》却将此事记载在正光四年四月,《资治通鉴考异》认为,《周书·贺拔胜传》记载,卫可孤包围了怀朔一年,贺拔胜才向临淮王元彧告急,据此,破六韩拔陵起义当在正光四年。

正光五年三月,北魏朝廷下诏任命临淮王元彧为镇军将军,代理征北将军,都督北征诸军事,发兵北上讨伐。四月,高平镇(今宁夏固原县)人赫连恩等也发动叛乱,他们推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以响应破六韩拔陵。叛军向高平镇发起进攻,魏将卢祖迁将敌人击败,胡琛等人率众北逃。

破六韩拔陵起义后,即派遣大将卫可孤率军包围了武川镇,又向怀朔镇发起了进攻。尖山(今山西省神池县)人贺拔度拔及其三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均武艺绝伦,他们与乡中豪强一起北上救援怀朔镇。破六韩拔陵的大将卫可孤在城西二百多步的地方指挥战斗,贺拔胜登上城墙,一箭射去,正中卫可孤的手臂,变民军大惊失色。怀朔镇将杨钧晋升贺拔度拔为统军,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均为军主,领军抵御叛军。贺拔允,字阿泥,贺拔胜,字破胡,贺拔岳,字阿斗泥。

怀朔镇被围一年,但北魏援军却迟迟没有到来。贺拔胜慷慨对镇将杨钧说:“城池岌岌可危,请派我出城告急!”杨钧同意了,贺拔胜遂招募了十余名果敢少年趁夜突出城外,敌人发觉后,纵马狂追。眼看追上了贺拔胜等人,贺拔胜说:“我乃贺拔破胡也!”北边各镇都知道贺拔胜三兄弟的大名,听贺拔胜自报姓名,敌人也不敢上前厮杀,贺拔胜等人遂顺利来到了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贺拔胜见到临淮王元彧后,说:“怀朔镇被包围,旦夕就要城破,城内军民翘首盼望官军到来。大王为宗室重臣,与国家休戚与共,受任北讨,理当主动寻找敌人决战,如今,却顿兵不进,犹豫不决。一旦怀朔镇被叛军攻陷,武川镇也会随之危急。叛军将会因之士气大振,届时,即便是有韩信、白起之勇,张良、陈平之智,也无能为力了啊!”元彧见贺拔胜言辞恳切,就答应将出兵援救怀朔镇。贺拔胜从云中驰马而还,再次突破叛军重围,射杀数名敌人,一直来到怀朔镇城下,大声呼喊道:“贺拔破胡与官军一起回来了!”城中打开城门放其入城。杨钧又派他出城前去武川查看那里的情况,等贺拔胜来到武川镇时,武川镇已经被叛军攻下,贺拔胜又飞马回到了怀朔镇。不久,怀朔镇也被攻陷,贺拔胜父子兄弟均被卫可孤俘获。

临淮王元彧没有及时救援武川、怀朔二镇,等到二镇被攻陷后,破六韩拔陵的军队士气高涨,五月,元彧率领魏军与破六韩拔陵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德门沟口,一说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交战,魏军大败,元彧因之被削去官爵。不久,安北将军李叔仁又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战败,叛军气势更盛。

魏军连连战败的消息传来,时年十五岁的孝明帝元诩有些坐不住了,他在显阳殿大会群臣,问大家说:“前不久,因北镇叛乱,朕立即派遣临淮王元彧讨伐。大军进抵五原后,前锋失利,阵亡了两员大将,部队败散,武川镇也落入敌手。我担心叛贼势力越来越强,已遍布朔州(治所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恒州(治所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皇家陵庙就在那里,因此,朕日夜忧愁。你们各自说出你们的建议。”吏部尚书元修义说:“强寇充斥边镇,必须征讨。臣认为应当派遣朝廷重臣前去,统帅各路兵马,保卫皇家陵墓。”孝明帝说:“去年,阿那瓌叛乱,朕派遣李崇北征,长驱直入塞北,自榆关(山海关)凯旋而归,也为一时之盛事啊。李崇随后就上书要求将北镇改为州,将镇民改为平民,当时,朕考虑到过去的制度难以猝然变革,就没有答应。谁料想李崇的奏表却诱导边镇军民的非分之想,致使发生了今日之乱。但是,往事不可追,只是提到这事罢了。朕认为李崇是尊贵的皇亲,既有声望,又有才干,我打算再次派遣李崇统帅三军,铲除群盗,你们大家认为如何?”尚书仆射萧宝寅等人回答:“陛下因为旧都还在北方,担心皇家陵墓的安全,臣等实在是恐惧惭愧。李崇德高望重,乃社稷之臣,陛下这样安排,正合臣等的愿望。”李崇说:“臣实在是无能,受到陛下的宠爱,挡住了贤才的晋升之路,遂率军北伐。北伐漠北,毫无斩获,无功而返,至今非常惭愧。臣认为六镇远在北方,与敌国接壤,州多多少少要重于镇,的确可以让镇民欢心,稳定当地的局势,我岂敢诱导他们妄生非分之想?臣的过错实在很大,死有余辜,陛下宽宏大量,饶恕了我的罪过,再次派遣我北讨,这正是我将功补过的机会,臣不敢推辞。但是,臣今年已七十岁了,加上疾病缠身,不堪效命疆场,还请陛下另择贤才。”但孝明帝不同意,于是,任命李崇以本官(即侍中、尚书令)加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广阳王元渊皆受李崇的调遣。又诏李崇之子光禄大夫李神轨,假平北将军,随李崇一起北讨。

一石激起千层浪。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2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