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停年格》出台前,从张仲瑀的完全排斥武人入选,到《停年格》出台前后,崔亮请求排斥武人入选,但增加这些人的俸禄,却遭到胡太后的拒绝,继而在《停年格》出台后,薛琡建议吸收《停年格》中的积极因素,但坚持以才取人原则,兼顾对曾经的有功人员予以照顾,表现出在羽林兵变压力下有识之士的步步退让,也说明了北魏朝廷的无奈。《停年格》暂时缓和了北魏统治阶级内部对中下层官员的争夺,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不问才能仅凭资历,造成此后选拔的不少地方官员很不称职,北魏政权的整体执政能力大幅度下滑,导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数年后,吏部郎中辛雄上书称:“帝王之道,再没有比安民更重要的了,安民之本,就在于创设礼仪、法律。之后,就看用人了。从神龟末年来,用人全部依照《停年格》办理。人士不论善恶,排队时间长的就先任用;官职不论轻重,谁轮到就是谁的。吏部的主官以能够任用老旧之人为公平正直,平庸凡劣之人无不贪婪无耻,将见识短浅而又贪得无厌的人派到地方上,他们遂开始恣意妄行,大肆贪污受贿,致使徭役不均,怨声载道,皇太后和皇上的圣旨公然按下不遵,各族百姓纷纷想起来造反。这都是因为任命的官员不合格造成的恶果。当今天下百姓,饱经兵灾,父兄死亡,子弟落入贼手,十家有九家是度日如年,陷入赤贫。帮助陛下治理天下的,只有地方的县令、太守,最需要严格选拔,可是,县令、太守的选拔向来不受重视,贵族子弟也不愿当这类官,应该立即改变这一弊病,请将上等郡县为第一清,中等为第二清,下等为第三清,必须选拔既有才能、门第又高的人充当,如果难以找到合适的,也要坚持才能优先、门第其次的原则,不受《停年格》的限制。三年一考核,政绩优良的调任为京官,并且参照古代的做法,未在地方任职的,不得担任京官,这样以来,则人人勤奋,上下一心,国家也会逐渐走上正轨。”辛雄在奏表中认为,国家陷于动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用人不当,从古至今,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任用贤能之士,而《停年格》的出台恰恰与此背道而驰,辛雄还在最后警告说:“若遵常习故,不明选典,欲以静民,便恐无日。”

辛雄的奏表递上后不久,孝明帝就死去了,北魏陷入更大的动荡,更没有提《停年格》的事了。

《停年格》在北魏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崔亮以后的吏部尚书甄琛、元修义、城阳王元徽等人因为《停年格》简便易行,也都予以采用,《魏书·崔亮传》称:“自是贤愚同贯,泾渭无别。魏之失才,从亮始也。”《魏书·尔朱世隆传》称,到北魏末年,尔朱世隆掌握大权,完全按照《停年格》选用官吏,受到那些才能不高、一直晋升缓慢的人们的好评。到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吏部尚书裴耀卿奏请,把选人按前任官阶分为若干等级,规定罢任后各经过若干年即可获得官职。前任官阶低者,候选年限长;前任官阶高者,候选年限短。不问是否贤能,选满即住,被称为《循资格》。唐代的《循资格》源于北魏的《停年格》,对人才的选拔都是十分不利的。

36、元叉政变(1)

神龟二年羽林兵变的这场风波似乎敲响了北魏政权的丧钟,十年后,第二次临朝听政的胡太后与她拥立的小皇帝一起被投入黄河淹死;十六年后,北魏帝国分裂为东西魏;三十四年后,两个魏国被北齐、北周所取代。

当然,此时的胡太后对此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她对于即将到来的灾祸也没有任何察觉,依然大肆营建佛寺,还让各地也都修建了五层佛塔,致使百姓非常困顿。京城的达官显贵们也都竞相修建,看谁家修的庙宇更华丽。胡太后也多次举办诵经大会,施舍给和尚尼姑们的财物成千上万,赏赐给近臣的财物也毫无节制,浪费了国库中大量金钱,但却从未对百姓有什么恩惠。对此,任城王元澄、起部郎源子恭也都屡屡上书劝谏,请求裁撤各项毫无意义的工程,崇尚节俭,先修好皇家大会堂和国立大学,虽然胡太后表示同意,但却并无行动。由于胡太后奢侈浪费,北魏国库日渐空虚,为了改善财政状况,北魏朝廷不得不下令削减百官的俸禄,但这一项措施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也引起了各级官吏的不满。

为了增加收入,尚书省请求恢复向百姓征收绵麻税。步兵校尉张普惠上书劝谏道:“孝文帝废除大斗,截短长尺,加重秤锤,其目的是为了爱护百姓,减轻赋税。因政府开支之需,又在征收丝绸之外加征了八两棉花,在征收布帛之外加征了十五斤麻,由于百姓们在度量衡上节省下来的金钱,再购买应上缴的棉麻还有剩余,所以,大家都踊跃交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征收正税的度量衡却逐渐加长了,百姓们的负担与孝文帝时期相比也逐渐加重了,因此,弄得怨声载道。于忠不明白此事的缘由,在当朝时为了取悦百姓,遂取消了棉麻税,不久,尚书省又因国库空虚,决定重新征收。在实际操作中,百姓上缴的货物总要超出应缴数量,从未听说过政府会因此而怪罪地方官,相反,稍有不足,政府就要严厉处罚户主,并让三长连坐。因此,国库内的丝绸等都是超出规格的,百官领取俸禄也都要求给的丝绸要长、宽、厚,从未听说有人因政府发给的丝绸超过规格而要求退还的。现在,政府要恢复绵麻税,就应当先规范度量衡,明令禁止地方官吏在征收赋税时随意加收。”从张普惠的上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宣武帝时期,由于北魏持续与南梁发生战争,北魏政府纵容地方官吏在征收赋税时加大度量衡,从而加重了百姓们的负担。但对于张普惠的上书,北魏朝廷却不置可否,没有回音。

羽林兵变后不久,胡太后就改任任城王元澄为司徒,京兆王元继为司空。此时,北魏朝廷上的重臣分别为:太师元雍、太傅兼太尉元怿、司徒元澄、司空元继、尚书令李崇、尚书左仆射皇甫度、尚书右仆射游肇、中书令元钦、侍中兼领军将军元叉。在这次人事变动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一是晋升尚书左仆射李崇为尚书令,而任命元澄为司徒。这大约是因为元澄身体方面的原因,不堪繁重的尚书省工作,到了这一年十二月,元澄就因病去世了,享年53岁。二是以领军将军元继为司空。元继的年事已高,且长期患病,一直卧病在床,他虽为领军将军,但却没有牢牢地控制住禁卫军。羽林兵变让胡太后感到元继难以担当领军将军这一重任,因此,在提拔其为司空时,就让其子元叉继任了领军将军。

元叉,小名夜叉,又名元义。在短短的七年里,元叉由原来的七品上阶的员外郎,迅速晋升为从二品的领军将军,同时还兼任侍中,成为北魏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宗室疏属,可以说,如果没有胡太后,就没有元继、元叉父子的今天。元叉不仅担任侍中,参与北魏朝廷的决策,而且更重要的是掌握着可以左右朝局的领军将军一职,显而易见,胡太后对元叉是寄予了厚望的。在胡太后看来,身为自己妹夫的元叉当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然而,这一次,她却想错了!

元叉的迅速崛起立即威胁到了帝国实际的决策者清河王元怿的利益。元怿因为与胡太后之间的私情而成为北魏帝国首席大臣,但元怿与胡太后之间的私情显然为群臣所不齿。不过,年事已高的元继和元澄等人均采取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并没有与元怿发生激烈的冲突,可是,当年少气盛的元叉崛起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元怿不愿元叉的权力进一步膨胀,总是以法压抑元叉,这让元叉非常不满,而元叉呢,又因为元怿与胡太后之间的丑事而鄙视元怿,两人逐渐形同水火,元叉开始盘算着利用自己掌握的禁卫军权废黜元怿。

一次,胡太后在与兼中书舍人杨昱闲谈时对他说:“我的一些在外做官的亲戚们所作所为不合适的,你听说了什么,都要向我报告,千万不要有所隐瞒。”杨昱是杨椿的儿子,原为孝明帝的太子詹事丞,后为太尉掾,兼中书舍人,既是太尉元怿的属官,又是胡太后跟前的亲信。杨昱遂上书弹劾李崇任扬州刺史期间,拉了五车财物送给元叉,恒州刺史杨钧(杨昱的同族叔父、隋朝权臣杨素的曾祖)也给元叉贿赂了十件银餐具。胡太后听了,将元叉夫妻召入宫中,哭着责备二人,这让元叉对杨昱怀恨在心。杨昱的六叔杨舒之妻,是武昌王元和的妹妹,而元和就是元叉的堂祖父。杨舒早死,留下了一男六女,而服完丧后,元氏就屡屡要求离家住在外面。杨昱的父亲杨椿召集杨氏亲戚们,当众哭着斥责元氏说:“我弟弟不幸早死,现在留下的侄儿未婚,侄女未嫁,你为何要匆匆离家?”但元氏不听,并对杨椿父子怀恨在心。正巧这一年瀛洲百姓刘宣明谋反未遂,逃亡在外,元义遂让元和及其妹妹元氏诬告杨昱藏匿刘宣明,并称:“杨昱之父定州刺史杨椿、叔父华州刺史杨津,还给刘宣明送去了三百件铠甲兵器,图谋不轨。”元义又从中证明确有此事。胡太后下令五百御林军趁夜包围了杨昱家,但经过一番搜查,却一无所获。胡太后把杨昱召来问话,杨昱哭着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胡太后亲自解下绑在杨昱身上的绳索,并判处元和、元氏死刑。元叉又从中营救,胡太后最终只是将元和免官,也不再追究元氏了。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2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2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