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6、魏梁政局(1)

北魏顺利收复悬瓠、三关之后,东线和西线的战事仍在进行。

据《魏书·杨椿传》记载:“永平初,徐州城人成景俊以宿豫叛,诏椿率众四万讨之,不克而返。”由此说明,北魏企图收复宿豫的战斗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在北魏荆州地区,荆州刺史元志也于天监八年三月发兵南犯。元志是河间公拓跋齐的孙子,为宗室疏属,在孝文帝南伐时,以自己的身体保护孝文帝,被流箭射瞎了一只眼睛,后被任命为代理恒州刺史,宣武帝继位后,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为了配合中线作战,元志率领七万魏军进攻潺沟(湖北省襄阳市境)。魏军所到之处驱赶当地山蛮,山蛮纷纷南渡汉水,来到梁国雍州境内避难。雍州将佐认为山蛮屡屡骚扰边境,不如因此将他们全部杀死。雍州刺史萧昺却说:“山蛮走投无路,前来投奔,这种情况下杀死他们不吉利。况且,魏军入侵,山蛮总能作为我们的屏障,如果将他们全部诛杀,那么,魏军南下进攻将会长驱直入,这不是好计策。”萧昺下令打开樊城城门,将山蛮接入城中。他又命令司马朱思远、宁蛮长史曹义宗、中兵参军孟惠俊领兵迎击魏军,在潺沟大破魏军,生擒元志的长史杜景,斩首上万级,魏军的尸体布满汗水。萧昺又派中兵参军崔缋率众打捞尸体,予以掩埋。

从梁武帝继位后到如今,魏梁双方一直战事不断。北魏趁着齐梁易代之际,中线夺取了义阳三关,西线则占领了汉中,在东线,北魏企图以寿阳为依托,夺取钟离,但在元澄和元英发起的两次钟离之战中,魏军均以惨败而告终。梁武帝继位以后,则企图通过北伐夺回寿春失地,改变不利的战略态势,但也在寿春之战中惨败,不过,通过第二次钟离之战,韦叡、曹景宗所部大破魏军,接着,就发生了刚刚过去的悬瓠、义阳之战,北魏收复了两地,而梁军则在淮河下游得到了淮北的宿豫。可以说,经过梁初的一系列战争,两国之间是两败俱伤,但是,从总体上看,梁朝显然处于劣势,北魏占领了义阳和汉中地区,当然比梁军占领宿豫一座孤城意义要大很多,这是梁武帝主动请求和解的根本原因,而宣武帝不会用汉中与宿豫交换,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两国之间在随后的两年里,还将在东线进行一番小规模的争夺,但大规模的战争暂时就告一段落了。

在这一间隙,我们来看一看两国在这几年里又发生了一些什么大事。如前所述,梁武帝即位后,非常注重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在徐勉制订《百家谱》后,到天监七年一月,他又下令由徐勉定下百官为九品十八班,班多者为贵。二月,又增加镇、卫将军以下为十品,共二十四班;不到十品级别的,另外又制定了八班。还设置外国将军二十四班,共计一百零九个位号。梁武帝还下诏在地方上设置州望、郡宗、乡豪三人,专门向朝廷推荐人士。梁武帝增设了这么多官职,就是为了极力拉拢士人,满足求官者的需求。到天监十一年,梁朝地方上共有23个州、350班、1022个县,梁朝地方官员的数量也随之极度膨胀。这都是在梁武帝这一指导思想下产生的。虽然梁武帝注重拉拢世家大族,但是,他对于东晋以来以门阀选人用人制度的弊端却有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九品中正制度下的乡举里选根本选拔不出优秀人才,选人用人要唯才是务。天监四年一月一日,他下诏要求:“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即入仕)。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据《文献通考·选举考》记载:“梁初无中正制, 年二十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又制九流常选, 年未满三十, 不通一经者, 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 勿限年次。至七年, 州置州重(州望)、郡置郡崇(郡宗) 、乡置乡豪各一人, 专典搜荐, 无复膏粱、寒素之隔。”虽然有所夸张,但毕竟确立了唯才是举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梁武帝在天监四年下诏开设国子学,招收的学生没有门第的限制,同时又下诏在各地建立学校《隋书· 百官制》称:“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 帝欲招来后进, 五馆生皆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天监八年,梁武帝又下诏重申不拘门第、考试取才的原则,他在诏书中称:“其有能诵一经, 始末无倦者, 策实之后, 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门、后品……并随才试吏, 勿有遗隔。”

梁武帝本人多才多艺,除了熟知儒家经典之外,他对佛学也有深入的研究,写有数百卷佛学著作。天监三年四月八日,梁武帝下了一道《舍事道法诏》,宣布自己皈依佛门。南北朝是佛教与儒教、道教发生激烈碰撞的时期,梁武帝在分析比较三教的同异之后,提出了三教同源的理论,他认为,三教各有各的长处,将孔子、老子和释迦摩尼并称为三圣,一方面,他对儒、道都很重视,天监七年( 508 年) 正月, 他发布诏书说:“建国君民, 立教(儒学)为首……”,对于道教领袖陶弘景也非常尊重,陶弘景也因之被称为“山中宰相”。尽管如此,他又认为,佛教则更高一筹。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下,南梁佛寺、僧尼数量都大大增加,据史书记载,东晋佛寺1768所,刘宋佛寺1913所,南齐佛寺2015所,到了萧梁就增加到2846所,仅建康就有500多所,僧尼10 余万人。

天监九年,魏梁之间没有战事。这一年,南梁朝廷的重臣分别是:司徒萧伟领护军将军、司空萧宏、车骑将军王茂、左光禄大夫沈约、尚书令王莹、尚书左仆射张稷、尚书右仆射袁昂、吏部尚书徐勉、中书监王亮、领军将军吕僧珍,扬州刺史萧宏。梁武帝与这些重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萧伟、萧宏,分别是萧衍的八弟和六弟,萧宏不提。萧衍在襄阳举兵后,因军中用度不足,萧伟将襄阳佛寺内的铜像毁坏制成铜钱,又残害了很多富人,后来,他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导致失明,成了一个废人。萧伟从小好学,在建康招揽了很多文士,萧衍以其为司徒,其实等于是将他供养了起来。王茂作为开国元勋,并无多少文采,史称:“时天下无事,高祖方信仗文雅,茂心颇怏怏,侍宴醉后,每见言色,高祖常宥而不之责也。”沈约不仅文采很高,而且又是梁武帝的老朋友,在梁武帝登基时又有佐命之功,按理说,沈约应当受到梁武帝的重用,但梁武帝对沈约也是有看法的。齐永明年间,沈约为文惠太子萧长懋的太子家令,又与萧衍同为竟陵王萧子良的竟陵八友。在齐末到齐梁易代之间,沈约目睹了萧衍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的,他知道的内幕也太多了。归根结底,萧衍建立梁朝是长期以来处心积虑的篡位过程,在沈约的面前,萧衍无论如何正当不起来。《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尝侍宴,有妓师是齐文惠宫人。帝问识座中客不?曰:‘惟识沈家令。’约伏座流涕,帝亦悲焉,为之罢酒。”况且,沈约文采很好,又喜欢玩一些小心计,这都让梁武帝不可能对他非常信任。梁朝建立之后,沈约一直担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但是,到天监九年年初,梁武帝下诏免去了沈约的尚书令一职,只给其一个左光禄大夫的虚衔。沈约长期担任尚书省的首脑,他一直盼望着能被晋升为三公,可是结果却只是个从三公,这让他于心不甘,他请求出外任职,梁武帝也不同意。他与吏部尚书徐勉私交很好,请他向梁武帝建议给自己一个退休前的荣誉官职,徐勉给梁武帝求情能否给沈约开府仪同三司,但梁武帝没有答应,只给加了一部鼓吹。尚书令王莹和中书监王亮是堂兄弟,均为琅邪王氏,居官谨慎而已。领军将军吕僧珍谦恭谨慎,在宫中值班时,即使是盛夏也不敢解衣,每次在宫中侍宴,总是弓着身体,大气都不敢出,从来不敢拿起筷子夹菜,一次,醉后曾取了一颗柑橘吃下,梁武帝见状笑道:“这可是大有长进了。”因此,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成语千金买邻的故事也与他有关。一个叫宋季雅的人罢官以后,在吕僧珍家旁边买了一座宅院,吕僧珍问多少钱,宋季雅回答:“一千一百万。”吕僧珍感到这是个天文数字,宋季雅却说:“买宅用了一百万,一千万是买邻居。”等到吕僧珍生孩子的时候,宋季雅前去祝贺,礼单上写着一千钱。看门人嫌少,不愿通禀,宋季雅坚持让其送入。吕僧珍感到很奇怪,就亲自打开,才发现是一千金子做成的钱。后来,吕僧珍就向梁武帝推荐宋季雅,宋季雅也由此担任了衡州刺史。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2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2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