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仅仅是冯太后清除异己势力的开始。七月,冯太后又下令将刚刚晋升为三公的拓跋长乐、拓跋目辰和李以及孝文帝的皇叔祖拓跋子推赶出了京师,分别将三人任命为定州刺史、雍州刺史、徐州刺史和青州刺史。同月,冯太后下令将濮阳王拓跋孔雀赐死。拓跋孔雀在乙浑被杀后半个月即被加封为濮阳王,但在皇兴元年十月冯太后罢政前后,又被降爵为濮阳公,直到延兴元年十一月献文帝退位三个月后,又被恢复了原来的称号,至此,又被处死。拓跋孔雀当为宗室疏属,但却享有尊崇的地位,从上述时间节点上分析,他原来当是冯太后的人,因此,在冯太后罢政后,曾被献文帝以怠慢为由将其降为公,献文帝退位后,又被冯太后恢复了王位,但在延兴年间太上皇献文帝拓跋弘依然掌控着最高统治权,拓跋孔雀的政治立场大约转投到了献文帝的一边,这也许就是冯太后重新执掌大权后就迫不及待地将其诛杀的原因吧——她要的不是墙头草,而是自始至终死心塌地效忠自己的人。

诛杀万安国、拓跋孔雀,还只是冯太后残酷清除异己的前奏,接下来,她还将紧锣密鼓地展开大规模的清除行动。据《魏书·高祖纪》记载,拓跋子推、拓跋长乐、李被任命为刺史,是在本年的十一月,这与《李传》的记载在时间上相差了四五个月之久。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任命的诏书在七月份已经下发,但由于各项后继措施尚未到位,冯太后一直没有让他们离开京师,前去地方上任。等到政局逐渐得到控制,冯太后这才让他们离京赴任——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法摆脱的命运:死亡。

《魏书·天象志三》记载:“二年六月,月犯房。占曰‘贵人有诛者’。或曰‘月犯斗,亦大臣之谪也’。其后李惠伏诛,宜都、长乐王(疑为安乐王拓跋长乐之误)并赐死……其三年九月,安乐王长乐下狱死,陇西王源贺薨;四年正月,广川王略薨、襄城王韩颓徙边;七月,顿丘王李钟葵赐死;共后任城王云、中山王叡又薨。比年死黜相继,盖天谪存焉。”在冯太后第二次临朝称制的最初几年里,数位北魏重臣相继被杀或者病死,北魏朝廷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正是冯太后清除异己的具体体现。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那些献文帝的亲信们:李,这位让冯太后恨之入骨的人,刚刚离开京师到徐州上任不足三个月,到了第二年(即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的二月,当初那位投机分子、如今的范阳县令范檦非常清楚冯太后必欲将李置之死地而后快,也知道朝廷上下对李过去专权跋扈非常不满,他立马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告发李在徐州试图背叛。此时的刘宋萧道成几乎被后废帝所杀,他也曾指示垣崇祖等人与北魏联络,因此,双方之间的暗中来往应当是有的。接到范檦的告状信后,冯太后立即下令将李逮捕入京,打入大牢严加审讯。李否认自己图谋叛逃刘宋,冯太后即拉出范檦作证,李说:“你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又能说什么呢!可是,你不念及我对你的厚恩,却忍心诬陷我,也太不厚道了!”范檦回答:“你对我有厚恩不假,但与李敷对你的大恩大德相比又有多少?你竟然对李敷能下狠手,今日我范檦岂能不敢对你下毒手?”李听了后悔莫及。经过审讯,直到同年十月,冯太后才将李诛杀,李的两个儿子也同时被杀。

其次是对冯太后和孝文帝地位构成威胁的宗室:拓跋子推和拓跋长乐这两个对孝文帝皇位最具威胁的人,冯太后当然也不会放过。拓跋子推,这位差一点当上皇帝的、冯太后的小叔子,对冯太后的统治具有很大的威胁,冯太后将其从中都大官调任青州刺史,就在他上任的途中,就不明不白的死掉了,多半是被冯太后派人暗杀的。拓跋长乐是献文帝的二弟,冯太后将其调任定州刺史,史称,他到任以后,不遵守法律,鞭打当地豪强,侮辱地方知识分子,当地百姓前往平城告状,冯太后派人前去将其暴打三十大棒,可是,他却仍然我行我素,被征召回京。

一八一、女主当朝(1)

八年前,冯太后的哥哥冯熙曾在定州担任三年的刺史,其后是韩茂的二儿子韩均做了几年的刺史,冯太后找几个当地豪强从中作梗,当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不过,鞭打当地豪强,也不是能杀头的大罪,而冯太后需要的是杀掉拓跋长乐。就在拓跋长乐被带回京师不久,即被指称其与内行长乙肆虎一起图谋不轨,在家中被赐死(《魏书·天象志》称“下狱死”)。乙肆虎当与乙瑰、乙浑同族,与献文帝五弟河间王拓跋若之母乙氏可能也为同族,冯太后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

到太和四年(公元480年)一月,献文帝的三弟广川王拓跋略也死掉了。拓跋略为中都大官,史称,其聪明机敏,办事公道,拓跋略的死因不详,不能排除是冯太后害死的可能。截止这一年,献文帝的几个兄弟们,仅剩下四弟齐郡王拓跋简和六弟安丰王拓跋猛了。太和五年,拓跋猛被封为侍中,不久即出任和龙镇将,很快又死在任上,因此,孝文帝的皇叔们仅剩下了一个拓跋简。拓跋简唯一的爱好就是酗酒,无法处理日常事务,这是他被侥幸留下来的原因。冯太后将燕郡公常喜的女儿嫁给了他,我们知道,常喜是保太后常氏的弟弟,常氏家族与冯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冯太后将常氏嫁给拓跋简,主要就是为了监视他。常氏个性鲜明,善于持家,还能管束住拓跋简,不让他喝酒。拓跋简实在想喝酒了,甚至于亲自偷酒喝,偷不来,就死乞白赖地央求婢女侍从去给自己找酒。这样的一个人当然让冯太后感到放心了。

受到冯太后猜忌、打压的还有献文帝、孝文帝母亲一系。献文帝的母亲李氏为梁国蒙县李氏,孝文帝的母亲李氏为中山李氏。想当初,李氏与年轻的文成帝春风一度,生下了献文帝,保太后常氏按旧例将李氏赐死,并把冯氏立为文成帝的皇后,李氏的六个兄弟们从刘宋境内陆续来到平城,其中,大哥李峻被封为顿丘王,进爵太宰。蒙县李氏作为献文帝的舅家,自然也受到了冯太后的猜忌。太和四年七月,顿丘王李钟葵被赐死。李钟葵生平不详,但从他的封号上看,当属李峻之子。孝文帝的母亲中山李氏家族更受到冯太后的猜忌,姑且不论孝文帝的真实身世,如果要牢牢地控制住孝文帝,就必须打压中山李氏。李氏的父亲李惠是李盖的儿子,韩颓是他的岳父,在献文帝时期,李惠被进爵为王,并担任雍州刺史、征南大将军、长安镇大将,他的岳父韩颓也被封为襄城王。李惠善于思考,在任期间能够明察秋毫,他在雍州的时候,两只燕子争夺一个鸟巢,相斗数日。李惠让人将两只燕子捕获,问手下能否判断出这个鸟巢是哪只燕子的,大家都摇头不知。李惠让人用一根细竹轻轻弹这两只燕子,不久,一只飞去,另外一只却依然留了下来。李惠笑着对大家说:“这个鸟巢就是留下的这只燕子的,它虽然被打却依然留下来,是因为自忖修这个巢费了很大的功夫,舍不得轻易放弃,而那只燕子被打之后,就再也不留恋此地了。”还有一次,一个背柴的和一个背盐的人都在一颗大树下歇息,休息后,两人准备动身,却为一张羊皮争得不可开交,告到了官府。李惠听了,从容对下属们说:“严刑拷打这张羊皮就能知道属于谁的。”众人都以为他说的是戏言,谁知,他当真让人将羊皮放在席子上,命人用大杖击打,不一会儿,就见些许盐屑散落在席子上,然后,他让两人前来观看,背柴的那人当即认罪。李惠的堂弟李凤是安乐王拓跋长乐的主簿,在冯太后处理拓跋长乐一案中,当时的一个占卜人邢瓒指认李凤是主谋,李凤因之被杀,其子及侄子逃脱。李凤的被杀,只是冯太后处理中山李氏的开始,不久,李惠就被调任青州刺史,与清除李的借口一样,冯太后又诬陷李惠打算南逃刘宋,将李惠及其两个弟弟、儿子们全部斩杀,没收了全部财产。对于李惠的岳父韩颓,冯太后也没有放过,还是在这一年的年初,就将其发配到了边地。《魏书》称:“迄后之崩,高祖不知所生。至如李、李惠之徒,猜嫌覆灭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率多枉滥,天下冤之。”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1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1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