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刘休范发动叛乱后,荆州刺史沈攸之对下属们说:“桂阳王造反,肯定会谎称我与他同谋,如果不迅速发兵勤王,一定会增加朝廷方面的疑虑。”于是,与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郢州刺史晋熙王刘燮、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张兴世一起举兵响应朝廷,并派遣军主孙同、沈怀奥发兵火速东下,接受郢州刺史晋熙王刘燮的指挥。刘休范离开浔阳时,留下中兵参军毛惠连留守,刘燮派遣中兵参军冯景祖偷袭浔阳,六月四日,毛惠连开城投降,杀掉刘休范留在浔阳的另外两个儿子:刘青牛、刘智藏。各个起兵的方镇也都撤回了各自的军队,天下再度恢复了平静。
虽然如此,但坐拥强兵的荆州刺史沈攸之却让朝廷“四贵”深感不安,七月十六日,朝廷晋升沈攸之为征西大将军、宰相级的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坚决推辞开府仪同三司。朝廷执政大臣打算征召沈攸之回京,但又担心激发兵变,不敢贸然征召,于是,先派出使者前去荆州试探一下沈攸之,对他说:“大人一直镇守在外,非常劳累,应回到朝廷之上。朝廷对您的期望很高,并非要减轻您的责任,至于愿不愿意,还随大人自己选择。”沈攸之说:“臣下没有担任朝廷重臣的才能,身处朝廷确实不行。至于让臣剪捕山蛮,平定江汉,则不敢推辞。虽然主上听我自选,但是去是留,还是听从朝廷之命。”朝廷方面也就没再坚持。
截止后废帝元徽三年(公元475年),刘宋朝廷上的大员分别为:卫将军、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中书监褚渊,尚书左仆射刘秉,吏部尚书王僧虔,侍中刘韫(兼右卫将军)、刘颢(兼左卫将军)、何戢(原山阴公主丈夫),中领军萧道成,扬州刺史刘准。
地方主要方镇大员为:荆州刺史沈攸之,南徐州刺史刘景素,南兖州刺史萧道成,南豫州刺史段佛荣,江州刺史邵陵王刘友(宋明帝第七子,年仅五岁),湘州刺史王蕴,郢州刺史刘燮,徐州(治所钟离)刺史垣闳,兖州(治所淮阴)刺史吕安国,青冀二州(治所郁州)刺史刘善明,豫州刺史刘怀珍,司州刺史姚道和,雍州刺史张敬儿,梁州南秦州刺史王玄载,益州刺史张岱,宁州刺史刘延祖,广州刺史陈显达,交州刺史陈绍伯。
刘韫,是长沙王刘义欣(刘义庆大哥)的儿子,曾历任湘州雍州刺史,此人没有什么才能,在任期间,让人画出自己出行图,总是把玩不已。蔡兴宗活着时,故作不知,曾故意问他:“画上的人物是谁?”刘韫回答:“那就是我!”
刘颢是刘韫的弟弟。按:我们知道,刘道怜是刘裕的二弟,他有六个儿子:刘义欣、刘义庆、刘义融、刘义宗、刘义宾、刘义棊。刘义欣共有10个儿子:刘瑾(被刘劭所杀)、刘祗(因党附刘子勋而被宋明帝所杀)、刘楷(被刘劭所杀)、刘瞻(党附刘子勋被宋明帝所杀)、刘韫、刘弼(因党附刘子勋而被宋明帝所杀)、刘鉴(早死)、刘勰(元徽元年死)、刘颢、刘述。至此,只剩下刘韫、刘颢、刘述三人。说到这里,顺便将刘义庆等人的后代说一下:刘义庆过继给叔父刘道规为子,他生下刘烨、刘衍、刘镜、刘颖、刘倩五子,刘烨有子刘绰。刘义融有五个儿子刘觊(被刘劭所杀)、刘袭、刘彪(早死)、刘寔(早死)、刘爽。刘觊无子,刘袭以自己的长子刘晃过继给他为子,刘袭有子刘旻,刘袭也很无知,曾在夏天只穿着个大裤头上大堂上处理政务。刘义融有子刘玠(被刘劭所杀)、刘秉、刘谟、刘遐四人,刘遐曾多次问哥哥要当刺史,刘秉说:“我主管此事,用你的话舆论不好。”刘遐回答:“富贵时你说我们互无联系,等到连坐的时候,我能免罪吗?”后来,果然刘遐因刘秉的牵连而被杀。刘义宾有子刘综、刘琨二人,刘综有子刘宪。刘义棊有子刘长猷。
一七七、培植羽翼
刘宋宗室在朝廷中主要是以刘秉为代表,以他的堂弟刘韫、刘颢为羽翼。
刘宋宗室内部互相残杀,致使现存的宗室再无非常有才能的人了,要么平庸,要么顽劣。刘秉勉强说得上是平庸,在当时的刘宋宗室内部也算是佼佼者了,他从小自我磨砺,谦虚谨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宋明帝对他也很看重,袁粲和褚渊二人就是看到刘秉这一点,才将其引入中枢的。刘宋中枢顾命大臣格局在宋明帝去世后数月就为之一变:一是泰豫元年七月,新任荆州刺史蔡兴宗被滞留京师,第二个月,即死去;二是同年十一月,以刘秉为尚书左仆射。一年以后,到元徽二年五月平定刘休范之乱后,中枢重臣又为之一变,那就是:一是尚书右仆射兼中领军刘勔战死;二是恩幸集团、右军将军王道隆战死;三是萧道成走上前台。随着事态的发展,宋明帝临终时设计的各方平衡、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正悄然被打破,当初的五个顾命大臣已经死掉了两个,中枢借以制约萧道成的武臣刘勔战死,地方借以制约沈攸之的重臣蔡兴宗病死,这都给了萧道成、沈攸之这两个心怀叵测的人带来的机会。
引用萧道成接替刘勔,顿时让他成为中枢“四贵”唯一的武臣,这固然与他新亭战功有关,但与褚渊的引荐当不无关系。褚渊此人虽然相貌姣好,但却并无忠义气节,是一个典型的见风使舵的人,也是世俗中说的那种很会来事的人:他以一个庶子竟然能够讨取嫡母的欢心,让嫡母舍弃亲生儿子而立他为嫡子,由此即可看出他的能量。过去,褚渊与堂弟褚照一起出行,路上遇到萧道成,褚渊用手指着萧道成的车子说:“这可是个不简单的人。”褚渊当吴兴太守前,萧道成给他送礼,褚渊又对人说:“这个人才能相貌都非同寻常,将来的发展难以预测。”由于褚渊的推荐,宋明帝才在临死前将萧道成提拔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刘休范被平定后,萧道成爬到执政大臣里,这对于沈攸之而言,自然不是太好受,如果说沈攸之等人是旧贵的话,那么,刘秉和萧道成则是新贵。过去的旧贵只剩下朝中的袁粲、褚渊以及方镇中的沈攸之,新贵则是刘秉和萧道成,刘秉身为宗室倒也罢了,萧道成的地位一直比沈攸之低,如今竟跑到了自己的前头,这当然让沈攸之不平衡。但此时,双方还不会翻脸,这是因为,沈攸之原来与萧道成同为禁卫军军官,关系密切,萧道成将自己的长女嫁给了沈攸之的第三子,因此,两人是儿女亲家。况且,萧道成刚刚登上执政大臣的位置,羽翼未丰,也不敢造次。
从元徽二年到元徽四年是萧道成逐渐站稳脚跟,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的两年。刘休范之乱平定后,萧道成的职务被晋升为散骑常侍、中领军、都督南兖徐兖青冀五州军事、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从他的职务上即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接替刘勔成为禁卫军的最高将领,这当然是萧道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他又不能放弃自己经营数年之久的南兖州集团。萧道成加督的五州范围并没有扩大,还是他的宋明帝泰始五年加督的,但这五州的刺史却都换成了萧道成的亲信:徐州刺史垣闳,垣闳是垣护之的堂兄弟,是垣荣祖和垣崇祖的堂叔,萧道成当权以后,曾让褚渊为自己的第四子萧晃向垣闳家提亲,这当然是为了拉拢垣闳。但是,垣闳却说:“齐大非偶”,也就是说自己家的门第卑微,不能高攀,予以了拒绝。虽然自己的堂侄垣崇祖和垣荣祖等人已经成了萧道成的心腹,但垣闳不愿趟这个浑水。萧道成口头上赞许垣闳谦让,但内心却很不高兴,他对二儿子萧嶷说:“前不久,我想让白象(萧晃的小名)与垣公结亲,就是看重他老人家淡泊,事情虽然没成,但我还是念念不忘。”话虽这样说,但到第二年,萧道成就将垣闳换下,以曹欣之接替了他,曹欣之是梁初名将曹景宗的父亲,属于雍州武人,以左军骁骑将军晋升为徐州刺史,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欣之晋升为徐州刺史前后,同为雍州武人的张敬儿也被晋升为雍州刺史,这一方面说明了萧道成逐渐掌握了中枢大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在巩固自己的青冀基干力量的同时,已经开始拉拢雍州武力进入自己的集团,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兖州刺史是吕安国,他是在元徽二年九月被任命的,吕安国就是广陵人,原为刘勔的副将,此时当已成为萧道成的人了。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为青冀豪强,为镇北将军、豫州刺史刘怀珍的族弟,曾背叛沈文秀、投靠宋明帝扰动青州的刘弥之是其伯父,《南齐书·刘善明传》称:“幼主新立,群公秉政,善明独结事太祖,委身归诚。”另外,刘善明与萧道成的渊源还在于,在萧道成驻守淮阴时,刘善明的堂弟刘僧副曾带领两千多人前往投靠,成为萧道成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