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唇亡齿寒。寿寂之被杀后,加节、督豫州诸军事,假冠军将军,骁骑将军、淮陵太守吴喜顿生忧惧,为了避祸全身,他上书请求解除军职,当一个闲散的中散大夫。然而,吴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这一举动反而让宋明帝既吃惊,又疑虑,感到他心里有鬼,于是,又下定了清除他的决心。这时,有人向宋明帝报告说,萧道成在淮阴里通外国,主上曾派吴喜携带御酒给萧道成喝,当时,萧道成吓得魂不附体,打算叛逃北魏。吴喜却将实情告知了萧道成,并且自己先喝下一口,萧道成这才敢喝,吴喜回朝后,又一再替萧道成说好话。宋明帝感到,吴喜心机很深,又素来得民心,怀疑他将来不会对幼主忠诚,于是,就将吴喜召入宫中,君臣二人畅谈很久,肆意开着玩笑,气氛极为融洽。吴喜出宫之后,宋明帝又赏赐给吴喜精美的食物,用金银御器盛着送到了吴喜家中,但这些美味中却下了毒药,吴喜吃下后,即死掉了,终年45岁。

在赐死吴喜的前一天,宋明帝已提前给张兴世、刘勔、萧道成三人写了一封长信,信上,他全面阐述了自己赐死吴喜的缘由,内容如下:

吴喜出身寒微,很早就被当作跑腿的,巧言厉色,狡猾异常。从元嘉年间以来,就充当秘书之类的小官,以此卖弄权威,四处结交,笼络了很多党羽,大庭广众之下总是显得很正直,实际上却总是暗中巴结献媚。每每依靠自己的小聪明,甜言蜜语,和颜悦色,对主上既不忠诚,处事又不公平,自从担任各部官吏以来,对关系不好的上级总是诿过于人,以显示自己清正,但其余的人肆意妄为,他却一概不去追究,所以,大家都说他好。

过去,大明年间,黟、歙二县有数千人发动叛乱,攻破县邑,杀害郡守。刘子尚当时在会稽,两次派遣将帅率领三千精锐甲士前去讨伐,都失利了,于是,孝武帝让吴喜带了数十人前去这两个县去说服引诱贼人,贼人竟然被其说降,可见,吴喜此人竟如此会迷惑人。正因为这样,泰始初年,他奉命东征,才带了三百人,从破冈以东一直到东海十余郡,无不扫荡。当地百姓听说吴喜来了,都望风而退。如果他吴喜不是长期取悦三吴民心,怎能做到?他领军在外,军纪全无,放纵诸将,因此,下属为之尽力。我观察他的内心,是等平定贼党之后,似乎是想利用这些人为国出力。

吴喜东征之前,对我信誓旦旦,指天画地,说是拿下刘子房之后,当即就将其诛杀,袁标等人全部斩杀,不留一人。可是,等到平定东线之后,他却没有这样,反而布施恩典,收受罪犯的财物,让贼帅们得以逃窜、隐匿,他收取的财物,数不胜数。任凭贼帅们假装投降,并将刘子房送交朝廷。任用原来的贼帅充当自己的爪牙,对他们非常宽厚,甚至比对那些义士们都好。我推测他的心态是:当时,南线正吃紧,殷孝祖战死,我军军心不稳,他吴喜就是担心敌人会取胜,他预先给自己留个后路。吴喜素来奸诈多变,非常善于自保,对朝廷而言,他平定了三吴,是第一功;对浔阳政权而言,他又没有诛杀一个贼党,暗中向浔阳政权示好。对浔阳政权,他可以这样交代:东线战败,那是东线贼军本来就胆怯,是他们自行溃散,他吴喜并没有苦苦相逼,保全刘子房、顾琛等人,就足以表明自己的丹心。在他吴喜看来,这样以来,自己就游刃有余,两面讨好,可以高枕无忧。

南线战事胶着,当时最短缺的是军粮。西南和北线道路又不通,东线刚刚平定,商人很少,朝廷为了救急,甚至公开卖官鬻爵,以换取亟需的粮食,可是,吴喜在赭圻,军主一下子就偷了一百三十斛米,他还不问罪。大家都说应该处罚,吴喜不得已才打了三十鞭子,还未加责备,此人枉法以收买人心,大都是这样。

荆州原来公私财物都很丰厚,吴喜率军到荆州以后,纵兵抢掠,荆州公私财物被劫掠一空。他趁着兵威,随意敲诈勒索,不仅没有规矩,还严令立即办到。他所任用的人又都是奸猾之徒,假公济私,送交国库的财物一半都被这些人私吞了。吴喜收受他人贿赂,替他人求官,无休无止。荆州平定后,他就该回朝,但却借口防备益州方面而在荆州盘桓,其实是因为他是在荆州做生意,生意还没做成。他还派人进入山蛮聚居区,假传圣旨安抚山蛮,从山蛮那里取得的财物,他全部私吞。还派遣部下甚至当地富人,前去襄阳或者益州等地,向当地郡县索要财物,增加百姓赋税,巧立名目,多方敲诈。从荆州回京,大船小船满载财物,上自吴喜下到小将,人人都捞取了大量财物,令人咋舌。

吴喜本是个下贱人,经常奉命前去各地办事,所到之处,总是收买人心,以窃取美名,因此,大家都说他好,他的名满天下,但却暗中怀有奸诈之心,人们却不知道。吴喜军中诸将,不是抢劫犯,就是杀人犯,吴喜只说:“贼人何必要杀掉呢?只用使用得法,肯定会有用处的。”即使对那些老弱,他竟然还睁着眼睛说瞎话:“杀了壮士可惜,天下尚未平定,让他们戴罪立功。”对他们甚至比对有功的将士都好。这些人只感激吴喜,根本不会想这是朝廷的恩典,他们照旧作恶,经常犯事,致使正直之士相互说道:“我们不惜牺牲,抓到了这些贼人,朝廷不肯处理,反而和我们一样看待,如果天下再有贼人,我等再也不去讨伐了。”这些被宽恕的贼人们在部队中大多没有什么功劳,或者隐藏在众人之后,甚至在帐篷里睡觉,敌人被打败后,却与功臣们收到同样的封赏。受到朝廷的责问后,吴喜还百般辩解,说:“这些人既然已经被赦免了,他们立了战功,哪能不按照规矩封赏呢?”褚渊到前线给功臣们封赏,吴喜替军中那些曾做贼的人请功,甚至比对义士们请功还积极,褚渊因为吴喜立了首功,并且还是军中的副统帅,不好拂了他的意,因此,这些人被授官的还比义士们多。义士们虽然感到他不公平,又贪图他军纪散漫,所以还替其效劳。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1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1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