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大明末年,孝武帝还做了以下几件事情:一是讨伐沿江山蛮。平定刘诞第二年即大明四年十月,他就下诏命令沈庆之率军讨伐沿江的山蛮,第二年二月,他又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并下诏称,对于在此之前逃亡的民众,实施大赦;已经被捕下狱的,予以释放;去年以前的旧债一律废除;从今以后,老弱病残之家和参与讨伐山蛮的战士家属,赋税减半。《宋书·沈庆之传》也称:“四年,西阳五水蛮复为寇,庆之以郡公统诸军讨之,攻战经年,皆悉平定,获生口数万人。”二是缓和社会矛盾。大明五年四月,他下诏称:南徐州和兖州去年发生水灾,百姓困顿,拖欠的税赋,可以推到秋收再交;五月又下诏对于皇室宗亲担任没有俸禄官职的,每月给十万钱;七月,下诏赈济遭受水灾的百姓,赦免雍州百姓;八月,鼓励各地建立学校,实施教化;同月规定州自行任命的县令俸禄按照正规县令的三分之一发放,离任时,不给送故钱;大明六年二月,下诏恢复了百官的工资,四月,免除了南兖州百姓大明三年以前拖欠的税赋,八月,免除雍州大明四年以前拖欠的税赋,十月规定上林苑中原有百姓的坟墓,先百姓要求合葬的,不再禁止。大明七年一月,即下诏检阅水师,并为巡游做准备,二月开始巡游乌江,途中下诏大赦天下,所经过的地方百姓免除一年税赋,其余欠债也不用再交,赏赐百姓爵位一级等等,继而又免除历阳郡三年的税赋。三是审理诉讼案件。大明五年五月,他到阅武堂听讼,九月又到琅邪郡,赦免全部囚犯,十一月下诏要求地方官员在审理案件时,要从宽从简。大明七年八月,下诏称自己将亲自深入到京师附近的郡县审理案件,对于今年以前的犯罪一律不再追究;同月,他真的到建康秣陵县审理囚犯,九月,又到廷尉审理案件,同月巡幸南豫州、江宁县,审理案件,并赦免南豫州死罪以下的囚犯,所过之处减免一年税赋,在姑熟校猎,并在当地审讯溧阳、永世、丹阳县的囚犯,并予以释放,途中,他还下令开仓赈济百姓,对于历阳郡的老年人赏赐布帛十匹,免除郡租十年。四是巩固皇权。大明七年(公元463年)四月,他下诏要求:“从今往后,除了在战场上作战,任何官员均不得擅自杀人,有罪之人罪当处死的,必须上报中央,经过批准后方可施行,如有违反,以杀人论处。”五月,他又下诏规定:“从今往后,刺史、郡守、县令,如果需要征发百姓、调动军队,都必须要有皇帝的亲笔手诏,方可施行;只有发生边境和宫廷突然事变除外。”

据《宋书·刘秀之传》记载,在大明四年以前,刘宋宫廷经常赊买百姓的财物,却欠账不还钱,弄得民怨沸腾,当时,刘秀之劝谏再三,孝武帝虽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并没有实施,对比孝武帝在大明末年的所为,尤其是大明七年,他虽然是在巡游,但却一直在忙着:审讯案件、狩猎、训练水师、赈济灾民,完全换了一副模样。可是,《魏书》却称他“猎于乌江之傍口,又游湖县之满山,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资治通鉴》也说:孝武帝在末年特别贪财,刺史、郡守回京后,必须向皇帝进贡,这还不过瘾,孝武帝还和这些官员赌博,务必把他们输得精光才罢手。《南齐书·垣闳传》也称:“孝武末年贪欲,刺史二千石罢任还都,必限使献奉,又以蒱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他终日喝得大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经常靠着小几昏睡,可是,一旦外面有人进来汇报工作,他立即就换了一副模样,没有一点醉态,因此,群臣都很害怕,也不敢偷懒。史官的记载往往出自不同的角度,而人性又非常的复杂,这一点,在孝武帝的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假如单看《本纪》,孝武帝不仅称不上是昏君,而且还勉强能说得上明君吧?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闰五月二十三日,备受争议的孝武帝刘骏在玉烛殿死去,终年35岁。

一三三、子业登基(1)

自宋魏恢复和平以后,两国之间友好交往不断。

和平元年,北魏共出使刘宋两次:分别为二月冯阐首次出使刘宋、十一月卢度世、朱安兴二次,刘宋出使北魏一次,七月散骑常侍明僧皓到达平城;和平二年双方各自向对方派出使者一次:三月刘宋使者散骑常侍尹显到平城,十月,北魏游明根、员外郎和天德出使刘宋;和平三年双方各一次:三月刘宋使者散骑常侍严灵护到平城,十月北魏游明根和和天德再次出使刘宋;和平四年刘宋未向北魏派遣使者,十月,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骁骑将军昌邑子娄内近、宁朔将军襄平子李五鳞出使刘宋。综上,在孝武帝大明时期,宋魏两国交往中,北魏共派遣使者5次,刘宋派遣3次。至于在和平四年,刘宋为何没有按照惯例在三月份派出使者出使北魏,原因不详,结合上年度三月刘宋使者抵达平城时,尚有高句丽、渴盘陀等诸小国使者抵达,也许刘宋因外交礼仪方面的问题而单方面中止了与北魏的外交关系。

在这段时间里,北魏文成帝关系的依然是吏治和民生两个问题。和平三年十月,他下诏称:“如今选举上来的官员,大多不按次序,令满头白发的老人却位居后生之后,今后在选拔任命官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年长老旧的。”和平四年三月,他又下诏称:“如今不少官吏擅自调发百姓进行劳作,从今往后,有擅自调发劳役的,按照枉法论处。”在民生方面,和平四年七月,他下诏说,自己每到农闲期间,就率领百官巡幸,所到之处总要建立新的行宫,这非常浪费,以后,使用过去的即可。八月,他在河西田猎时,又下诏要求在打猎时随从官员不得滥杀野兽。数日后,他又下诏称,前不久,百姓因饥寒甚至有卖儿卖女的,朝廷已经勒令买主将这些孩子释放回家,但效果不好,致使这些良家儿女依然身为奴婢,从现在开始,各地要认真查验,如果还不退还,以贩卖人口论处。十月,定州、相州发生霜灾,文成帝下诏免除两地的税赋。除此之外,在同年十二月,他还针对当时富贵人家举行婚礼时奢侈浪费现象,下诏要求有关部门制定婚礼规范,使贫富人家举行婚礼都有章可循;第二天,又下诏称:“婚姻关系是人伦的开始,所以,才把夫妇之义作为三纲之首,是最重要的礼仪。尊贵与卑下,要予以区分。但是,近年来,出身贵族的人家大多不遵守旧法,或者是因为贪图商人的财物,或者是因为两家关系要好,致使双方结亲时不考虑贵贱尊卑。现在命令:皇族、师傅、王公贵族以及士民之家,不得与手工业者、技术工人和低贱姓氏的人家结婚。”文成帝的这一诏书,是北魏统治者首次对婚姻关系作出规范,体现了儒家尊卑有序和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的思想,但是,社会发展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过去曾经显赫的高门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寒微,而一些过去卑微的人家会通过辛勤的劳动积攒大量的财富,于是,两者各取所需,进行联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这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无疑会扰乱整个既定的社会阶层,从而造成一系列的混乱,是不能被允许的。无独有偶,在两年前,刘宋的孝武帝也严令对于那些与低贱而富有的人家通婚的士族,一律归入应当服劳役一类,从而引发了大量士族逃亡。

正如拓跋焘与刘义隆是一对冤家一样,南北两朝的孝武帝刘骏与文成帝拓跋濬同样是差不多时间继位、差不多时间死去,就在南朝的刘骏死后整整一年,北朝的文成帝拓跋濬也病死了,享年26岁,谥号为文成皇帝,庙号为高宗。随着二人的去世,南北两朝再次几乎同时进入一个权力交替的动荡时期,而这一敏感时期,在专制王朝时代,往往会因为措施不当而失控,造成巨大的动乱,那么,还是让我们先将目光转向南方的刘宋,看看等待我们的究竟会是一位什么样的嗣君吧。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0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0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