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除此之外,在文成帝一朝,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保姆常氏家族的崛起。拓跋濬继位的次月,即尊常氏为保太后,在拓跋濬最初的几年里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都有常氏的影子,后又尊为皇太后。常氏是辽西人,据《晋书·慕容宝载记》称,在后燕慕容盛时代,曾有中书令常忠,不排除常氏与常忠为一族的可能。兴安二年(公元453年),拓跋濬刚继位数月之久,即将常氏的哥哥常英从肥如县令破格提拔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提拔常氏弟弟常喜为镇东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常氏的三个妹妹全部封为县君;任命常氏的妹夫王睹为平州刺史、辽西公。追赠常氏的祖父常亥为镇西将军、辽西简公;父亲常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常英母亲许氏为博陵郡君。并派遣兼任太常卢度世持节,将常澄的坟墓改葬到辽西,树碑立庙,安排一百户人家守墓。两年后,拓跋濬又晋封常英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爵位为辽西王;任命常喜为左光禄大夫,改封为燕郡公;封常氏的堂兄常泰为安东将军、朝鲜侯;封常氏的侄儿常伯夫为散骑常侍、选部尚书;常员为金部尚书;常振为太子庶子。又过两年,到太安三年(457年),又将常英晋封为太师、评尚书事、内都大官,常英成为北魏第一重臣,而常泰等人也均被任命为州刺史。后又封常氏的母亲宋氏为辽西王太妃,北魏只有宗室诸王之母,方能封为王太妃,常氏之母为其父的侧室,被封为王太妃,这是整个北魏时期独一无二的特例。常太后是拓跋濬的乳母,与拓跋濬关系甚深,史称她“慈和履顺,有劬劳保护之功”,因此,拓跋濬继位后依靠常氏家族巩固统治,也在情理之中,同时,常太后为人慈爱,并没有过度干预外廷事务,她还识大体,懂规矩。过去,她的同父异母哥哥常英对她的亲生母亲宋氏并不好,而她的妹夫王睹对宋氏却非常关照,全家曾一起去和龙逃荒,家贫没有牛车,宋氏累得走不动了,王睹背着宋氏前行。后来,宋氏曾对常太后说:“为何不提拔王睹,废黜常英?”而常太后却回答:“常英是长兄,是一家之主,家中过去遇到一些小小的不和睦,何必念念不忘呢?王睹虽然对您老人家尽心尽力,但毕竟是外姓之人,为何要将他加在常英之上?给他一个刺史、郡公,也足以报答他了。”

到太安二年(456年,即孝武帝的孝建三年),北魏朝廷重臣分别为:太宰常英、司徒领太子太傅陆丽、司空领太子太保伊馛、车骑大将军乙浑、中军大将军拓跋道符、征西大将军司马楚之和陆俟、镇东大将军常喜、尚书令于洛拔、尚书左仆射拓跋目辰、尚书右仆射和其奴、侍中闾毗、闾纥。伊馛,在拓跋焘时代一直掌管着禁卫军,他为人忠诚谨慎;拓跋道符是被宗爱所杀的拓跋焘第三子东平王拓跋翰之子,是拓跋濬堂兄弟;陆俟如前所述是拥立拓跋濬上台的功臣陆丽的父亲;于洛拔,是魏初名将于栗磾的儿子;拓跋目辰为宗室疏属,个性严正,以长期劳苦而累迁为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代人,恭敬勤勉,拓跋焘时代为羽林中郎;闾毗和闾纥都是拓跋濬生母郁久闾氏的兄弟,柔然人,拓跋濬为了尊崇舅舅,封闾毗为平北将军,赐爵河东公;闾纥为宁北将军,赐爵零陵公,很快又都加侍中,进爵为王,后又加闾毗为征东将军、评尚书事;闾纥为征西将军、中都大官。乙浑,生平不详,但据《魏书·乙瑰传》,乙瑰是代人,是拓跋焘的女婿,其子乙乾归又是拓跋濬的妹夫,同时,文成帝的后妃中有一位乙氏,而乙浑当与之同族,也属于外戚。有学者称大约出自吐谷浑乙弗部,也有称出于高句丽乙弗氏。

一二零、文成初年(2)

兴光元年(公元454年,也就是孝武帝孝建元年)七月,继位一年多的拓跋濬喜得贵子,这对15岁的他来说应该是一件大事。

说到此事,还与一年前被他诛杀的永昌王拓跋仁有关。四年前,当拓跋焘南下汝南的时候,永昌王拓跋仁驻军汝阳,也就是在这次征战中,他遇到了貌美如花的梁国李氏,将其纳为夫人。四年后,拓跋仁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新皇拓跋濬赐死,李氏也与拓跋仁的其他家人被送往平城宫。14岁的拓跋濬登上白楼望见了李氏,顿时被李氏的美貌所倾倒,他问身边的随从说:“这个女人不错吧?”大家均点头称是。于是,拓跋濬就从白楼上下来,在储藏财物的仓库中与李氏云雨了一番,李氏就此怀孕。常太后对此有些怀疑,他询问李氏,李氏如实回答,此事发生以后,仓库管理员也曾私下在仓库的墙壁上做了记载,两相对照,证实情况属实,等到李氏生下孩子后,被立为贵人。

刚刚继位一年多的拓跋濬喜得贵子,当然让他喜出望外,皇子出生以后,他即下诏大赦天下,并改元,一直到第二年皇子快周岁的时候,在经过与群臣慎重的讨论以后,才将皇子的名字取为拓跋弘,这都能证明他对这位皇子是十分看重的,然而,李氏生下皇长子,却无形中给北魏宫廷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震动,并非所有人都是欢天喜地的,这就牵扯到一个在不久的将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冯氏。

在介绍冯氏之前,我们不妨先说一说此时主导北魏后宫的人物究竟是谁?文成帝时代的后族颇为复杂,具体如下:已死的赫连太皇太后(拓跋濬名义上的祖母)、文成帝拓跋濬的生母郁久闾氏(文成帝继位后即死去)、拓跋濬的乳母常氏、以及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还有后来被晋封为皇后的冯氏。赫连太皇太后后族无人,并已死去,而郁久闾氏在文成帝继位后即被赐死,只有常氏才是此时北魏后宫一言九鼎的人物。据《魏书·后妃传》记载,冯氏是长乐信都(河北省冀州市)人,她的伯祖父冯跋、祖父冯弘是北燕的皇帝,其父为冯朗,公元432年,冯朗与弟弟冯邈说服哥哥冯崇投降北魏,冯朗后官至北魏秦雍二州刺史,入魏以后,冯邈又逃亡到了柔然,冯氏家族因此受到牵连,冯朗被杀,冯朗之女冯氏被纳入皇宫。在北燕行将灭亡的434年北燕冯弘答应将自己最小的女儿送给拓跋焘,此女纳入北魏宫中以后,被封为左昭仪,因此,冯氏入宫以后,一直受到姑姑的照料。那么,如今如日中天的暴发户常太后又与冯家有什么渊源呢?常氏是辽西人,曾是北燕冯氏的臣子,其间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氏在文成帝继位之初,就被选为贵人,起点非常之高,当年冯氏年仅10岁(冯氏本传记载为14岁错误),那么,是谁主导了此事呢?不言自明,肯定是常太后,而常太后在外廷广树自己势力的同时,将年仅10岁的冯氏配给文成帝为贵人,其用心昭然:那就是想让冯氏生下一男半女,长久地维持辽西集团的利益。然而,事与愿违,这位年仅10岁的冯氏容貌大约是无法与成熟女人相媲美的,肚子也不争气,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倒是文成帝与李氏的一场偶遇结下了果子!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0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0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