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孝武初立(4)
刘骏在新亭即位后,即将新亭改名为中兴亭,显示了中兴刘宋的决心。
一是改革元嘉末期的制度。孝武帝刚刚即位,即下诏称:圣主曾立下教训,要求务必弘扬治国之道,群臣辅佐皇帝,要勤勉地建言献策,朕继承大业,也将秉承圣主的遗训。要量入为出,是国家的常规,而目前国家的用度,却没有规矩。兵役损耗,国库空虚,可是,内外的供应却一点都没减少,这不是先帝立国的本意,从今往后,一切“薄己厚民、去烦从简”的措施,都要予以施行,以让朕满意。这当然是一个大的要求,其实质在于:刘骏看到他的父亲刘义隆与弟弟刘义康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让他不敢再相信宗室们;想到徐羡之等人诛杀伯父宋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让他不敢相信大臣们;目睹哥哥刘劭诛杀亲生父亲刘义隆,让他无法相信自己的儿子们,唯一能够相信的就是自己的权力!在这一要求下,孝武帝对元嘉时期的诸多制度都进行了改革,主要是:1、加强对皇宫的保卫。刘骏进入建康数日后,即下令设置殿门及上閤屯兵,不久,又设置卫尉官,负责皇宫保卫。2、对刘义隆时期地方官的任期进行调整。过去地方官员的任期至少是6年,刺史有的能在一地任职长达10年,地方官任期较长好的方面在于地方官没有短期行为,可以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事,但孝武帝却不这么看,因为,一个地方官如果长期在一个地方任职,极有可能在地方上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威胁到皇权,因此,他下令将任期缩短为3年。3、为了防止东宫势力过大,他在即将册立太子之前,就于元嘉三十年年底裁撤了东宫的太子率更令、步兵、翊军校尉、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左右积弩将军等官;中庶子(太子宫高级助手、原为4人)、中舍人(高级随员,原为4人)、庶子(助手,原为4人)、舍人(随员,原为16人)、洗马(图书管理员,原为8人),也都各减一半的员额。4、裁撤都水台和都水使者官,另置水衡令一职。
二是施行善政。1、向全国各地派出使者,访贫问苦。继位之初,孝武帝就下诏称:“天步艰难,国运不昌,虽然基础牢固,但气数却时好时坏,朕以渺小之身,继承大业,心中非常恐惧。国家的政治,以人为本,想到历朝的兴衰,内心忧愁痛苦。命令向各地派遣使者巡视风俗。” 于是,派遣散骑常侍乐询等十五人巡视各地。2、赦免京师及浔阳等地的租赋。赦免京师建康方圆二百里以内的地区,并免除一年的租税,又免除浔阳郡和西阳郡租布三年。3、下诏称:“百姓疲劳困顿,徭役很重,应当崇尚节俭,凡不属军国亟需的劳役,一律停止;撤销细作营并入尚方省,至于一切精雕细刻之物,金银装饰的工艺,无关用途的,要严格禁止;皇宫供应的衣服、饮食,都要减少数量,严禁奢侈浪费;打猎捕捞也都要依照时令季节;公家与百姓交易,必须公平合理;国家圈占大河、田地、湖泊,也要向百姓开放;贵族参与商业,与百姓争利的,也要一律禁止。” 4、对于在刘裕时代就已经从军的,目前尚活着的军人,一律解除军籍,变为自由民; 5、元嘉三十年十月癸未日,孝武帝还亲自到阅武堂审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