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魏军开始对盱眙发起猛攻。

他们用钩车钩住城楼,想将城楼钩塌,城内守将则用铁环制成巨型锁链拴住钩车,数百人呐喊着向后牵引,钩车无法后退。等到夜里,守军从城内悬下木桶,桶内藏着壮士,将钩车的钩子砍掉,并将钩车缴获。第二天,魏军又用冲城车猛撞城墙,但盱眙城墙土质细密坚硬,冲车每次撞击,仅仅撞落数升城墙上的泥土。眼看无法得手,拓跋焘下令魏军强行攀登城墙,部队轮番上阵,掉下梯子再重新攀爬,无人敢退缩。守军拼死苦战,杀死魏军一万多人,魏军尸体堆积得与城墙那么高。战斗异常惨烈,《南齐书·高帝本纪》也记载:“太祖(即萧道成)还就质固守,为虏所攻围,甚危急。”就这样,魏军一直在盱眙城下强攻了整整三十天,却一直无法攻破城池,而且,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魏军大将、散骑常侍、殿中将军长孙真也被宋军杀死。这时,魏军军中又发生了传染病,有细作报告说建康方面已经派出战舰从东海进入淮河,并命令彭城守军将切断魏军归路。拓跋焘意识到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二月二日,他下令焚烧攻城器具,仓皇渡过淮河退去。盱眙军民跃跃欲试,打算追击敌人,沈璞说:“如今城内士兵不多,又都是新近招募的,虽能固守,但不可出战,只有整顿船只,做出将渡河穷追的样子,让他们赶快逃命,不用真的去追赶。”大家都表示赞同。

盱眙大捷后,臧质认为沈璞是一城之主,应该由其向朝廷上报捷报,但沈璞坚决推辞,将功劳记在臧质的头上,宋文帝听到后,对沈璞更加敬重。

魏军途径彭城时,江夏王刘义恭害怕得不敢出击。有人报告说:“敌人驱赶一万多南方百姓,傍晚将在城外数十里的安王陂宿营,今天追击,还能救回他们。”诸将纷纷请战,但刘义恭不从。第二天,宋文帝命令彭城守军截击魏军的诏书送到了彭城,此时,魏军已经走远,刘义恭这才命令镇军将军司马檀和之向萧城方向追来。魏军闻讯,将这一万多南方百姓悉数屠杀后,仓皇离去。

在拓跋焘北返途中,程天祚趁着拓跋焘大醉,假装受命督促后军,偷偷离开了拓跋焘身边。一路上,他对后面上来的魏军,随便找个毛病,都给予一个小小的惩处。魏军将士都知道程天祚深得拓跋焘的喜爱,都害怕得罪了他,因此,他一路南来,无人敢问,这才得以顺利逃归宋国,回来后,程天祚被任命为山阳太守。

二月二十四日,拓跋焘渡过了黄河。

二月二十八日,宋文帝摆驾渡过长江,来到了瓜步山上,同日,京师建康解除了戒严。

三月一日,宋文帝回到了宫中。

三月十五日,拓跋焘回到平城,履行向祖宗报告的程序,将五万多家投降的南方居民分配在平城周边地区。

至此,这场持续半年的南北大战彻底落下了帷幕。

我们无法知道宋文帝刘义隆登上瓜步山上,俯瞰满目疮痍的淮南之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是沉痛,是悲凉,是惭愧,抑或是庆幸?站在不同的角度,南北双方对这次魏军南侵所造成的危害做出了不同的描写:《宋书·索虏传》“史臣曰”:“至乃连骑百万,南向而斥神华,胡旆映江,穹帐遵渚,京邑荷檐,士女喧惶。天子内镇群心,外御群寇,役竭民徭,费殚府实,举天下以攘之,而力犹未足也。既而虏纵归师,歼累邦邑,剪我淮州,俘我江县,喋喋黔首,跼高天,蹐厚地,而无所控告。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系虏,自江、淮至于清、济,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不一焉。村井空荒,无复鸣鸡吠犬。时岁唯暮春,桑麦始茂,故老遗氓,还号旧落,桓山之响,未足称哀。六州荡然,无复余蔓残构,至于乳燕赴时,衔泥靡托,一枝之间,连窠十数,春雨裁至,增巢已倾。虽事舛吴宫,而歼亡匪异,甚矣哉,覆败之至于此也。”淮河南北数十万户刘宋军民,生还的不足百分之一;壮丁被魏军一律杀死,年幼的被掳掠为奴,千里之内不再有鸡鸣犬吠之声;千村百落全部被夷为平地,侥幸生还,战后回到家乡的满眼是堆积如山的骸骨;春天飞回的燕子再也找不到故巢,只得在树上筑新巢,一条树枝上竟一连筑了十几个鸟巢,春雨一过,鸟巢压断树枝,掉到了地上。史书描绘的惨状让人耳不忍闻。《资治通鉴》也称:魏军连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春燕归,巢于林木。魏之士马死伤亦过半,国人皆尤之。”、刘宋“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对于魏军的战果及损失,《宋书》说:“焘凡破南兗、徐、兗、豫、青、冀六州,杀略不可称计,而其士马死伤过半,国人并尤之。”《宋书·鲁爽传》实录的鲁爽投降刘宋时给南平王刘铄的信中也说:拓跋焘“自盱眙旋军,亡殪过半,昏酣沈湎,恣性肆身。”均指出了魏军北撤时死伤大半的情况,应当是真实的,这大约是西线战斗、尉武野战、盱眙攻坚战中战死、瘟疫死亡人数。《魏书》称,(魏军)“尽举淮南地,俘之以归,所夷灭甚众”、“淮南之民皆诣军降”、“其江北之民归降者数十万计。凡克南兗、豫、徐、兗、青、冀六州,其军锋杀掠不可胜算。时义隆江北萧条,境内搔扰”。

虽然表述各有侧重,但大体可以肯定:一是魏军进入刘宋国境后实施了恐怖屠杀的政策,完全没有欲长期占领该地“吊民伐罪”的姿态,这只能出于两种可能:1、拓跋焘发动这场战争出于对刘宋北伐的报复,是基于以攻为守策略而进行的反击,并无统一中国、占领江南的打算,这一点无论从他给宋文帝的恐吓信中,还是以当时北魏对南下的准备程度上均可以看出;2、随着战役的推进,万一能够突破长江防线,拿下建康的话,拓跋焘当然不会谦虚,以恐怖政策震慑刘宋军民,这也符合魏军“捣其腹心”的习惯。二是魏军起码掳掠了5万户刘宋平民,以一户5口计算,人数高达25万之多,而六州原有的数十万户上百万人中的大部分都被魏军屠杀了。三是魏军也死伤惨重。但即使是这样,魏军也是赢家,这是因为:战火主要在刘宋土地上点燃,对于刘宋综合实力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与进攻方仅仅死伤一些兵员不可同日而语;刘宋西路军虽然取得了局部战场的胜利,但战区并非北魏富庶地带,且西路军只能说稍占上风而已,对北魏军力国力并无太大的打击,但由于盱眙之战持续长达一月之久,数十万魏军不仅没有拿下盱眙,补充本已缺乏的军粮,相反还造成了大量战斗死伤,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想见饥馑也更为严重了,再加上瘟疫流行,造成了更大的非战斗减员,因此,统算起来,魏军的胜利也应该是一场惨胜,这场战争也可以说没有赢家,虽然范文澜先生说“鲜卑人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死伤,此后害怕同南朝作战”,有些夸张,但是,在一二十年间里却是实情。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00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