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宋文帝命令徐湛之搜集参与谋反人员的证据,徐湛之将政变集团制作的檄文、任免人员名单上呈,宋文帝下诏:“看到徐湛之的奏表,不禁吃惊不小。范晔素无品行,年少即有恶名,只是因为他有才华,才用其所长,把他晋升到高位。可是,他阴险之性却记不住恩遇,还心怀不满,我每每包容,希望他能改过自新,但没有想到竟然猖狂到如此地步!”下令有关部门彻底查清该案。

当夜,宋文帝召范晔及百官入宫,将其软禁在客省(处理藩属事务的衙门),并逮捕了谢综和孔熙先兄弟,三人全部招供。宋文帝在华林园延贤堂,他派人质问范晔:“以大人确有才学,故任用提拔你,但也知道你与欲壑难平,估计你只是发发牢骚,拉帮结派而已,谁知你竟然做出此等忤逆之事!”

范晔仓促之间,不知如何回答,并没有认罪。

宋文帝又派人问道:“大人与谢综、徐湛之、孔熙先等人谋反,他们全部招供了,这些人还没有被处死,证据都还在,何不据实招来?”

范晔回答:“如今宗室有磐石之固,即使侥幸得手,方镇前来讨伐,将如何收场?况且,臣深受皇帝厚恩,再晋升一两级,是自然之事,我岂能冒着灭门的危险发动政变呢?按照平常之理推断,我也是不会这样做的。”

看到范晔还嘴硬,宋文帝再次派人前来,对范晔说:“孔熙先现在就在华林园园门外,你愿意与他当面对质吗?”

范晔不敢正面回答,只是说:“假如孔熙先诬陷我,我又该怎么办呢?”孔熙先听说后,笑着对殿中将军沈卲说:“所有的部署、文告、书信都出自范晔之手,事到如今还抵赖什么!”

宋文帝将范晔亲笔书写的信件交给范晔看,范晔这才说:“很久之前就打算向皇上报告,只是因为逆谋尚未明显,又寄希望于他自行消弭,所以一直拖到今天。”然后,他表示认罪。当夜,宋文帝又派尚书仆射何尚之与范晔见面,何尚之问范晔:“你的事怎么到了这一步?”范晔回答:“你说是为什么。”何尚之说:“你自己应该知道。范晔说:“外人传言是庾炳之憎恨我,但我私下想来我与他没有仇隙。谋逆之事,我的确听孔熙先说到过,只是我轻视这个小孩,对他说的话也不以为意。今天突然受到责备,我才感到确实是有罪过的。大人正要以正道领导天下,让世间不再有冤案,我死以后,还请大人能够明白我的本心。”

第二天,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将范晔押到监狱。范晔入狱后,询问徐湛之在哪里,这时,才知道自己是被徐湛之所出卖。

入狱后的孔熙先一经审讯,就和盘托出,宋文帝看到他的供词,对他非常赞赏,派人慰劳他说:“以爱卿的大才,却滞留在集书省内,理应会产生非分之想,这是朕辜负了爱卿你!”又质问前吏部尚书何尚之道:“让孔熙先这种人才三十岁了还仅仅是一个员外散骑侍郎,哪有不做贼的?”

孔熙先在狱中上书宋文帝,告诫宋文帝要提前预防骨肉相残之祸,并称,请求将自己的奏表存放在中书省内,以让后人查阅,提前防范。

范晔在狱中要求将自己的牢房与谢综、孔熙先等人的接近一些,狱中将他挪至谢综牢房的隔壁,范晔说:“刚被逮捕的时候,你们怀疑是谁告的密?”谢综回答:“不知道。”范晔说:“是徐童(徐湛之小名)。” 在狱中,范晔作诗称:“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忄画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岂论东陵上,宁辨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

七十四、范晔之死(4)

范晔本以为入狱后就会被杀,但宋文帝却下令彻底查清这桩大案,因此,过了二十多天,范晔逐渐产生了生还的希望。

狱卒戏弄他说:“外间传闻詹事可能会被判决长期的徒刑。”范晔听了,又惊又喜,而谢综和孔熙先却笑道:“詹事当初与大家伙一起筹划之时,无不卷起袖子,怒目而视,在西池射堂上时,詹事跨马顾盼,旁若无人,自以为乃一世之英雄。事到如今,你却心乱如麻,不过是怕死罢了。即使皇上赦免了你,你身为人臣,却密谋害主,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范晔对狱吏说:“可惜了,竟然要埋掉这样的人。”狱吏却说:“不忠之人,又有什么可惜的呢?”范晔说:“你说的对。”

范晔在狱中写下了《与诸甥侄书》,全面回顾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对自己的一生也是一个总结。

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十二月十一日,临被处斩的那天终于到来了。

被押送到街市时,范晔被押在最前面。他对谢综说:“今日的排序还是以官阶么?”

谢综说:“贼帅在先。”

两人在途中有说有笑,一直没有停下来。

到刑场后,范晔对谢综说:“时辰还未到吗?”

谢综回答:“不会太长了。”

范晔吃过临行饭,又苦苦劝谢综也吃点,谢综说:“这又不是得了重病,反复劝说人家多吃饭。”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9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9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