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远了,回过头来继续说这位源贺的姐妹秃发左夫人,七年前,正是她的告发让源贺的哥哥秃发虎台和姐姐秃发王后被杀,如今,这个祸水又与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轲殊罗通奸,再度在西秦掀起波澜。乞伏暮末得知以后,就禁止弟弟与秃发左夫人来往,乞伏轲殊罗担心被哥哥所杀,就与叔父乞伏什夤阴谋刺杀乞伏暮末。秃发氏偷出皇宫的钥匙,可是,她却拿错了钥匙,卫兵将情况向乞伏暮末报告,事情由此败露,乞伏暮末将参与阴谋的同党全部诛杀,在杀叔父乞伏什夤之前,乞伏暮末要鞭打他,他却说:“我对不起的是你,而不是你的鞭子!”乞伏暮末闻言大怒,命人挖开他的肚子,将他的尸体投入河中,乞伏暮末的另外两个叔叔、乞伏什夤的同母弟弟乞伏白养、乞伏去列口出怨言,乞伏暮末又将他们两个杀死。
内讧不已的西秦,还面临着北凉和吐谷浑的不断进攻。继公元429年一月北凉攻陷西平以后,五月,当北魏拓跋焘北伐柔然之时,北凉沮渠蒙逊再度讨伐西秦,乞伏暮末留下相国乞伏元基留守枹罕,自己则退保定连,两地均在甘肃省临夏市境内。在北凉的打击下,西秦南安太守翟承伯等人驻守罕幵(音:间)谷(甘肃省临夏县东北)响应北凉,乞伏暮末率军将其击破,于是,乞伏暮末的西秦军推进到冶城(甘肃省临夏县西北),可是,西安太守莫者幼眷又在汧(音:千)川(今地不详,有人称是陕西省的千河,从地理位置上讲不会是,此处当另有所指)发动叛乱,乞伏暮末前去讨伐,却被莫者幼眷击败,只得又退回到了定连。沮渠蒙逊亲自围攻枹罕,另外派遣太子沮渠兴国进贡定连,公元429年六月,乞伏暮末在冶城迎战,一战生擒沮渠兴国,沮渠蒙逊率军撤离,西秦军队乘胜一直追击到谭郊(甘肃省临夏西北)才罢。吐谷浑王慕璝也命令弟弟没利延率领五千骑兵会同北凉一起讨伐西秦,沮渠蒙逊撤离后,乞伏暮末派遣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截击吐谷浑军队,大破敌人。沮渠蒙逊退去后,给西秦送上三十万斛谷米,请求乞伏暮末将世子沮渠兴国送回,但是,却遭到了乞伏暮末的拒绝,沮渠蒙逊只好另立沮渠兴国的同母弟弟沮渠菩提为世子,而乞伏暮末则任命沮渠兴国为散骑常侍,将自己的妹妹平昌公主嫁给了他。
西秦虽然暂时逃脱了灭顶之灾,但祸不单行,到了这一年的年底,西秦狭小的国境内又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这地震是否意味着什么?是西秦的灭亡抑或是北中国将要发生什么样惊天动地的大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十六、元嘉七年(1)
从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开始到元嘉六年(公元429年),北方的拓跋焘发起了两次对夏国的进攻,并组织了对柔然的奔袭,均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元嘉三年(公元426年)这一年开始,宋文帝刘义隆也在消灭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后,牢牢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皇权得以伸张,改变了东晋以来权臣左右朝局的现象。朝中重臣以王弘为核心,以王昙首、王华、刘湛、殷景仁、谢密为五臣,宋文帝还接纳了谢灵运、颜延之等人,其目的就是为了分权制衡,避免大臣专权,对皇权构成威胁。谢晦事件的第二年,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尚书右仆射郑鲜之、中护军王华分别于该年三月和五月病死了;宋文帝刘义隆将吏部尚书王准之迁任丹阳尹,而任命江霦之孙江夷为吏部尚书,江霦号称围棋江左第一,与王导二儿子王恬(王弘的爷爷)齐名,明代王世贞在《弈旨》中曾自豪地说过:“晋氏之季,吾宗敬豫(王恬的字)与济阳江霦为中兴第一。”江霦娶了在苏峻之乱中被杀的庾亮长子庾彬遗孀、诸葛恢长女诸葛文彪。江夷风姿俊美,举止优雅,历任官职都以宽和简约著称。刘义隆还任命金紫光禄大夫殷穆接替王华担任了护军将军。据《宋书·殷淳传》的记载,殷穆是殷融的孙子,与殷仲堪是堂兄弟关系,也是殷景仁的堂叔,后来,宋文帝在元嘉十五年的时候,还将殷穆的孙女(即殷淳的女儿)娶为太子刘劭的太子妃,可见,刘义隆与陈郡殷氏关系非常密切。
在将荆州等地控制到朝廷之手后,宋文帝还由近及远,想到偏远的交州、广州等地:元嘉四年四月,他下诏征召交州刺史杜弘文,任命廷尉王徽之为交州刺史。此王徽之与王羲之的儿子同名,不是同一人,该人的生平不详。杜弘文一家三代历任东晋和刘宋的交州刺史,当他接到诏书以后,带病就要上路,有人劝说等病好再走,他却说:“我家三代为一方诸侯,经常想为国效力,立身于朝廷之上,如今何况是被朝廷征召呢!”于是,就上路了,走到广州,病情加重,死在了那里。五月,宋文帝又将堂舅爷、原益州刺史萧摹之调任湘州担任刺史。原湘州刺史张邵进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当初,王华与张邵不和,王华当权后,张邵的亲信们都为他担心,而张邵却说:“王子陵正要表现公心,肯定不会因私害公。”张邵此任也正是王华生前所推荐。张邵到襄阳以后,原雍州刺史刘遵考被召回京师。刘遵考在任期间为政严酷,还聚敛无度,被有关部门弹劾,宋文帝刘义隆看在他是自己的同族叔叔的份上,才没有深究,张邵到任后,修筑水坝,开田数千顷,雍州开始富庶。淅川、丹江口的蛮夷经常骚扰辖区,张邵设宴款待蛮族酋长们,在宴会上将人家全部捕杀,由此,蛮族部众四处作乱,雍州与其他地区的交通断绝,张邵的儿子张敷到襄阳看望父亲后回京,蛮人伺机要抓住张敷,正巧当时柔然可汗向刘宋派出使者,蛮人以为是张敷,将柔然使者抓住,张邵因此被降号为扬烈将军。
在此期间,侍中、左光禄大夫范泰对王弘说:“天下大事非常重要,权要之地很难长久占据,你们兄弟们都已经到了权力的顶峰,要深思谦退的道理。彭城王刘义康,是皇上的四弟,应当建议皇上将他召回朝廷,与你一起掌握朝廷大权。”王弘接受了范泰的建议,到元嘉五年江南大旱,传染病流行,王弘上书宋文帝刘义隆,请求引咎辞职,刘义隆没有接受。不久,平陆县令成粲也私下给王弘写信,劝说他退位,于是,王弘多次上书,请求退位,元嘉五年(公元428年)六月,刘义隆下诏将王弘的军号由车骑大将军降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元嘉六年(公元429年)一月,王弘再次上书要求解除自己的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一职,授予彭城王、荆州刺史刘义康,刘义隆没有答应,一月二十日,刘义隆下诏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侍中、都督扬州南徐州兖州三州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兼平北将军、南徐州(治所在江苏省镇江市)刺史,宋文帝给刘义康的司徒府和王弘的卫将军府都配备了助理员和卫兵,共同执掌朝政。王弘经常生病,并想远离权势,遇事总是推给刘义康处理,而刘义康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却非常喜欢处理公务,于是,彭城王刘义康慢慢掌握了刘宋朝廷的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