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也就是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十月乙卯日,寇谦之遇到了太上老君(即老子)乘云驾龙,从天而降,授予《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并要求他整顿道教,废除过去道教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并传授给他服气导引口诀。寇谦之遂学会了辟谷之法,内气充盈,身轻如燕,红光满面。

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十月戊戌日,太上老君的玄孙李谱文又传授给他《天中三真太文录》、《录图真经》、《天宫静轮之法》,要求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经》中称,太极生两仪,两仪之间有三十六层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佛为西方得道之人,在四十二层天,为延真宫主。

公元424年,当60岁的寇谦之听说拓跋焘登基的消息后,就风尘仆仆地从嵩山来到了平城,将自己的书献上,刚刚继位的拓跋焘将其安置在张曜家,并不太重视。当时北魏朝臣及民众大都对寇谦之不太相信,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寇谦之上述故事均是自己说的,无人能够证实;二是他所云的辟谷等法都需要时间检验,不象佛图澄那样显示神迹,给人以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只有被排挤的44岁的崔浩一个人对寇谦之深信不疑,拜其为师,学习他的道术。那么,寇谦之为何要北上平城传授道术?而崔浩又为何极力推崇寇谦之呢?

道教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进入中原的北魏统治者同样有吸引力。拓跋珪就非常喜欢《道德经》,经常把老子的话挂在嘴边,他还在晚年设置了仙人博士,不过,拓跋珪醉心黄老的同时,也喜欢佛法,明元帝拓跋嗣继位以后,也是既喜欢黄老,又尊崇佛教,拓跋焘继位后,也常常招引和尚一起谈论,并在四月初八释迦摩尼诞辰日,和尚们抬着佛像游行,拓跋焘站在御门楼上散花、礼拜。北魏皇帝们对道教和佛教的尊崇,大抵是期望从中寻找长生不老之术,这也使寇谦之北上成为可能。寇谦之的哥哥寇赞,此时已经是北魏的南雍州刺史,刘裕灭秦后,关中之民一千多家推举寇赞为主,归附北魏,寇赞被拜为魏郡太守,后来,赫连勃勃进攻长安,关中流亡到洛阳、荥阳、河内一带流民更多,拓跋嗣就任命寇赞为南雍州刺史,驻屯在洛阳;不过,在毛德祖被任命为司州刺史以后,洛阳又被东晋(刘宋)军队收复,但在刚刚结束的宋魏第一次交手中,洛阳又落入北魏之手。洛阳、荥阳一带纳入北魏版图,寇赞成为北魏臣子,这都为寇谦之北上平城,而不是南下江南奠定了基础,至于寇谦之的目的则不言自明:宗教领袖依附世俗政权,以期达到弘扬本宗教的目的,这是各种宗教经常采用的办法。

寇谦之的到来,自然还有他本人功利目的,然而,身为政治家的崔浩却在政治层面上理解他的到来。《魏书·崔浩传》称,(崔浩)“能为杂说,不长属文,而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教。袁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由此可知,崔浩大致属于偏重于儒学的杂家。然而,这位对老庄之书不屑一顾的人,竟然相信寇谦之渲染的近乎神话的故事,其间又有什么样的深意呢?对此,司马光十分不解,他在《资治通鉴》中议论道:“崔浩不喜佛、老之书而信谦之之言,其故何哉!春秋的时候,臧文仲祭祀海鸟,孔子就认为他不明智,而寇谦之可是个大海鸟啊!”其实,司马光仅仅从正统儒家思想上对崔浩的作为提出质疑,却没有深入到当时崔浩面临的具体情况。崔浩尊崇寇谦之大约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抵制佛教的需要。当时的北魏道教和佛教并行,但作为中华本土宗教的道教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以后,往往被用作农民起义的工具而受到统治者的忌惮,而佛教中经石赵帝国的倡导,在北方地区逐渐兴盛,正如石勒所说的那样,佛也是戎神,而自己则是胡人,因此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佛教更容易被接受。崔浩身为汉族士大夫,对佛教非常抵制,要与佛教抗衡就必须推出一位道教的领袖人物。二是促使北魏汉化的需要。宗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崔浩一直积极推行北魏的汉化,如果道教被北魏统治者接受,对于鲜卑的汉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北魏统治者不论是对道教,抑或是对佛教垂青,都是基于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并非对其中深奥的理论感兴趣,而寇谦之用符箓、咒语和神仙之术包装道教,正好满足了北魏统治者的要求,也使道教在北魏得到认可成为可能。三是提高汉人集团利益的需要。北魏皇帝虽然注重吸纳汉族士大夫,但北魏朝廷的汉人大多担任顾问、秘书之类的官职,处于从属地位,崔浩父子很多意见都不被采纳,就是明证,即便如此,还遭到鲜卑贵族们的猜忌,拓跋焘继位以后,迫于鲜卑贵族们的压力废黜崔浩就是一个例子。崔浩与寇谦之合作,取长补短,一旦成功推出寇谦之,将有利于提升崔浩和汉人集团在北魏朝廷内的地位。

于是,崔浩拜寇谦之为师,并上书拓跋焘,他说:“臣听说,圣王受命,上天一定会有征兆。《河图》、《洛书》,都是将寓意隐藏于简单的符号里面,不象如今这样神仙亲自写下文字,这是从来未有的事情。过去,汉高祖刘邦虽然为一代英杰,但商山四皓尚不屈节于他,现在,大德神仙不召自至,这正是陛下应天受命的预兆,岂能因为世俗常谈而违背上天的旨意,臣对此非常担心。”拓跋焘看了崔浩的奏表非常高兴,就派遣使者前往嵩山祭拜,并将寇谦之在留在山中的其他徒弟一并召来,于是,尊奉寇谦之为天师,弘扬寇谦之的新道教。等到四十多名嵩山的道士来到平城以后,即在平城东南建了一个天师道场,立了一座五层高的道坛,供给120名道士的衣食,定时祭拜,每月还安排一次由数千人参加的茶话会。

寇谦之的北上为稍后不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成为“道教天子”、确立道教在北魏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

本帖西晋部分,已经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西晋风云》作者孙峰,在淘宝网等网店及新华书店有售,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8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8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