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乌衣之游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与“建安七子”为主体的邺下文人经常聚集在一起,饮酒赋诗,他们聚会的地点多在文昌殿之西的铜雀园,当时也称西园,因此被成为西园之会。从此以后,比较著名的聚会尚有:西晋洛阳贾谧“二十四友”的“金谷之会”、东晋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晋宋之交谢氏家族的“乌衣之游”以及南朝齐“竟陵八友”的“西邸之会”等。

《宋书·谢弘微传》称:“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这是乌衣之游的出处。由此可知,乌衣之游是以谢混为主导,参与的人员主要是谢氏子弟,具体而言,就是谢混的同族侄儿们: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谢混所作的五言诗“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也说明了这一点。外姓名流,即使在当时非常有名气,也不敢侧身其间。他们在建康谢氏旧宅乌衣巷里清谈玄理、商较人物、吟诗作文、宴饮歌咏,从而形成了一个谢氏文人团体,被称为“乌衣之游”。

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他是谢安第二子谢琰第三子,过继给谢安二哥谢据的第二子谢方为子。谢混自幼风流倜傥,多才善文,有很高的声誉,被目为“禁脔”,后娶孝武帝女晋陵公主为妻。

谢灵运,小字客儿,是谢安大哥谢奕的曾孙,谢玄的孙子,

谢瞻,字宣远,是谢安二哥谢据的曾孙,是刘宋初年卫将军谢晦的三哥,

谢弘微,本名谢密,字弘微,他是谢安四弟谢万的曾孙,过继给谢混的二哥谢峻为继子。

谢曜,是谢弘微的哥哥,生平不详。

谢灵运年幼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无出其右。据《释常谈》记载:他一边喝酒一边夸口说:“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大约在他15岁到21岁之间,为人狂傲、自视甚高的他从钱塘来到建康,深得堂叔谢混的喜爱。谢灵运的到来,为乌衣之游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据《南史·谢瞻传》的记载,谢瞻曾写下《喜霁诗》,谢灵运抄录,谢混朗诵。当时,王珣的儿子王弘在坐,以为“三绝”。

乌衣之游,大约出现在元兴末年、义熙初年,其间,东晋政坛风云激荡,桓玄代晋,刘裕崛起,失去实力的东晋王谢两大门阀士族都在寻找新的靠山,乌衣之游,就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场聚会,从政治层面上看,随着门阀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失势,他们需要依附于新兴的庶族人物,为自己为家族寻找新的庇护者,而乌衣之游正是门阀士族借以标榜自己富有文化内涵的一个平台,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新的庶族当权者的眼球,抬高家族的身价;从文化层面上看,以此可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发泄他们的牢骚和不满,在诗情画意中寻求精神解脱。

谢混今仅存三首诗。钟嵘《诗品》评谢混诗,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也说“谢混情新”。他的《游西池》云:“迥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其中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胡应麟认为可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清辉能娱人”等名句媲美,也可以说谢灵运是继承了谢混的诗歌风格一直走下去的。《宋书·谢灵运传论》称“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到谢灵运的时候,彻底完成了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诗风的变革。他曾在饮宴之余,写下一首勉励侄儿们的诗:“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谢灵运)。宣明体远识,颖达且沈俊,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顺(谢晦)。阿多标独解,弱冠纂华胤,质胜诫无文,其尚又能峻(谢曜)。通远怀清悟,采采标兰讯,直辔鲜不踬,抑用解偏吝(谢瞻)。微子基微尚,无倦由慕蔺,勿轻一篑少,进往将千仞(谢弘微)。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他对谢弘微评价很高,经常说:“阿远(谢瞻)性格刚强,喜欢意气用事;谢灵运博学而没有选择;谢曜恃才而不能坚持;谢晦有自知之明,却不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至于谢弘微,我就无话可说了。”

刘裕掌权以后对士族的限制和打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上,禁止豪强隐匿户口、封占山泽。虞亮隐匿一千余人,被他处死,“豪强肃然,远近禁止。”第二是在政治上,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重用寒士,对士族则严加防范。一般来说,一向孤芳自赏的门阀士族一开始的时候,很难主动与刘裕合作的,因此,谢混及其堂弟谢纯也都投靠到了“爱才”的刘毅的怀抱,并最终被刘裕诛杀;而谢纯的哥哥谢裕却因为与刘裕关系要好,而投靠了刘裕。在血的教训面前,谢氏子弟开始向刘裕表示衷心,谢晦、谢方明就是典型的例子。谢晦在刘裕讨伐司马休之战中,当刘裕发怒要亲自登岸与敌人搏杀的时候,他抱住刘裕不让上前,刘裕提刀要斩杀他,谢晦却说:“天下不可没有我谢晦,但不能一日没有主公您!”对刘裕的忠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此,步步高升;谢方明在族兄谢裕的提携下,成为刘裕的下属,他靠着勤勉敬业,赢得了刘裕的信任,也靠着适时降尊纡贵,靠拢刘裕的亲信刘穆之而得到重用。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乌衣之游,是东晋门阀士族在晋宋之交时期的一次华丽的谢幕,一腔无人喝彩的呢喃,一声孤芳自赏的叹息。乌衣之游后的谢氏子弟们,又随着激荡的岁月与世沉浮,上演出一场又一场悲喜交加的活剧,只有那位内心高傲却毫无生存技巧谢灵运,在饱受生活磨难以后,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在许多年以后,这场乌衣之游给他的心灵深处或多或少还留下死死难忘的记忆,影响着他揭开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新篇章。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8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8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