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姚兴之死
虽然后秦帝国最终是被刘裕所灭的,但其实,真正掏空了后秦实力的是大夏王刘勃勃。
此时的刘勃勃已经改名为赫连勃勃了。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年初,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夺取后秦岭北(九嵕山以北)地区以后,夏王刘勃勃改元凤翔,他以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征发十万岭北各族民众,在朔方水以北、黑水以南(在今陕西省横山县西)建筑新的都城。刘勃勃建筑都城,意味着大夏帝国不再担心后秦的进攻,也是大夏实力上升、后秦实力下降的一个重要标志。刘勃勃说:“朕将要平定四海,君临万邦,就将国都定名为统万。”叱干阿利心灵手巧,但却心狠手辣,他下令将土用蒸笼蒸成熟土以后,再用于筑墙,筑好的城墙如果被铁锥钻入一寸的话,即将该段的工匠诛杀,并将尸体填入城墙。因此,筑成的统万城十分坚固,刘勃勃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满意,将大夏国的所有修造、建设任务都交由他处理。接受新的工作以后,叱干阿利变本加厉,打造出非常精锐的兵器,工匠们将兵器、铠甲制成,交付叱干阿利检验,肯定会有人被杀:叱干阿利命人用制成的弓箭射铠甲,如果弓箭射不穿铠甲,即诛杀制作弓箭的工匠;如果弓箭射穿了铠甲,又将制作铠甲的工匠杀死。因此,大夏国的兵甲质量为一时之冠。又制作百炼钢刀,非常锋利,刀背有龙雀大环,因此,号称“大夏龙雀”,刀背上刻有铭文:“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统万城建好以后,刘勃勃又下令制作铜鼓,宫室前面放置的装饰物飞廉、翁仲、铜驼、龙兽等,都用黄金加以装饰,从筑城到制作兵器等,一共诛杀了数千工匠,因此,大夏制作出来的各类器物,无不精美绝伦。
定都以后,刘勃勃下诏称:“朕的祖先自从迁往北方以后,不再姓姒氏,语言也与中原不同,后改姓母亲的姓——刘。儿子姓母亲的刘姓,这不符合礼仪。古人姓氏本无常态,或者因出生的地方而为姓,也有将自己的父王的名为姓的。朕将根据实际情况改姓。帝王被称为天子,我族荣耀将与上天相连,因此,大夏直系皇族将改姓赫连氏;非直系皇族,则改姓铁伐氏,意思是朕的宗族子孙,都刚强如铁,足以讨伐别人。”于是,册立妻子梁氏为王后,儿子赫连璝为太子,封儿子赫连延为阳平公,赫连昌为太原公,赫连伦为酒泉公,赫连定为平原公,赫连满为河南公,赫连安为中山公。
赫连勃勃定都统万以后,继续将北魏和后秦作为自己的打击对象,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年初,他利用北魏吐京胡和离石胡出以眷叛乱,趁机渡过黄河,入侵北魏的蒲子(山西省隰县),到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二月,就在东晋刘裕进攻荆州司马休之的同时,赫连勃勃又率军进攻后秦的杏城(陕西省黄陵县境),经过二十天的激战,夏军攻陷了城池,活捉后秦杏城守将姚逵、姚大用、姚安姚利仆、尹敌等人,赫连勃勃下令将后秦两万投降的士兵全部活埋。在接连进攻北魏和后秦的同时,赫连勃勃还分别于义熙十年十月和义熙十一年五月派遣御史中丞乌洛孤结好北燕冯跋和北凉沮渠蒙逊,争取外援。与北燕冯跋结盟,目的是为了共同对付北魏,同时,还可以借助北燕缓和与柔然之间的关系;与北凉沮渠蒙逊结盟,是看到沮渠蒙逊的北凉已经成为凉州的第一强国,当时,东晋益州刺史朱龄石也向沮渠蒙逊派出使者,沮渠蒙逊也表示归顺东晋,因此,赫连勃勃在用词上显示出一种要与北凉同心协力、扫清淆乱中原异族的决心,此时,沮渠蒙逊正与西秦乞伏炽磐为敌,也表示同意,派遣部将沮渠汉平前往夏国结盟。
其实,赫连勃勃发动杏城之战,与后秦内讧不无关系。义熙十年,当姚兴病重的时候,后秦太子姚泓与弟弟广平公姚弼的夺嫡之争激化,姚兴的几个儿子各为一党,相互倾轧,不过,在那一次较量中,姚弼失败,被父亲免去了尚书令的职务,然而,姚弼的失败并非姚兴的本意,长期以来,姚兴看重自己的这一个能文能武的儿子,并不看好太子姚泓,因此,在免去姚弼尚书令的同时,并没有剥夺姚弼将军的称号,也没有免去他广平公的爵位,他与太子姚泓之间的争斗还在继续。太子詹事王周也四处为太子姚泓招引同党,姚弼深为不满,多次在姚兴面前陷害王周,而王周却非常正直,姚弼不仅没有得逞,相反,姚兴还任命王周为中书监。陷害王周不成,姚弼深恨五弟姚宣在父亲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因此,又开始陷害驻守杏城的姚宣。正巧当时姚宣的司马权丕到长安汇报工作,姚兴斥责权丕没有尽到辅佐义务,打算将其诛杀。岂料这个权丕喜欢见风使舵,他看到自己将性命不保,反而帮助姚弼诬陷姚宣将要谋反。姚兴听了,不禁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前往杏城,将姚宣带回长安,打入大牢,而又重新起用姚弼,命其率领三万军队镇守秦州(治所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太子一党、京兆尹尹昭劝说道:“广平公与皇太子有矛盾,如今,让他手握强兵,一旦陛下身体有恙,恐怕社稷有不测之危。小不忍,则会招致大乱,正是说陛下啊。”但姚兴拒绝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