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说到朱序接任兖州刺史一事,就涉及到徐州、兖州、豫州的人事安排问题。其实,朱序在兖州青州刺史的位置上仅仅做了一年零四个月,到太元十三年四月,司马曜就以谯王司马恬接替朱序的位置,担任都督兖州、冀州、幽州、并州诸军事、青州、兖州刺史。朱序在淝水之战回归东晋以后,被任命为龙骧将军、琅邪内史,由于在桓冲死后,豫州刺史桓伊接任了江州刺史,豫州刺史则由桓冲的侄子桓石虔接任,而桓石虔接任一年左右,到了太元十年,桓石虔即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朱序是桓氏的旧将,因此,豫州刺史则由其接任,镇守在淮河南岸的马头;太元十二年,桓石虔服丧期满,这时,正巧谢玄多次提出病休,所以,朱序这才被任命为青州兖州刺史,而恢复了桓石虔豫州刺史的职务,桓石虔不愿远离京师,请求将治所南移到了历阳。那么,朱序在兖州刺史的任上似乎并不得心应手,虽然他资历很深,但与北府兵却没有什么渊源,留驻于淮河两岸的谢氏旧将就不一定听命于他,朱序上任以后,请求将治所从彭城南迁到淮阴,并且,据《晋书,朱序传》的记载,在兖州刺史任上,朱序还上书请求从江州运送十万斛米、布五千匹以接济军中,这一方面说明朱序的军资无从在兖州、青州当地供给,另一方面也说明兖州大后方的扬州各郡也不给予支持,只能依靠桓氏老巢的江州接济。朱序并非司马曜的心腹,又非宗室姻亲,所以,他只是一个过渡,太元十三年四月,司马曜即将他调任边地,任命其为都督司州、雍州、梁州、秦州四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镇守洛阳,并命河南太守杨佺期、南阳太守赵睦各率领一千士兵,隶属于朱序,而让宗室司马恬掌管了北府的一部。司马恬接替朱序担任兖州青州刺史,与朱序时大不相同,因为,司马恬的职务全称是:都督兖、青、冀、幽、并、扬州之晋陵、徐州之南北郡军事,领镇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也就是说,司马恬所督之地,还包括兖州徐州刺史的大后方——晋陵,并且,朝廷将司马恬的治所从淮阴再次南迁到了京口。也就是说,兖州刺史原本起到实施北伐的作用,此时,已经回归到他长期以来作为东晋政治格局中一股平衡力量上来了。司马恬镇守京口以后,又以儿子司马尚之为广陵相,父子一南一北,隔江相望,以期达到有效控制长江下游,屏护建康的作用。而徐州刺史一职,自谢玄离任以后,就由司马道子兼领,并且,由于是司马道子兼领的缘故,徐州刺史的治所也移到了建康。据《晋书,司马恬传》称,司马恬“忠正有干局”,“孝武帝时深杖之。”毫无疑问,司马恬是孝武帝司马曜的心腹,自此,北府彻底排除了陈郡谢氏,而控制到了司马氏宗室的手里。

在谢安去世以后、司马曜独揽大权的初期,司马曜与司马道子的关系是亲密的,他们兄弟之间既相互配合,共同扩张司马氏宗室的力量,与此同时,两人之间又各自树立自己的党羽。太元十三年,豫州刺史桓石虔去世,孝武帝司马曜不会忘记自己继位之初以及自己父亲生前,在桓温的威压之下整日所过的提心吊胆的日子,因此,司马曜对于桓氏家族自然是心存疑虑,尤其是对于眼皮底下的豫州刺史桓石虔更是不放心。豫州是建康的门户,在谢安时代,谢安将豫州刺史的职务交给桓伊,桓伊虽是桓氏疏族,但却与谢安关系很好,将其放在谢氏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豫州,与委任谢氏子弟没有什么两样,因此,豫州的军队(时称西府兵)与谢玄的徐州兖州军队(时称北府兵)经常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并最终赢得了淝水之战的大胜,而让桓石虔担任豫州刺史,是在桓冲去世以后谢安为了安抚桓氏所做的无奈之举。谢安去世以后,朝局又为之一变。恰巧桓石虔需要服丧,就由朱序暂时接任豫州,等桓石虔服丧期满,拒不服从令其驻节马头的命令,却要驻在建康眼前的历阳,司马曜只好同意。这里透露出几点信息:一是,当朱序担任兖青刺史、驻节淮阴的时候,司马曜让桓石虔驻节淮河南岸的马头,其目的就是让其豫州部队配合兖州部队防卫淮河防线,但却遭到了桓石虔的拒绝,自此,西府兵不再象曾经的那样与北府兵密切配合了,二是,豫州刺史驻节历阳,是有先例的,但却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种是拱卫京师,如庾亮、谢尚刺豫的时候即是如此,另一种则是威胁京师,如苏峻。桓石虔提出驻节历阳的要求,是因为不想远赴荒凉的淮南,还是因为不愿上前线,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一位不是亲信的人驻节京师近郊,无论如何都不是司马曜愿意看到的事情。好在是桓石虔很快就去世了,这让司马曜长出了一口气,东晋朝廷很快即以庾亮的二儿子庾龢之子庾准,接任豫州刺史的职务;庾准担任豫州刺史两年,到太元十五年八月,庾准去世,其弟庾楷继任。那么,司马曜何以选择了庾氏家族了呢?我们知道,自咸和四年苏峻之乱被平定以后,豫州在庾氏家族手里长达十余年,在桓温时代,庾氏家族受到了空前的打击,然而,庾氏家族与司马氏家族尚是姻亲关系,此时将与桓氏有世仇的庾氏家族重新抬出,就是为了防备上游桓氏的势力,屏护建康的门户,同时,也是司马曜平衡各个大族之间利益关系的结果。

那么,对于哪些重要方镇大员的安排,体现了司马道子的利益呢?比较突出的就是荆州刺史的位置。太元九年二月,桓冲去世,当时,谢安即以桓冲的侄儿桓石民为荆州刺史,六年后,到太元十四年六月,桓石民去世,七月,朝廷即以骠骑将军长史王忱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建武将军。我们知道,王坦之一共有四个儿子:王恺、王愉、王国宝和王忱。王忱与王恭、王珣都是年少知名,王恭与王忱同为太原王家的两个分支,而王珣则是琅邪王家。王国宝与王忱是同父同母兄弟,关系很好,王国宝依附于司马道子,深得司马道子的赏识,因此,王忱的政治立场也是站在司马道子一边的,王忱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就是体现了司马道子的意志。我们不能清楚地知道,在王忱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的时候,司马曜与司马道子之间是否已经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但是,我们知道,起码到那个时候,双方还没有变得水火不容,史书上也说,由于司马道子专权恣肆,好无顾忌,司马曜虽然心存猜忌,但在表面上还是比较宽容的。不过,代表着两个阵营的王恭和王忱之间,在此时却已经水火不容了。据《世说新语》记载,王恭与王忱本来关系很好,过去我们曾经说过的“身无长物”典故,就是出自两人之间,然而,主相之间固有的矛盾以及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凸显了出来。

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6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6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