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五、苻丕之死(3)
有些时候,一些战争原则必须结合当时敌我形势,进行认真而又具体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而非似是而非的判断。
“归师勿遏”和“穷追猛打”就是一对看似矛盾、实际统一的两个战争原则。“归师勿遏”,出自《孙子兵法》,是孙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定的八个战争原则之一,全文为:“高陵勿向,背丘勿迎,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那么,在这里,孙武所谓的“归师”、“穷寇”,又具体是指什么呢?就是不可以正面阻遏未受损失而自动撤归之敌,但并不是说就不可以对此类敌人进行侧击和跟踪追击;而对于“穷寇”,孙武在《行军篇》中有明确的定义,那就是“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也就是说,所谓的“穷寇”,是特指那些宰食战马,扔掉炊具,不准备回营的敌人,而且,对于这种敌人,也不是不能进行打击,而是“勿迫”,即不应逼迫太甚——因为,欲速则不达,威逼太甚,不仅不能瓦解敌军的意志,反而让敌人置之死地而后生。
也就是说,决定是归师勿遏还是穷追猛打的重要因素是:正确地审量敌我双方的力量和军心士气,尤其是敌人是不是已经成了夺路狂逃的溃军。即便如此,为了确保全胜,内心确定要进行打击,而表面上却假装对其网开一面,待敌人夺路狂逃的时候,再予以侧击,以促使敌人形成溃散,这也是战术层面上所必需的。那么,此时的慕容永与苻丕之间的具体情势又是如何呢?在苻丕看来,关中不少部族响应自己的号召,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鲜卑部众脱离长安坚城,途中又多次发生内讧,已经有瓦解之势。其实,这都是似是而非的判断:关中部族尚未集结起来,还形不成战斗力,对于打击闻喜的慕容永更是毫无用处;鲜卑部众内部多次发生内讧,这是实情,但慕容永却为人宽和,深得鲜卑部众人心。相反的,假如苻丕明确拒绝慕容永的请求,前秦军队将面临很多不利:一是鲜卑从长安一路东来,就是为了回到河北,此时假如苻丕拒绝的话,人心士气将进一步高涨,肯定是要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二是鲜卑出长安的时候有四十万之众,中途离散的除外,目前能够形成战斗力的至少也在数万,苻丕的阻截之军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三是鲜卑一路前来,并未受到外在力量的打击,因此,其军势尚完,力量不容小觑。可是,不幸的是,前秦皇帝苻丕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并且,愚蠢地明确拒绝了慕容永的借道请求。
“兵者,诡道也。”即便是企图打击敌人,也可以假装同意借道,而预先埋伏疑兵、伏兵,当敌人慌不择路抢度关隘的时候,由疑兵鼓噪惊其心魄,待敌人方寸大乱的时候,再由伏兵突然袭击,这样下来,不是比傲慢地拒绝对手通过好些么?可是,苻丕就是如此拒绝了。孙子称军事行动当“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而苻丕却恰恰违背了这一点。
他派遣左丞相王永、太尉苻簒率军进攻慕容永,以俱石子为前锋都督,两军在襄陵(山西省襄汾县东十五里)交战,结果,前秦军队大败,左丞相王永、卫大将军俱石子均战死。我们仔细分析苻丕继位一年零两个月来的用人,可以看出,对于苻丕而言,最亲近的当然是邺城的旧属,但由于他们地位不高,开始的时候,不便给予他们很高的官职,不过,遇到机会,苻丕还是会将这些旧属放置在关键的位置,比如,苻丕继位之初,就任命自己的左长史杨辅为右仆射,右长史王亮为护军将军,前不久,又将杨辅调往壶关,接替苻冲扼守这一要地;其次是原幽州刺史王永和平州刺史苻冲。王永、苻冲二人是最先邀请苻丕进入并州的,可谓有佐命之功,因此,一开始苻丕就任命王永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等职,委以重任,继而又加封其为左丞相;再次是原并州刺史王腾和骠骑将军张蚝,二人曾经拒绝出兵邺城,这是苻丕猜忌二人的根本原因,但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苻丕如今在人家的地盘之上,对二人尊崇有加,却并不十分信任,开始的时候封张蚝为司空,王腾为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最后是很晚才到来的东海公苻簒,苻簒与苻丕的关系不详,但其在长安的时候,即为尚书令,应该是太子苻宏的嫡系,因此,苻丕对其非常猜忌,在苻簒到来之后,苻丕为了平衡各股势力,一方面加封王永为丞相,另一方面则既将苻簒任命为大司马、又将张蚝任命为太尉,王腾任命为骠骑大将军,进一步分散了帝国的兵权。
当襄陵之战战败以后,苻丕更是担心被苻簒身边的三千壮士所杀,因此不敢再回晋阳,而是率领数千骑兵往南逃往东垣(山西省垣曲县东南),打算偷袭东晋占领的洛阳。驻守洛阳的东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桓石民得知以后,即命令扬威将军冯该自陕城(河南省陕县)北上袭击苻丕,冯该临阵斩杀苻丕、其左仆射王孚、吏部尚书苟操等人,活捉了苻丕太子苻宁、长乐王苻寿,将其送往建康,司马曜下诏特赦,将他们交给苻宏抚养。而前秦右丞相徐义在襄陵之战中被慕容永抓获,慕容永命人将徐义的脚按上枷锁,埋在地里,将要处死。徐义暗颂《观世音经》,深夜,仿佛有人协助一般,枷锁竟然自动脱落,徐义侥幸从敌营中逃脱,遂逃奔东晋河南太守、广威将军杨佺期,杨佺期任命其为洛阳令。苻簒和弟弟苻师奴率领晋阳数万残余部众,逃离晋阳,往西逃奔杏城(陕西省黄陵县),而其他前秦百官均被慕容永俘获,于是,慕容永率军占领长子(山西省长治市),即皇帝位,改元中兴。慕容永将立苻丕的皇后杨氏为上夫人,杨氏拔剑刺杀慕容永,反被慕容永所杀。
至此,即到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十月,继位一年零两个月的前秦皇帝苻丕被杀,前秦政权也失去了并州这一战略要地,而山西中南部地区则被西燕皇帝慕容永所占领,于是,慕容垂的后燕政权和慕容永的西燕政权分据太行山脉的两侧。而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柔、慕容宝的庶长子慕容盛以及慕容盛的弟弟慕容会,从长安出来以后,就一直随着慕容永的西燕大军,这时也在长子。时年十四岁的慕容盛再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才能,他对自己的叔叔慕容柔和弟弟慕容会说:“主上(指慕容垂)业已在幽州和冀州中兴大业,如今,东西两个燕国尚未统一,我等身处被猜疑的境地,在人家的刀锋之间生活,无论我们在此如何作为,均不能逃脱被杀的命运,应当象鸿鹄一样高飞天际,不要呆在此地等着人家的罗网,不如尽快逃往冀州,不要在此成为他人的鱼肉啊!”于是,叔侄三人相继逃往后燕,途中,三人遇到强盗,慕容盛对强盗们说:“我虽六尺身躯,但入水不溺,入火不焦,你们敢挡我的锋刃吗!你们将手中的箭插在地上,百步之外我如果射中的话,你们要小心你们各自的性命,如果我射不中,那么,我们将捆绑着任凭你等所为!”强盗们将一只箭插在地上,慕容盛一箭射中,强盗们大惊连连说道:“少年是贵人之子,我们是故意试试罢了。”不仅没有杀掉三人,而且还以钱财相赠。三人找到慕容垂以后,慕容垂询问西方的情况,慕容盛边讲解边在地上画地图,慕容垂十分高兴地说:“过去魏武帝曹操曾经抚摸着明帝曹睿的脑袋,就将其封为侯爷,爷爷喜爱孙子,自古都是一样的啊!”于是,当即加封慕容盛为长乐公。过了一年多,西燕和后燕关系恶化,西燕皇帝慕容永将在长子的慕容儁、慕容垂的直系子孙全部诛杀,慕容盛以自己的先见之明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