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七七、殷浩北伐(4)

大乱之中,唯力是视。

其间,各地军阀大多先是投降了东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们又纷纷投靠了前燕。如,秦州的屠各王擢先是投降了东晋,被拜为秦州刺史,很快的,又转投前燕,被任命为益州刺史;夔逸被前燕任命为秦州刺史;并州的张平原本投降前秦,而后又归顺前燕,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李历为兖州刺史;高昌为安西将军;刘宁为车骑将军,甚至也有不少既投降东晋,又投降前燕,还投降前秦的,也有自立称王的,驻守鲁口的前石赵幽州刺史王午就是一个例子。

燕王慕容儁讨平了冉魏,命慕容评驻守在邺城,他环顾冀州,只有鲁口的王午还迟迟不下。前石赵帝国征东将军邓恒此时已经去世,与邓恒在一起的王午听说冉闵被杀之后,就自称安国王,继续盘踞在鲁口。就在慕容评围攻邺城之时,同年八月,慕容儁派遣辅国将军慕容恪、封裕、阳鹜率军进攻鲁口,王午闭城坚守,他将逃到此处的冉闵之子冉操送交燕军,燕军抢掠了鲁口城外的庄稼之后离去。

与前燕王国政令统一,诸军协同配合不同,东晋门阀之间勾心斗角,无法协同作战。桓温手握数万精兵,在永和八年中一直隔岸观火,迟迟不动,假如此时桓温的荆州军团北上南阳,与谢尚之军配合作战,豫州地区当不难落入东晋朝廷之手,殷浩的第一次北伐也许就能成功。两军在豫州会师之后,饮马黄河,宣扬国威,恩抚降众,中兴之业也不难实现。这一点,早在殷浩北伐前后,就有人说过。据《晋书,孔严传》记载,孔严对殷浩说:“当今时事艰难,可谓百六之运,使君屈己应务,属当其会。圣怀所以日昃匪懈,临朝斤斤,每欲深根固本,静边宁国耳,亦岂至私哉!而处任者所志不同,所见各异,人口云云,无所不至。顷来天时人情,良可寒心。古人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间日侍座,亦已粗申所怀,不审竟当何以镇之?《老子》云‘夫唯不争,则万物不难与之争’,此言不可不察也。愚意故谓朝廷宜更明授任之方,韩彭可专征伐,萧曹守管籥,内外之任,各有攸司。深思廉蔺屈申之道,平勃相和之义,令婉然通顺,人无间言,然后乃可保大定功,平济天下也。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而聚著都邑,杂处人间,使君常疲圣体以接之,虚府库以拯之,足以疑惑视听耳。”孔严是孔愉的侄儿,是孔坦的堂兄弟。作为江南士族的代表,孔严与孔坦一样,是一个另类,两人都深存报国之心。孔严劝说的核心内容是:将相和,事权归一,即由一人统领朝廷的全部部队打仗,而另一人则主管后方后勤保障。孔严的说法可谓见微知著,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难以实现。史书称,殷浩听后“深纳之。”而《资治通鉴》则说,殷浩不从。永和八年七月,东晋朝廷拜镇军大将军、武陵王司马晞为太宰,抚军大将军、会稽王司马昱为司徒,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这也许就是东晋朝廷进行的“事权归一”的一种尝试,然而,桓温却坚决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其实,从后来事态发展来看,孔严所说的主要内容,即事权归一并没有实现,而殷浩对于孔严说的“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等等,却采纳了,这主要表现在以后他对姚襄的态度上。

许昌诫桥大捷之后,前秦丞相苻雄趁机在军中将张遇劫持,兼并了张遇的军队,并将陈留、颍川(河南省禹州市)、许昌、洛阳等地的五万户居民全部迁到关中地区,命令右卫将军杨群(原石赵宁南将军,曾据守桑壁【河北省平山县境】)为豫州刺史,镇守许昌。张遇被迁移到关中之后,被任命为司空,剥夺了军权,随后,秦王苻健将张遇的后母纳为昭仪,经常在稠人广坐之中指着张遇对大家说:“你,就是我的儿子!”张遇又羞又恨,于是,开始秘密联络关中诸将,企图寻找机会灭掉苻氏,并以关中之地再度投降东晋。

此时,屯驻秦州的前石赵西中郎将王擢以及仇池公杨初尚拥众不服从前秦。对于前秦政权而言,要确保长安的安全,势必要攻下秦州,占据陇上。于是,在取得诫桥大捷之后,苻健即命令丞相苻雄率领部队,西出陇上,进攻王擢,并顺利地将王擢赶出了陇西,王擢战败逃往凉州。此时,前秦的精锐兵力还十分有限,丞相苻雄在取得陇西之战胜利之后,不敢长期滞留在陇西地区,而是率军还屯陇东(陕西省陇县,胡三省注:陇东,汉汧县地),扼守陇西东下的要道,兼顾东西两线。也许此时,前秦皇帝苻健也风闻了东晋的中军将军殷浩计划进行第二次北伐了吧。

在谢尚诫桥惨败数月之后,殷浩即筹划着第二次的北伐。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写信劝谏:“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败丧,此可熟念。往事岂复可追,顾思弘将来,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因循所长,以固大业,想识其由来也。

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己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于当权。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

使君起于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当董统之任而败丧至此,恐阖朝群贤未有与人分其谤者。今亟修德补阙,广延群贤,与之分任,尚未知获济所期。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复与众共之。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5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5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